

1.
形容詞
誠實;恭順。誠信,信實。
2.
形容詞
恐懼。
3.
名詞
(Xún)姓。
1.
亦作“悛”。
2.
的確,確實。
1.出自《韓詩外傳》羔裘如濡,恂直且侯。
2.出自《漢書·地理志下》《鄭詩》曰……“恂盱且樂,惟士與女,伊其相謔。”此其風也。
3.
溫恭貌。參見“恂恂”。
1.出自《論語·鄉黨》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2.出自《漢書·李廣蘇建傳贊》李將軍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
3.出自《石昌言哀辭》昌言為人純素忠謹,望之儼然,以律度自居,即之恂恂溫厚。
4.出自《贈大夫閔公傳》值公事,則恂恂隨諸兄后,未嘗敢越次儳言。
5.出自《痛史》宗仁雖也是個武弁,他卻恂恂有儒者之風。
4.
恐懼貌。參見“恂慄”、“恂懼”。
1.出自《禮記·大學》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2.出自《泗州龜山水陸禪院佛頂舍利塔記》近歲過之,則舟人鼓氣自若,無復向日危懼恂栗之色。
3.出自《古詩》恂栗煎中膈,焦灼摧妙顏。
4.出自《莊子·齊物論》木處則惴栗恂懼,猿猴然乎哉?
5.
暢達。參見“恂達”。
1.出自《莊子·知北游》思慮恂達,耳目聰明。
2.出自《〈詩義〉序》內德純茂,則神罔時恫;外行恂達,則四方以無侮。
3.出自《郭處士墓志銘》孝慈友悌之行內合,博聞恂達之譽外昭。
6.
信,相信。
1.出自《書·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
2.出自《列子·周穆王》今亡黃帝、孔丘,孰辨之哉?且恂士師之言可也。
1.同"徽識"。
1.標志。
1.同"徽識"。
2.泛指標志。
1.苧麻纖維﹐亦指用苧麻纖維紡成的紗或織成的布。
1.指宋徽宗。
1.猶洪福。
1.衰敗﹔敗壞。
1.毀壞﹔殘破。
1.衰敗殘破。
1.搗毀。
1.松弛﹔懈怠﹔廢弛。
1.猶坍塌。
1.謂不可為或對事情苛責過細。
1.剖膽﹐比喻真誠。
1.猶言披肝瀝膽。表示真心誠意。
1.禿頂。
1.毀壞﹔倒塌。
1.失敗﹐不成功。
2.敗落。
1.懈怠。隳﹐通"惰"。
1.罷官放逐。
1.毀壞﹔破壞。
2.毀棄﹔廢棄。多用于抽象事物。
1.猶言隳肝瀝膽。
1.謂剖開肝膽以示真誠。比喻盡心竭力。
1.罷官﹔解職。
1.毀壞﹔敗壞。
2.廢弛﹔廢棄。
1.猶失節。
1.曠廢。
1.互相詆毀﹐互相掣肘。
1.毀壞﹔敗壞。
1.毀壞和僭越。
1.敗壞。
1.毀壞和失落。
1.怠惰﹔怠慢。隳﹐通"惰"。
1.毀傷﹐毀壞。
1.謂隱姓埋名。
1.傾坍﹔倒塌。
1.坍毀破敗。
1.毀損﹔喪失。
騷擾;沖突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阝(右)部
1.衰敗﹔毀敗。
2.消失﹔消沉。
1.滅亡。
1.敗壞紊亂。
1.懈怠。隳﹐通"惰"。
1.猶言灰心喪氣。
1.惡劣的品行。
1.毀傷身形。
1.毀敗﹔廢弛。
1.猶導引。
2.表示指引。
1.丟官。唐孟郊有《大隱坊崔從事鄖以直隳職》詩。
1.廢棄﹐敗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