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本指絲的頭兒,借指事情的開端。
2.
名詞
〈書〉殘余。
3.
名詞
指心情、思想等。
4.
名詞
〈書〉前人留下的事業。
5.
名詞
(Xù)姓。
1.
亦作“緖”。
2.
絲頭。
1.出自《易林·豫之同人》饑蠶作室,昏多亂纏,緒不可得。
3.
引申為絲或絲狀物。
1.出自《孔子家語·執轡》食草者善走而愚,食桑者有緒而蛾。
2.出自《洞冥記》﹝石脈﹞生石里,破石而后得此脈,縈緒如麻舒也,名曰石麻,亦可為布也。
3.出自《怨春風》詞無由且住,綿綿恨似春蠶緒。
4.出自《點絳唇》詞心似春蠶,到死還多緒。
4.
開端;頭緒。
1.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虛病生之緒也。
2.出自《淮南子·精神訓》反覆終始,不知其端緒。
3.出自《雜體詩·效謝混〈游覽〉》卷舒雖萬緒,動復歸有靜。
4.出自《新唐書·蘇颋傳》玄宗平內難,書詔填委,獨颋在太極后合,口所占授,功狀百緒,輕重無所差。
5.
統系,世系。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漢初弗之宅,故宗緒中圮。
2.出自《陳書·程文季傳》纂承門緒,克荷家聲。
3.出自《新唐書·李光弼傳贊》李光弼生戎虜之緒,沈鷙有守。
6.
行列。
1.出自《文選·鮑照〈舞鶴賦〉》離綱別赴,合緒相依。
7.
前人未竟之功業。
1.出自《詩·魯頌·??宮》纘禹之緒。
2.出自《后漢書·班固傳下》系唐統,接漢緒。
3.出自《戚元魯墓志銘》生既不能就其志,死又無以傳其緒。
4.出自《天演論》自序夫古人發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緒。
8.
殘余。參見“緒風”。
1.出自《莊子·山木》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
9.
連綿不斷的情思、意緒。
1.出自《泣賦》闃寂以思,情緒留連。
2.出自《晉書·潘岳傳論》安仁思緒云騫,詞鋒景煥。
3.出自《鶯鶯傳》長安行樂之地,觸緒牽情。
4.出自《憶昨詩示諸外弟》令人感嗟千萬緒,不忍倉卒回驂??。
10.
尋繹;序次。
1.出自《新語·道基》原情立本,以緒人倫。
11.
順從。參見“緒信”。
1.出自《文選·阮瑀〈為曹公作書與孫權〉》仁君年壯氣盛,緒信所嬖。
12.
指著作的前言。參見“緒論”。
1.出自《辛亥革命之始末》他們黨員中有鄒容其人,所著的《革命軍》……章炳麟為之作緒。
13.
姓。明代有緒紀、緒珊。見《古今萬姓統譜》卷七六。
1.出自《正字通?糸部》緒,姓。明嘉靖中,高安知縣緒東山。
1.猶免遣。
1.謂三歲。《論語.陽貨》"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后因稱三歲為"免懷之歲"。
1.免除禍害。
1.避免災難。
1.減輕或免除。
1.宋承五代后唐制,舉人獲準不經解試(薦名于朝廷的地方考試),直接參加禮部試,稱"免解"。
1.即免解進士。唐宋時,進士即是舉人,與明清時鄉試榜稱舉人,會試榜稱進士者不同。
1.請對方不要插嘴或不必開口提出要求。有時含諷刺意味。
1.放心,不掛念。
1.猶免绖。
1.謂入場﹑乘車等不必購票。
1.免除職務并遣送回鄉。
1.勉強。
1.被釋放遣送的囚犯。
1.免除。
1.避免,防止。
1.分娩。
1.謂守孝期滿,除去喪服。
1.赦免;宥罪。
1.脫身免禍。
2.分娩;生育。
1.宋代應科舉考試者解試合格后被批準不經省試(禮部的考試)而直接參加殿試,謂之免省。
1.依照有關規定免除考試。
1.猶免賦。
1.免繳稅款。
免于世俗常情未能免俗。
1.只脫去皮殼的粗米。
1.即袒免。古代喪服。袒露左臂,以麻布纏頭。
1.免去徒刑而強迫勞動的罪犯。
1.指撤職。
1.謂免除罪罰;免禍。
2.免掉;脫離。
1.猶避席。離開座位,以示恭敬。
1.免官削爵。語出《漢書.貢禹傳》"犯者輒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1.聚集工匠﹑役夫。
1.雇用工匠。
1.離別。
1.古丑女名。
1.駢脅,肋骨長成一片。仳,通"比"。
1.離別。
1.毀傷。
2.毀壞剝蝕。
1.猶圮裂。
1.指難于通行的地方。
1.毀棄;荒廢。
1.隔絕。
1.猶坍毀。
1.毀壞;廢弛;坍塌。
1.坍塌毀壞。
1.毀滅;斷絕,隔絕。
2.謂哀痛欲絕。
1.(石頭)毀壞開裂。
1.破碎;分裂。
1.淹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