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亦作“綖”。亦作“線”。
2.
用棉、毛、絲、麻、金屬等材料制成的細縷。
1.出自《周禮·天官·縫人》縫人掌王宮之縫線之事
2.出自《禮記·內則》右佩箴、管、線、纊。
3.出自《公羊傳·僖公四年》中國不絕若線。
4.出自《紅線毯》詩彩絲茸茸香拂拂,線軟花虛不勝物。
5.出自《錦堂春·七夕》詞穿線人來月底,曝衣花入風庭。
6.出自《官場現形記》偏偏頂襻又斷了,虧得裁縫現成,立刻拿紅絲線連了兩針。
7.出自《北極星·記一輛紡車》同志們穿的衣服鞋襪,有的就是自己紡的線織的布,或者跟同志換工勞動做成的。
3.
細長如線的東西。
1.出自《送別詩》東風柳線長。
2.出自《小二黑結婚?金旺兄弟》金旺、興旺弟兄兩個,給一支潰兵作了內線工作,引路綁票。
3.出自《八拍蠻》詞孔雀尾拖金線長,怕人飛起入丁香。
4.出自《西廂記》東風搖曳垂楊線,游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
4.
交通路線。
1.出自《記“孩子劇團”》迂回隴海、平漢兩線而到了漢口。
2.出自《風雷》﹝他﹞專在津浦線上做買賣。
5.
指思想政治上的路線。如:上綱上線。
6.
所接近的某種邊際;邊緣交界處。如:生命線;死亡線;饑餓線;國境線;海岸線;防線等。
7.
眼線;線索。
1.出自《游梁瑣記·王天沖》﹝邑紳某﹞率隊勇購線覓踵,東突西奔。
2.出自《老三姐》交通站的人已經撤退了,斷了線了。
8.
紡線。
1.出自《潛書·惰貧》安習線綿為經;寒,不及緯,市之。
9.
量詞。數詞限用“一”,表示細微。
1.出自《至日遣興奉寄舊閣老兩院故人》詩何人卻憶窮愁日,日日愁隨一線長。
2.出自《自題寫真》詩東涂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誤半生。
3.出自《珍珠船》伏波巖,有懸石如柱,去地一線不合,俗名馬伏波試劍。
4.出自《家》一線希望溫暖了她的心。
10.
幾何學名詞。指一個點任意移動所構成的圖形。有直線和曲線兩種。
11.
通“騸”。閹割。
1.出自《水仙子·山居自樂》曲水碓里舂來米,山莊上線了雞,事事休提。
1.謂地位高的人,謙卑自抑,屈尊俯就。
1.迂闊而高傲。
1.迂腐古板。
1.猶言環繞掩蔽。
1.迂腐淺薄。
1.敬詞。猶枉駕,屈駕。
1.謂才能迂拙。
1.猶迂誕。
1.迂拙愚笨。
1.迂闊荒誕;不合事理。
1.猶繞道。
2.斜路。引申指不正當的途徑或手段。
1.迂拙遲鈍。
1.宋司馬光自稱。
2.迂拙的丈夫。
1.迂腐的讀書人。
1.指神怪。
2.迂闊怪誕。
1.遇合。
1.深遠宏大。
遲緩;緩慢竹帛之儒,豈生而迂緩也|問答迂緩。
①繞圈子,不是正面直接迂回曲折。②進攻的軍隊向敵后方實施機動的作戰行動。準確掌握敵情,正確選擇迂回方向和路線,周密的組織協同是迂回的基礎。
1.曲折晦澀。
1.迂腐而迷惑。
1.猶枉駕。
1.迂拙不切事理的見解。
1.郁結不舒。
1.迂執耿介。
1.猶拘謹。
1.猶良久。
1.迂腐執著,不知變通。
1.迂腐尖刻。
1.迂闊狂放。
1.迂執乖戾。
1.迂腐鄙陋。
1.繞道。
1.迂陋愚昧。
1.遙遠。
1.迂腐荒謬。
1.方言。拖延,磨蹭。
1.迂腐微末。
1.猶窩囊。
1.謂迂拙而不善言辭。
1.迂執拘泥。
1.迂誕古怪。
1.偏僻。
2.迂誕怪僻,不合情理。
1.迂腐的習性﹑脾氣。
1.迂腐淺薄。
1.亦作"迂屈"。
2.迂回曲折。
3.不直捷,牽強附會。
4.滯塞,不開通。
1.見"迂曲"。
1.迂回繞道。
1.迂腐的儒生。
1.迂腐纖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