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顯露;出現(xiàn)。
1.出自《抱樸子·至理》﹝山精﹞或形現(xiàn)往來,或但聞其聲音言語。
2.出自《出古育王塔下佛舍利詔》今真形舍利復現(xiàn)於世。
3.出自《云麓漫鈔》后興醴泉觀得龜蛇,道士以為真武現(xiàn),繪其像為北方之神。
4.出自《水滸傳》早來門外祥云現(xiàn),疑是天師送老君。
5.出自《墳·人之歷史》如中國古說,謂盤古辟地,女媧死而遺骸為天地,則上下未形,人類已現(xiàn),冥昭瞢暗,安所措足乎?
2.
現(xiàn)在,眼前。
1.出自《百喻經(jīng)·債半錢喻》茍容己身,不顧禮義。現(xiàn)受惡名,后得苦報。
2.出自《張?zhí)鞄煛?/span>我有個侄兒是陳世英,現(xiàn)染病哩。
3.出自《儒林外史》縣主老爺現(xiàn)同我家老二相與,我怕你么!
4.出自《八十一夢》這妖怪叫什么名字?現(xiàn)住在哪里?
3.
眼前實有的;當時可以拿出的。參見“現(xiàn)境”、“現(xiàn)款”。
1.出自《立神明成佛義記》生滅遷變,酬於往因;善惡交謝,生乎現(xiàn)境。
2.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清人逸事·聶中丞禁賭》咸謂大公祖如未攜現(xiàn)款,請書一條,明日到署領取可也。
3.出自《經(jīng)歷》事后發(fā)現(xiàn)會計課貯藏現(xiàn)鈔的抽屜鎖被毀,現(xiàn)款六百元及各項單據(jù)已不翼而飛。
4.出自《上海的早晨》她把兩百萬現(xiàn)款給他分放在兩個口袋里。
4.
當即;臨時。
1.出自《紅樓夢》我沒法兒,只得把兩枝珠子花兒現(xiàn)拆了給他。
2.出自《蝕·寫在〈蝕〉的新版的后面》那時候,我是現(xiàn)寫現(xiàn)賣,以此來解決每日的面包問題,實在不可能細細推敲,反復修改。
3.出自《四世同堂》她掩著懷,瞎摸合眼的走出去,現(xiàn)找劈柴升火燒水。
4.出自《南海寄歸內(nèi)法傳·著衣法式》其三衣,若安短紐而截長絳,則違教之愆現(xiàn)免。
5.
特指現(xiàn)款。
1.出自《兒女英雄傳》老爺任上沒銀子,家里又沒銀子,求親靠友去呢,就讓人家肯罷,誰家也不能存許多現(xiàn)的。
2.出自《醒世姻緣傳》莫說二十兩,半現(xiàn)半賒,就是預先全送也有。
3.出自《墳·燈下漫筆》這邊所受的影響之一,是中國和交通銀行的停止兌現(xiàn)。
6.
實現(xiàn)。
1.出自《墳·文化偏至論》而有勇猛奮斗之才,雖屢踣屢僵,終得現(xiàn)其理想。
1.方言。批發(fā)貨物的莊行。流行于廣東省西江流域以及香港﹑澳門等地。
1.中醫(yī)謂健康人的脈搏。
1.猶滿。
1.平坦廣遠。
2.謂平庸浮淺。
3.浸蝕剝落。
1.謂平坦廣闊的草原。
1.漢時都城長安城門之一。又稱"便門"。
2.春秋時吳國城門名。在今江蘇省吳縣。吳王闔閭始筑城,四面八門,北面為齊平二門。相傳伍子胥伐齊,曾率大軍由此門出,故稱平門。見唐陸廣微《吳地記》。
1.明中葉以后江南征收田賦的計稅單位。參見"平米法"。
2.按公平合理的價格出售的米糧。
3.指平方米。
1.古代天子郊祭及臨軒,皇太子侍祭,王公﹑大臣等助祭時戴的冠冕。
波面是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平面的波。在離點波源較遠處,沿波的傳播方向取一局部范圍來看,在這范圍內(nèi)的波面都是平行的,這樣的波可近似看成平面波。如射到地面的太陽光波可看成平面波。
坐標系的一種。在平面上取一定點o,稱為極點,由o出發(fā)的一條射線ox,稱為極軸。對于平面上任意一點p,用ρ表示線段op的長度,稱為點p的極徑或矢徑,從ox到op的角度θε[0,2π],稱為點p的極角或輻角,有序數(shù)對(ρ,θ)稱為點p的極坐標。極點的極徑為零,極角不定。除極點外,點和它的極坐標成一一對應。
見歐幾里得幾何”(927頁)。
1.平視;正視。
坐標系的一種。在平面上取兩條互相垂直的數(shù)軸,它們的交點o為公共原點,兩條數(shù)軸的長度單位相同。其中水平的數(shù)軸ox稱為x軸或橫軸,鉛直的數(shù)軸oy稱為y軸或縱軸。設平面上任意一點p在x軸和y軸上的射影分別為m、n,則有向線段om和on的數(shù)量x和y分別稱為點p的橫坐標和縱坐標,有序數(shù)對(x,y)稱為點p的直角坐標。
1.古人用以倚憑身體的矮桌幾。
1.用武力鎮(zhèn)壓消滅。
普通的民眾;老百姓平民百姓|平民階層|平民與貴族。
1.指貧苦人民聚居的地方。
1.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提出的口號。這個口號在當時具有反封建的積極意義,但實際上還只能是提倡城市小資產(chǎn)階級和資產(chǎn)階級及其知識分子的文學。
2.指民間文學。《胡適文存》二集卷四收有《北京的平民文學》一文﹐介紹北京的民間歌謠。
1.又稱"貧民習藝所"。清末各省﹑縣官辦的手工業(yè)工場。收容無業(yè)貧民和部分罪犯從事紡織﹑制鞋﹑印刷﹑編制藤柳器具等勞動。辛亥革命后,平民習藝所成為各地官辦手工業(yè)的主要組織形式。抗日戰(zhàn)爭后已不再存在。
1.又譯"眾議院"。某些國家議會下議院的名稱。在英國,由于封建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的分化和各等級利害的不同,議會于1343年開始分設上﹑下兩院,上院叫貴族院,下院叫平民院,是封建等級代表機關。平民院由郡和城市選出的騎士﹑商人等組成。在資產(chǎn)階級掌握政權后,平民院成為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機關。
1.猶言平視。
2.即比目魚。
1.猶平和。
1.平除危難。
歷法術語之一。如公歷中無閏日和夏歷中無閏月的年。公歷平年為365天,2月為28天。夏歷平年為12個月,全年354或355天。
1.見"平頭輦"。
1.猶安定,安寧。
1.謂緩聲慢歌。
1.露天礦場邊幫的水平部分。是臺階的要素之一。有上盤和下盤之分,臺階的上部水平面為上盤,下部水平面為下盤。同一平盤是某一臺階的下盤,而又是其相鄰下一臺階的上盤。
1.品評調(diào)配。
1.普通;平常。
2.均平;公允。
1.傾斜度不大的坡地。
2.古寺名。
1.見"平陂"。
1.平著鋪展開。
2.謂說話或?qū)懳恼缕街钡財⑹龀鰜怼?/p>
指不加修飾,簡單、直接地敘述你講話老是平鋪直敘,怪不得人家不愛聽你說話。
1.即玄圃。《穆天子傳》﹑《淮南子.墬形訓》作"縣圃"。傳說為天神所居。清畢沅以為即甘肅張掖縣北之雞山。
2.平坦的園圃。
1.低平的田畦。
1.即今之天花板,古代也叫做"承塵"。
1.比喻地位或權力相等。
1.平和之氣。《管子·侈靡》"沮平氣之陽,若如辭靜。"尹知章注"言欲沮敗平和之陽氣,默至而無形聲如辭言之靜者。"一說,謂正氣。郭沫若等集校"'平氣'謂正氣。正氣方興,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謂使心平氣和。
3.又稱"恒氣"。推算節(jié)氣的一種方法。即把一個回歸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對應二十四個節(jié)氣,節(jié)氣之間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國古歷除清代頒行者外,都采用平氣。
1.田間的平坦小路。
1.唐至五代末所鑄錢幣的通稱。包括開元通寶﹑干封泉寶﹑干元重寶﹑大歷元寶﹑建中通寶等二十四種。見宋董逌《錢譜.平錢》。
1.平庸膚淺。
1.謂平反遣歸。
1.即咸陽橋,亦名西渭橋。
2.沒有弧度的橋。
1.公允而不偏于感情。
2.猶言衡量。
1.語本《后漢書.梁節(jié)王暢傳》"不意陛下圣德,枉法曲平,不聽有司,橫貸赦臣。"李賢注"曲法申恩,平處其罪。"后因以"平曲"謂不依法律而予寬大處理。
1.平坦的四通八達的大路。
1.權利平等,沒有大小之分。
1.指平泉莊。
1.唐李德裕游息的別莊。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