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遠。
2.
形容詞
〈書〉長久。
3.
名詞
(Xiá)姓。
1.
亦作“徦”。
2.
遼遠;高遠。
1.出自《書·太甲下》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2.出自《魏都賦》閑居隘巷,室邇心遐。
3.出自《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地遐物奇怪,水鏡涵石劍。
3.
疏遠。
1.出自《文選·韋孟〈諷諫〉詩文》正遐由近,殆其茲怙。
2.出自《贈士孫文始》詩允矣君子,不遐厥心。既往既來,無密邇音。
4.
久遠;綿長。參見“遐?!?。
1.出自《太玄·將》次七:趹舡跋車,其害不遐。測曰:趹舡跋車,不遠害也。
2.出自《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銘》何壽之不遐,而祿之不多,謂必有后,其又信然耶!
5.
遠去。
1.出自《文選·張衡〈東京賦〉》望先帝之舊墟,慨長思而懷古。俟閶風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6.
荒遠之地;邊陲。
1.出自《從軍行》苦哉遠征人,飄飄窮四遐。
2.出自《祭郴州李使君書》哀窮遐之無徒,拿百憂以自副。
3.出自《感志賦》覽天庭以游目兮,又欲窮夫四遐。
7.
通“何”。如何;哪能。
1.出自《詩·小雅·隰?!?/span>既見君子,德音孔膠。心乎愛矣,遐不謂矣。
1.謂陳設犧牲,準備祭祀。
1.官名。掌理土地賦役等事務。
1.謂按四時季節行事。
1.歷代,累世。
1.記敘,記述。
1.年。
1.以車運送。
1.滿路。
1.記載和刪削。引申為編纂。
1.放在心里。
2.寄托心意。
1.記載敘述。
即草場(或草原)載畜量♀量草場生產能力的一項指標。指在放牧適度的情況下,單位面積草場在一定時期內所能放牧的牲畜頭數。中國習慣上用每公頃草場上所能放牧的成年綿羊頭數或每頭成年綿羊占用的草場面積為單位來表示。
1.猶冒雪。
1.謂記錄國家盟會之辭◇亦泛指記錄史事。
1.謂堅持一種信仰,固守素志。
1.抱持魂魄。語出《老子》"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1.抱持魂魄。
1.運載。
1.抹油于車軸上。謂準備起程。
1.亦作"載贄"。
2.帶著晉見的禮物。謂急于出仕。
1.見"載質"。
1.猶堆積。
1.謂交通工具負擔重量。
1.乘舟。
2.謂行船。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痹馐敲癖娙缢?,可以承載船,也可以傾覆船。比喻關注民心向背、取得民心的重要。
1.裝載的貨物。
1.指幼小的鳥獸。
1.孩子;兒子。
2.幼小的鳥獸。
3.詈詞。
1.拜了又拜,表示恭敬。古代的一種禮節。
2.敬詞。舊時用于書信的開頭或末尾。
1.書刊第二次出版。有時也指第二次印刷。
1.兩倍,雙倍。
2.指再加一倍。
詩歌。徐志摩作。1928年發表。1928年重游英國劍橋大學有感而作。詩人用濃筆重彩描繪了康橋的美景金柳、波影、彩虹、繁星,流露了詩人心靈上淡淡的哀愁,抒發了因理想幻滅而無限惆悵的情懷。
1.連詞。猶言要不,若不。表示兩件事情的選擇關系。
1.猶再不。
1.猶言萬沒想到。
1.再度顯揚。
1.見"再期"。
1.再作處置。表示留待以后辦理或考慮。
1.指古代審理刑獄時,向地方官吏征詢意見。
1.次于至親而同祖的親屬關系叫從。又次一層,同曾祖的親屬關系叫再從。
1.與父同祖而長于父者。
1.同曾祖而年少于己者。
1.父親的堂兄弟。
1.又一次;第二次。
1.第二次,再次。
1.再次犯罪﹑也指再次犯罪的人。
1.方言。只要;假使。表示條件。
1.再次回視。
2.再次訪問﹑探望。
3.再次眷顧。
1.一對旌旗。唐制,節度使專制軍事,給雙旌雙節,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見《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1.再次聚會或相見。
2.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