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沾濕,沾潤。
2.
形容詞
(情意)重;(禮遇)優厚。
1.
沾濕,沾潤。
1.出自《易·鼎》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兇。
2.出自《詩·小雅·信南山》益之以霡霂,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3.出自《雜體詩·效李陵從軍》日暮浮云滋,渥手淚如霰。
4.出自《郎潛紀聞》頃臘月已來,上三次祈雪,仍未渥霈祥霙。
2.
光潤;光澤。參見“渥采”。
1.出自《八月二十九日小飲》詩脫苞紫栗迸,透葉紅梨渥。
3.
濃厚;優厚。
1.出自《韓非子·說難》夫曠日離久,而周澤既渥,深計而不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2.出自《論衡·齊世》萬物之生,俱得一氣。氣之薄渥,萬世若一。
3.出自《忠箴》爾食爾衣,咸帝之澤。恩之渥矣,真同罔極。
4.
指恩澤。
1.出自《祭古冢文》射聲垂仁,廣漢流渥。
2.出自《覽柏中丞兼子侄數人除官制詞》詩高名入竹帛,新渥照乾坤。
3.出自《舊唐書·王承宗傳》曠滌乃愆,斷於朕志;復此殊渥,當懷永圖。
5.
美麗。參見“渥須”。
1.出自《太玄·視》粉其題頩,雨其渥須。
6.
紅色。
1.出自《贈蕭煉師》詩朱顏常似渥,綠發已如尋。
2.出自《悼鶴和襲美》渥頂鮮毛品格馴,莎庭閑暇重難群。
3.出自《檳榔》詩乍餐顏愧渥,頻嚼齒愁疲。
7.
渥洼水的簡稱。傳說中產神馬之地。參見“渥洼”。
1.出自《贈孟依之》詩豈有渥中駿,甘為轅下駒?
1.激使敵方出戰。
2.謂首開釁端。
3.鼓動對方與自己競賽。
1.挑逗勾引。
1.用針編織。
2.在布上按經緯的網目用針線織出各種花紋圖案。
1.見"挑剔"。
1.挑挖治病。
2.指針灸方法之一。即用針將穴位或體表反應點的表皮刺破以治病。
1.調轉。
1.挑撥。
1.挑夫。
2.擔子。
1.從措辭用字上找小毛病。
1.挑揀食物。
1.書法的一種筆法。字中有敧斜筆劃者用挑使之平衡相稱。
1.指祭祀祖先的祠堂。
1.指遷藏遠祖神主。
1.遠祖廟。
1.把隔了幾代的祖宗的神主遷入遠祖之廟。
1.世代相承的統緒。謂傳宗接代,使對祖先的祭祀綿延不絕。
1.猶祧緒。指子孫傳宗接代。
1.遠祖廟的神主。
1.分條查考。
2.一種狹長的幾桌,一般比桌子高。又叫條幾。
1.分條陳明。
1.見"條鞭法"。
1.即一條鞭法。明中葉以后的賦役制度,清代因之。
2.即一條鞭法。實行一條鞭法后所歸并的各項賦役的總稱。亦省稱"條鞭"。
1.亦作"條辯"。
2.逐條辨析。
1.見"條辨"。
1.區分,辨別。
2.分類的細目。
1.比喻清貴的官職。
1.播種的一種方法。謂把種子均勻地播成長條,行與行之間保持一定距離。
1.逐條駁斥。
1.通暢,暢達。
2.歡暢;舒暢。
3.達觀;豁達。
4.繁衍茂盛。
1.暢達。
1.有條理地處置。
1.謂分條書寫于刺板。
2.逐條諷議。
1.條理通達。
2.暢達;通達。
3.行疾貌。
4.斷續分散貌。
5.臂飾。
1.逐條對答。
1.搖動。條,通"滌"。
1.狹長形的凳子。
1.迢遞。遠貌。
1.通令;通告。
2.條例;文書。
1.科目,條文。
1.界線;地段。
1.謂逐條對答天子的垂詢。
2.指條對的文章及其內容。
1.謂象枝條那樣分布。
1.謂逐條逐節進行分析。
1.東北風。一名融風,主立春四十五日。
2.東風。一名明庶風,主春分四十五日。
1.直掛的長條字畫。單幅的稱單條,成組的稱屏條。
1.見"條干"。
1.條規綱紀。
2.條理綱目。
1.古山名。
2.古傳說中的琴名。
①條理;系統著述甚有條貫|通其條貫,考其文理。②條例;章法自祖宗以來,條貫極多|綱紀條貫。
1.謂條理貫穿,部位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