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縕”的新字形。
2.
亂麻。
1.出自《漢書·蒯通傳》〔里母〕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
3.
引申為亂。
1.出自《法言·孝至》齊桓之時缊,而《春秋》美“邵陵”,習亂也。
2.出自《后漢書?崔寔傳》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織績,寔至官,斥賣儲峙,為作紡績織纴練缊之具以教之。
4.
通“藴”。積聚;收藏。
1.出自《大戴禮記·保傅》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聲音非禮樂,則太師缊瑟而稱不習。
2.出自《京西運判方公神道碑》六府惟珍,缊而莫陳。
5.
通“藴”。引申為歸屬。
1.出自《穀梁傳·僖公五年》晉人執虞公。執不言所,於地缊於晉也。
6.
通“藴”。深奧。
1.出自《易·系辭上》乾坤其《易》之缊邪!
7.
見“緼巡”。并行貌。
1.出自《后漢書·馬融傳》若夫鷙獸毅蟲,倨牙黔口,大匈哨后,缊巡歐紆,負隅依阻,莫敢嬰御。
8.
新舊混合的綿絮,亂絮。
1.出自《禮記·玉藻》纊為繭,缊為袍。
2.出自《漢書·東方朔傳》以韋帶劍,莞蒲為席,兵木無刃,衣缊無文。
3.出自《夜雨暴至》詩山童束缊走求火,屋漏惟愁打書濕。
1.猶折算;抵帳。
1.佛教菩薩名。梵語的音譯。意為"清凈"。密宗列為蓮華部六觀音之一。其形相作三目十八臂。
1.鼻子的最下端。
1.謂辨正方位。
2.測繪地圖的方法之一。
3.猶對等,平等。
見橢圓”(802頁)、雙曲線”(299頁)、拋物線”(410頁)。
1.猶標準。
1.舊時公文用語。意謂批準了上報的材料或請示報告。
1.確信。
2.確實的消息。
①槍械瞄準裝置的前方照準器。通常位于槍口上端,與表尺缺口相輔構成瞄準基線。有圓柱形、圓錐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等形狀。通常槍械準星可調整,以便試槍矯正射擊效果。②秤上的定盤星。
1.準許;許可。
1.允許;許可。
1.猶言事實的驗證。
1.表示準許,同意。多用于公文。
言行等所依據的原則行動準則|思想準則。
1.變賣;折價。
2.償還;抵償。
1.據一定標準查對。
1.箭靶。
1.準繩。
1.猶整整。
1.君主批準臣屬的奏章。
1.遵循;依照。
1.箭靶。
2.標準。
1.傳說中的古國名。
1.幾桌。
1.卓越超群。
1.特出;杰出。
1.幾案之屬。
1.高遠。
1.直立于地。
2.叩地;擊地。
1.謂作出高明的決斷。請人裁奪的敬語。
1.形容超群出眾。
1.謂超出常人。
1.超越。
2.高超卓絕。
1.高超的行為。
1.高超奇異。
1.同"卓爾不群"。
1.高明的見解。
1.因卓異而被舉薦。清制,吏部考核官吏,才能出眾的稱為"卓異"。
超過一切,達到絕點艱苦卓絕|英勇卓絕。
1.超過一切,無與倫比。
1.詭異;奇異。
1.高遠廣大。
1.高超清朗。
1.振奮向上。
1.特立;聳立。
2.獨立,自立。
1.超絕出眾。
同卓犖”。超絕;特出卓躒過人|英才卓躒。
同卓犖”。超絕;特出卓躒過人|英才卓躒。
1.漢卓茂﹑魯恭的并稱。均以循吏見稱,后因以指賢能的官吏。
超出一般;出眾卓犖絕俗|卓犖乎方州|博學高才,卓犖不羈|姿貌不凡,豐神卓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