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指駱駝。
2.
形容詞
身體向前曲,背脊突起。
3.
名詞
(Tuó)姓。
1.
亦作“馳”。亦作“駞”。
2.
脊背彎曲如駝峰。
1.出自《題四時宮人圖》詩一女淺步腰半駝,小扇輕撲花間蛾。
2.出自《普天樂·嘲湯舜民戲妓》曲覷了你腰駝背曲,說甚么撒正龐甜。
3.出自《晚晴集·空巢》我看他不但背駝得很厲害,眼泡也有點浮腫了。
3.
通“馱”。背負;馱負。
1.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橐駝
2.出自《李鈐轄坐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駝,十千美酒“渭城”歌。
3.出自《古今小說·楊謙之客舫遇俠僧》和尚自駝上搭連禪杖,別了自去。
4.出自《故事新編·補天》給我駝到平穩點的地方去罷。
4.
通“坨”。成塊的東西。
1.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廣東下》視鉛駝大小作一淺灰窠,置鉛駝於灰窠內。
5.
方言。取物。
1.出自《俗呼小錄》凡取物,吳下曰擔,江陰曰拿,丹陽等處曰捉,寧波、浙東曰駝。
6.
量詞。相當于坨、塊。
1.出自《續資治通鑒·宋理宗寶慶三年》時諸將多掠子女財帛,耶律楚材獨取書數部,大黃兩駝而已。
2.出自《大波》這件汗褂,我硬是破著氣力在洗,搓了又刷,刷了又搓。你沒看見,退油丹都使了兩駝。
7.
引申為負債,欠帳。
1.出自《客座贅語·辨訛》今無錢而買人物,徐酬其直者,曰駝。
8.
駱駝。
1.出自《故事新編·奔月》熊是只吃四個掌,駝留峰,其余就都賞給使女和家將們。
2.出自《感事》詩竟有危巢燕,應憐故國駝。
3.出自《和劉孝叔會虎丘》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
4.出自《周書·鄯善傳》風之欲至,唯老駝知之,即鳴而聚立,埋其口鼻於沙中。
5.出自《晉書·索靖傳》〔索靖〕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6.出自《后漢書·耿恭傳》建初元年正月,會柳中擊車師,攻交河城……獲生口三千余人,駝、驢、馬、牛、羊三萬七千頭。
1.努力耕作。
1.奮力戰勝。
1.力氣大的人。
2.古代官名。主管金鼓旗幟,隨皇帝車駕出入及守衛四門。
1.猶勢力。
2.力量和勢頭。
1.堅守。
1.強兵的辦法。
自己的能力所能辦到的讓學生參加一些~的勞動。
1.力盡。
2.竭力探索。
1.努力耕田。亦泛指勤于農事。
2.古時鄉官名『置。
極力謀求;竭力打算~實現自己的抱負。
1.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努力實踐身體~。
研究機械運動規律及其應用的一門物理學分支學科。按所研究問題的性質,可分為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按所研究對象的性質,可分為質點力學、剛體力學和連續介質力學等。經典力學的理論基礎是牛頓運動定律,它適用于低速、宏觀物體的運動情況。當物體速度與光速接近時,遵循的是相對論力學規律;對微觀粒子,其運動遵循的是量子力學規律。
1.極力申說。
1.以武力征伐。
2.勞役。
3.征用民力。
4.服役;干體力活。
1.能力和作用。
2.物力財用。
努力奮戰。
努力奮斗,爭取先進。
1.以武力征伐。
1.謂以強力爭取。
2.以武力征伐。
1.以武力為政,暴政。
2.努力于政事。
極力主張~和談ㄧ因為天氣要變,他~提前出發。
1.謂勤勉的人。
舊時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佃戶租種地主的土地,按租約規定,每年無償地為地主勞動一定時間,以此作為地租。是地租較早采用的形式。
1.見"歷陵"。
〈方〉歷書。
1.猶演變。
1.亦稱"歷莢"。
2.即蓂莢。
一條一條地陳述。
過去的各次在~競賽中他都表現得很突出。
詩話叢書。清代何文煥輯。共收錄南朝梁鐘嶸《詩品》和唐、宋、元、明代的詩話共二十八種。近代人丁福保有《歷代詩話續編》為之補充,收有唐代至明代詩話共二十九種。
1.指盜賊的內應﹑內線。
1.謂一一登門拜訪。
用年、月、日計算時間的方法。主要分為陽歷、陰歷和陰陽歷三類。具體的歷法還包括紀年的方法。
1.逐一訪問,遍訪。
1.謂久遠之業。指王位。
1.先后連任官職。
1.一一皆合。謂完全符合。
1.經心,關心。
1.歷數綱紀。
2.經歷的世代。
3.經歷一紀。極言歷時之久。古歷法以十九年為章,四章為蔀,二十蔀為紀。
1.專門觀測推算歷象的人。
1.見"歷草"。
1.過去多次踐行。謂任職。
1.歷法上所推算的節氣。
1.佛教語。謂宇宙在時間上一成一毀叫"劫"。經歷宇宙的成毀為"歷劫"◇統謂經歷各種災難。
多次經歷或遭受~滄桑 ㄧ~磨難ㄧ~千辛萬苦。
經過很長的時間~不衰。
1.《漢書.王褒傳》"過都越國,蹶如歷塊"。顏師古注"如經歷一塊,言其疾之甚"◇以"歷塊"形容疾速。
2.引申指不羈之才。
3.指駿馬。
1.歷法的原理。
(物體或景象)一個一個清清楚楚的~可數ㄧ~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