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從淺水里走過去,也指從雪地、草地等走過去。
2.
動詞
用犁、鋤等把土翻開以除去雜草并給苗培土。
1.
踩,踏。
1.出自《平原烈火》大洋馬一縱一縱的蹚起漫天塵土。
2.
在淺水中或積雪、泥濘等松軟地面上走過去。
1.出自《駱駝祥子》他咬上了牙,蹚著水不管高低深淺的跑起來。
2.出自《上尉同志》我們撲騰撲騰踏著大雪,蹚出條路,并著肩膀往前走著。
3.出自《艷陽天》他往西走,往北拐,走著,盤算著,忘了淋著雨,也忘了蹚著泥水。
4.出自《清明雨》程敏知道他是從地里回來,鞋子上蹚滿了露水和泥濘。
3.
闖蕩;混。
1.出自《星星草》我們想回老家另蹚一條路子。
2.出自《長夜》在他下水蹚之前,他有個綽號叫“快活籠子”。
4.
翻地除草,并給苗培土。
1.出自《暴風驟雨》八月末尾,鏟蹚才完,正是東北農村掛鋤的時候。
5.
引申為探路。
1.出自《男婚女嫁》他憑著記憶,一步步蹚到門口,伸手一摸,冰冰涼一把大鐵鎖。
6.
特指當土匪。
1.出自《傘》他曾幾次起心下去蹚,僅僅因為想到自己是詩書人家子弟,沒有下了決心。
7.
引申為整治,對付。
1.出自《變天記》常說閻王好見,小鬼難蹚呵。
1.舊指到妓院玩弄妓女的男子。
1.災難﹔困厄。
2.遭受艱難困苦。
1.仄陋狹小。
1.困厄窮迫。
1.阻塞。
1.舊指到妓院或娼家住宿。
1.亦作"阸陜"。
2.險隘。
1.見"阸狹"。
1.險隘。
1.險要阻塞。
1.舊指男子到妓院玩弄妓女。
1.控制束縛。
1.控制約束。
1.謂陰陽之氣相交四散。
1.直言貌。
2.高聳貌。
1.愕然。驚異貌。咢,通"愕"。
1.指太歲在酉之年。
1.方言。肥料。
1.粉筆。
1.服喪者乘坐的涂白色的車。
1.石灰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石灰》。
1.堊室。
1.古時居喪者居住的屋子,四壁用白泥粉刷。一說壘坯為室,不涂頂壁。
1.涂飾。
1.粉刷墻壁的工具。
1.節儉,不奢侈。
獨霸一方,欺壓人民的壞人。
1.原為佛教語,謂行惡事而自食惡果◇泛指壞的報應。
醫學上指腫瘤由良性轉變成惡性。
1.庸俗不堪或不懷好意的客人。
醫學上指人體顯著消瘦、貧血、精神衰頹等全身機能衰竭的現象,多由癌癥和其他嚴重慢性病引起。
1.澆薄。
2.刻薄。
1.謂不因厭惡其人而抹殺他的優點。
1.擲骰博戲中出現的最不利的花色。
1.有害的草,毒草。常以喻邪惡者。
2.粗劣的食物。
1.粗劣的飲食。
1.樹名。其子必三顆同一蒂。佛教以喻惑﹑業﹑苦。
2.兇惡。
1.無理取鬧,耍無賴。
1.見"惡叉白賴"。
1.亦作"惡姹"。
2.兇猛,威嚴。
1.見"惡詫"。
1.謂沒有受到壞習氣的影響。
1.水名。即滹沱河。
①難聞的臭氣一股~讓人喘不過氣來。②很臭名聲~。
1.貧瘠的地方。
1.庸俗之詞。
1.方言。謂怪氣味嗆鼻難聞。
1.猶罪狀。
1.厭惡畏懼。
1.兇徒;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