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形容詞
平而寬。
2.
形容詞
心地平靜。
3.
形容詞
坦白;坦率。
4.
名詞
指女婿。
5.
名詞
(Tǎn)姓。
1.
亦作“憻”。
1.出自《西京賦》雖斯宇之既坦,心猶憑而未攄。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
3.出自《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2.
顯豁;光亮。
1.出自《后漢書·儒林傳·孔僖》至如孝武皇帝,政之美惡,顯在漢史,坦如日月。
3.
敞開。參見“坦懷”。
1.出自《宋書·張永傳》時蕭思話在彭城,義宣慮二人不相諧緝,與思話書,勸與永坦懷。
2.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徽宗宣和七年》朝廷慮其交惡,命蔡靖代度。靖至,坦懷待之。
3.出自《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韓非在先秦諸子中為最后起,他的思想中攝收有各家的成分,無論是作為親人而坦懷地順受,或作為敵人而無情地逆擊。
4.出自《禇淵碑文》自非坦懷至公,永鑒崇替,孰能光輔五君,寅亮二代者哉?
4.
直率開朗。
1.出自《留題峽州甘泉寺》詩民風坦和平,開戶夜無鈔。
2.出自《送齊暤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擇誼,坦乎其無憂於下也。
5.
露出。吐露。參見“坦白”。
1.出自《龍須溝》趙大爺給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遠是個黑人。
2.出自《東方》我說一句話,還叫我坦白坦白我的思想活動。
6.
姓。宋代有坦中庸。
7.
謂鏟平。
1.出自《太原王公神道碑》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澄之,使安其泳。
8.
平直;廣闊。
1.出自《西京賦》雖斯宇之既坦,心猶憑而未攄。
2.出自《世說新語·言語》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且貞。
3.出自《和李相公攝事南郊覽物興懷呈一二知舊》圓丘峻且坦,前對南山標。
1.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班固《白虎通.禮樂》"王者所以日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時之功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陽之始也;晝食,太陽之始也;餵食,少陰之始也;暮食,太陰之始也。"
2.天子進食時奏樂的樂官名。
3.復姓。見《通志.氏族四》。
1.佛教語。謂色界四禪諸天之王。
1.道教語。天界的一種。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賈奕天。亦稱"四民之天"。唐人諱"民",又稱"四人天"。見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玉格》﹑《云笈七簽》卷二一。
1.指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天下;各處。
3.指四方諸侯之國。
4.指京城以外的地區。
5.指四方之神。 6.指正方形或立方體。
1.到處;各個方面。
1.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
1.官署名。隋煬帝時置,對東西南北四方少數民族,各設使者一人,掌管往來及互相貿易等事,隸屬鴻臚寺。唐以通事舍人主管,隸屬中書省。宋置四方館使,掌管文武官朝見辭謝,國忌賜香及諸道元日﹑冬至﹑朔旦﹑慶賀章表﹑郊祀﹑朝蕃官﹑貢舉人﹑進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釋﹑父老陪位等事。其職務與隋唐不同。明有四夷館清有會同四譯館,職務同隋唐四方館。參閱《文獻通考.職官五》。
1.《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姜氏﹞謂公子(重耳)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后以"四方志"指經營天下或安邦定國的遠大志向。
1.指舜放逐四兇之事。
1.向四方飛散。
1.四位妃子。指黃帝四妃。
2.四位妃子。指帝嚳四妃。
3.四位妃子。初唐有貴﹑淑﹑德﹑賢四妃。
1.分為四份。
2.向四方散開。
3.指四分歷。
常形容力量的不集中,意見的不統一等一個團體如果四分五裂的話,就不可能形成合力。
1.形容分散零亂。
1.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統一。
1.見"四分五落"。
1.四面疆界。
2.四境之內;四方。
1.到處潛伏著。
1.西漢以丞相﹑御史﹑車騎將軍﹑前將軍府為四府。
2.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或太傅)府為四府。
1.謂失意潦倒,不為世用。
1.駕馭車馬之人。
2.泛指供役使的人,猶言仆人。
3.管馬之官。
1.年齡較大的女仆。
1.即金仆姑。箭名。泛指良箭。
1.古代西北游牧民族鐵勒部族之一。唐貞觀二十一年以仆骨部置金微都督府,隸燕然都護符。以仆固為姓。
1.復姓。唐有仆固懷恩。見《舊唐書.仆固懷恩傳》。參見"仆骨"。
1.跌倒;翻倒。
1.亦作"仆累"。
2.即蝸牛。
1.奴仆。
1.雇傭仆人。
1.間斷脫漏處。
1.奴仆。古以俘虜為家奴,故亦謂奴仆為仆虜。
1.跟隨出行的仆從。
1.仆從與乘馬。
1.毀滅;覆滅。
1.即服牛。馴養之牛。
1.奴仆。
1.英語boy的音譯。侍者;仆役。
1.在風塵中奔走。形容旅途勞累。
1.一再作揖行禮。語出《孟子.萬章下》"子思以為鼎肉使己仆仆爾亟拜也,非養君子之道也。"
1.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1.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
1.春秋楚刑書名。
1.古代太仆等官的通稱。
2.受雇在家供役使的人。
1.復姓。金有仆散渾坦。見《金史.仆散渾坦傳》。
1.官名。秦始置,漢以后因之『成帝建始四年,初置尚書五人,一人為仆射,位僅次尚書令,職權漸重『獻帝建安四年,置左右仆射。唐宋左右仆射為宰相之職。宋以后廢。太平天國曾設仆射一職。
1.傳說能化為異類食人尸者。
1.仆人。
1.謂一一詳加論列。
1.仆人。
1.倒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