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道路。
1.出自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齊城、高唐當術而大敗。
2.出自《漢書·燕剌王劉旦傳》王自歌曰:“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橫術何廣廣兮,固知國中之無人!”
3.出自《詠史》冠蓋蔭四術,朱輪竟長衢。
4.出自《登上方橋有感》詩壯麗氣開浮廣術,虛無根削插崩濤。
2.
方法;手段。
1.出自《禮記·祭統》惠術也,可以觀政矣。
2.出自《呂氏春秋·決勝》夫兵貴不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彼。圣人必在己者,不必在彼者,故執不可勝之術,以遇不勝之敵,若此則兵無失矣。
3.出自《〈投壺新格〉序》求諸少選且不可得,是故圣人廣為之術以求之,投壺與其一焉。
4.出自《智囊補·術智·王東亭》王緒素讒殷荊州于王國寶,殷甚患之,求術于王東亭。
3.
特指君主控制和使用臣下的策略、手段。
1.出自《商君書·算地》故君子操權一正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榮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之稱平。上下之稱平,則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柄。
2.出自《韓非子·定法》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
3.出自《論衡·定賢》夫圣賢之治世也,得其術則成功,失其術則事廢。
4.
權術;計謀。
1.出自《呂氏春秋·先己》當今之世,巧謀并行,詐術遞用。
2.出自《捫虱新話》以予觀之,使適之不貪富貴之謀,挺之不起大用之念,盧絢不憚交廣之遠,則林甫雖狡,亦安用其計,而三人者在其術中,竟以取敗,悲夫!
3.出自《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又有一種男不慕色,女不懷春,志比精金,心如堅石,沒來由被旁人播弄,設圈設套,一時失了把柄,墮其術中,事后悔之無及。
5.
技藝;業術。
1.出自《禮記·鄉飲酒義》古之學術道者,將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務焉。
2.出自《孟子·公孫丑上》矢人惟恐不傷人,函人惟恐傷人,巫匠亦然,故術不可不慎也。
6.
思想;學說。
1.出自《史記·外戚世家》竇太后好黃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諸竇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其術。
2.出自《文心雕龍·才略》諸子以道術取資,屈宋以《楚辭》發采。
7.
方術。指醫、卜、星、相等術藝。參見“術數”。
1.出自《論衡·亂龍》孝武皇帝幸李夫人,夫人死,思見其形。道士以術為李夫人,夫人步入殿門,武帝望見,知其非也,然猶感動,喜樂近之。
2.出自《文心雕龍·正緯》於是伎數之士,附以詭術,或說陰陽,或序災異。
3.出自《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其婆羅門學四吠陀論……四曰術,謂異能、伎數、禁咒、醫方。
4.出自《鐵圍山叢談》蜀人謝石宣和歲壬寅到輦下,以術得名,善相字。
5.出自《珍珠船》李行修喪妻,偶得桐桑老人,以術見其妻如平生。
8.
學習;效法。
1.出自《禮記·學記》記曰:“蛾子時術之。”其此之謂乎?
2.出自《鶴林玉露》必時習焉,無一時不習也。必時敏焉,無一時不敏也。必時術焉,無一時不術也。必時中焉,無一時不中也。其競時如是,可以已矣。
9.
通“述”。遵循,依照。
1.出自《禮記·祭義》形諸色而術省之,孝子之志也。
2.出自《雙劍誃諸子新證·管子二》述術古字通……《禮記·祭義》“而術省之”注“術當為述,聲之誤也。”此例古籍習見。
10.
通“述”。記述,陳述。
1.出自《墨子·非命下》曰命者,暴王所作,窮人所術,非仁者之言也。
2.出自《隸釋·漢張表碑》方伯術職,嘉君義綱。
11.
通“殺”。等級。
1.出自《墨子·非儒下》儒者曰:“親親有術,尊賢有等。”
12.
通“聿”。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語氣。參見“術追”。
1.出自《漢書·賈山傳》今陛下念思祖考,術追厥功。
13.
姓。
1.出自《萬姓統譜·入質》見《姓苑》,今萊陽有此姓。
1.指輪船上設有較多鋪位,可以容納許多乘客的大艙。
1.總的名稱。
1.猶繼承。
統一全面地籌劃統籌安排。
通盤籌劃,照顧全面本著統籌兼顧的原則,合理解決農業與養殖業發展的矛盾。
1.統轄帶領。
2.清末統轄一標的軍官。見《清史稿.職官志六》。
1.審問。
1.謙讓;謙遜。
1.推倒,壓倒。
1.推遲;拖延。
1.推斷論說。
1.推演,推論衍繹。
1.推論演繹。
2.推移演變。
1.推問驗證。
2.推步驗證。
1.推崇頌揚。
1.推重敬仰。
1.見"推食解衣"。
1.見"推移"。
1.亦作"推迻"。
2.變化﹑移動或發展。
1.推求尋繹。
1.推演遞變。
1.挹,通"揖"。推辭揖讓。
2.挹,通"揖"。推重尊崇。
1.鉆研。
1.推動;推拉。
2.推薦引進。
1.由多人將某一人推之向前。
1.進用。
1.推舉培養。
1.隨著遭遇而推移變遷。猶言隨遇而安。
1.推獎稱譽。
1.從本原上推究。
1.擢用。
2.尊重援助。
1.允許,許可。
1.排斥抵毀。
1.推許贊賞。
1.推算命相。
1.把干燥處讓給幼兒,自己睡在幼兒便溺后的濕處。極言撫育幼兒的辛勞。
1.推舉鹽。
1.推讓住宅。語本《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于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1.猶整理。
1.指古代質樸之政。
1.推想而知;推究而知。
1.審問治罪。
1.推薦延請。
2.推求極致。
推崇既長知名,為蜀所推重也|必為舉國尊敬,世人推重。
1.猶追捕。
2.驅斥,驅逐。
1.謂以輕推提醒。
1.推出。指推出處死。
1.推薦提拔。
1.理發工具名。有手推和電動兩種。
1.推辭,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