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副詞
副詞,略微。
2.
名詞
(Shāo)姓。
1.
亦作“蕱”。
2.
禾末。參見“稍秣”。
1.出自《說文·禾部》稍,出物有漸也。
3.
引申為小。
1.出自《冬日作》詩稍寒人欲健,太飽事多慵。
2.出自《廣韻?效韻》稍,小也。
4.
泛指事物的末端、枝葉。
1.出自《魔合羅》煙生七竅,冰浸四稍,誰承望笑里藏刀,眼見的喪荒郊。
2.出自《天下郡國利病書·山東五》凡蘆荻謂之芟,山榆柳枝葉謂之稍。
5.
米俸;廩食。
1.出自《儀禮·聘禮》赴者至,則衰而出,唯稍受之。
2.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八年》無張官置吏,坐以縻(糜)稍,無買牛散種以費官物,二利也。
3.出自《續資治通鑒·宋孝宗淳熙十年》其估米既為錢,二十余州吏祿兵稍無以給。
6.
朝向。
1.出自《西京雜記》載重雪而稍勁風,將等歲於二儀。
2.出自《秋曉出郊》詩初日新寒政曉霞,殘山剩水稍人家。
7.
賭本。
1.出自《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自古道:“稍粗膽壯。”婆留自己沒一分錢鈔,卻教漢老應出銀子,膽已自不壯了,著了急,一連兩局都輸……婆留那里有心飲酒,便道:“公子寬坐,容在下回家去,再取稍來決賭何如?”
8.
藏起;偷取。
1.出自《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元來茶博士市語,喚做“走州府”,且如道市語說“今日走到余杭縣”,這錢,一日只稍得四十五錢,余杭是四十五里;若說一聲“走到平江府”,早一日稍三百六十足。
9.
副詞。漸,逐漸。
1.出自《史記·項羽本紀》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稍奪其權。
2.出自《文心雕龍·議對》魏晉以來,稍務文麗。
10.
副詞。立刻;隨后;不久。
1.出自《應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函??方解帶,嶤武稍披襟。
2.出自《嘆楊花》詩才縈下苑曲,稍滿東城路。
3.出自《春風》詩日借嫩黃初著柳,雨催新綠稍歸田。
4.出自《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一對高人談,稍忘俗吏卑。
11.
副詞。已經;業經。
1.出自《秋雨聯句》氛醨稍疏映,雺亂還擁薈。
2.出自《覺衰》詩今年宜未衰,稍已來相尋。
3.出自《次韻張子野秋中久雨晚晴》菊泣花猶重,粳肥穗稍長。
12.
副詞。剛剛;恰好;才。
1.出自《顏氏家訓·勉學》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
2.出自《世說新語·文學》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
3.出自《送石賡歸寧》詩稍出平生言,道藝相琢磨。
13.
副詞。偶然;偶爾。
1.出自《孫莘老寄墨》詩晴窗洗硯坐,蛇蚓稍蟠結。
2.出自《寄李學士》詩稍尋東剎論茲事,賴有西方托后車。
3.出自《都下喜見八叔父》詩稍詢耆舊間,大半歸山丘。
14.
副詞。略微;稍微。
1.出自《漢書·周勃傳》其后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逮捕勃,治之。勃恐,不知置辭,吏稍侵辱之。
2.出自《后漢書·逸民傳序》自后帝德稍衰,邪孽當朝,處子耿介,羞與卿相等列。
3.出自《朱子語類》如水清泠,便有極清處,有稍清處……如水渾濁,亦有極渾處,有稍渾處。
15.
副詞。很;甚。
1.出自《舊唐書·王叔文傳》而叔文頗任氣自許,粗知書,好言事,順宗稍敬之,不得如伾出入無間。
2.出自《醉翁談錄·紅綃密約張生負李氏娘》﹝彩云﹞忽至一巷,睹一宅,稍壯麗。
3.出自《琵琶記·強就鸞鳳》君才冠天祿,我的門楣稍賢淑。
16.
副詞。只,但。
1.出自《別蔡十四著作》詩我衰不足道,但愿子意陳;稍令社稷安,自契魚水親。
2.出自《酬王浚賢良松泉二詩·泉》其流散漫為沮洳,稍集小礫生微瀾。
17.
副詞。聊;暫且。
1.出自《賣玉器者》詩寧能與爾曹,瑜瑕稍辨論。
2.出自《與崔二十一游鏡湖》詩將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3.出自《寄亳州林待制》詩似聽兒童迎五馬,稍修書札問專城。
18.
周制指離都城三百里之地。
1.出自《周禮·天官·司會》掌國之官府郊野縣都之百物財用
19.
用同“捎”。捎帶。
1.出自《救風塵》我寫一封書稍將去,著俺母親和趙家姐姐來救我。
20.
用同“艄”。船。參見“稍婆”。
1.出自《楚昭公》也弗只是我里稍公稍婆兩個,倒有五男二女團圓。
2.出自《水滸傳》扈三娘、顧大嫂、孫二娘三人女將,扮作稍婆。
21.
用同“筲”。水桶。
1.出自《宛署雜記·民風二》水桶曰稍。
22.
姓。漢代有稍騰。
1.出自《萬姓統譜?巧韻》稍,見姓苑。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