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同“扇”。
2.
動詞
鼓動(別人做不應該做的事)。
3.
動詞
搖動扇子等,使火旺。
1.
熾盛。
1.出自《詩·小雅·十月之交》艷妻煽方處。
2.出自《新唐書·薛登傳》利勝於名,則貪暴滋煽。
3.出自《鐵圍山叢談》文忠公喜集往古石刻,遂又著書,名《集古錄》……由是,士大夫雅多好之,此風遂一煽矣。
2.
扇火使旺。
1.出自《水滸傳》王婆只做不看見,只顧在茶局里煽風爐子,不出來問茶。
2.出自《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六》今年出了許多廉價的所謂珍本書,都有名家標點,關心世道者惄然憂之,以為足煽復古之焰。
3.
鼓動;煽惑。
1.出自《順宗實錄四》士諤性傾躁,時以公事至京,遇叔文用事,朋黨相煽,頗不能平。
2.出自《排悶》詩幺然性命微,日畏讒口煽。
3.出自《清史稿·世祖紀二》賄賂公行,徑竇百出,鉆營黨附,相煽成風。
4.出自《家》它給她煽起了一種渴望。
1.雄麝的臍,麝香腺所在。借指麝香。
1.即麝香。
1.香被。
1.麝香和檀香。
1.盛麝香的香袋。
1.摻有香料的粉團。
1.指帶有麝香的帷幔。
1.花香如麝,繁茂如幄。
1.指麝。
2.雄麝臍部香腺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顆粒狀或塊狀,作香料或藥用。
1.顏料名。
1.泥金色如麝香,故名。
1.焚麝香發出的煙。
1.指月。
2.茶名。
1.香枕。
1.麝香的炷頭。
1.提拔。
1.申明表白。
2.稟明。
3.申公和白生的并稱。申公﹑白生,魯人,皆受《詩》于荀子門人浮丘伯,為楚元王中大夫。見《漢書.楚元王劉交傳》◇借指賢才。
1.引申變化。
1.見"申辯"。
1.舊時道士齋醮時恭讀向神奏告的表章。
1.稟告,向上級官府報告。
1.猶宣布。
1.見"申敕"。
1.猶闡發疏通。
1.詳盡上報。
1.申報陳述。
1.呈報。
斥責,多用于上對下他對干得好的便賞幾百文錢,對干壞的便傳了來大加申斥|受到父親一頓申斥,心里特別感到難受。
①告誡申飭將帥,慎固封守。②斥責將管事的當面申飭了一番。
1.見"申敕"。
1.亦作"申勑"。亦作"申勅"。
2.告誡。
3.敕命;宣示詔令。
4.整飭;整頓。
1.報請上司予以革除。
1.顯達。
2.指使顯達。
1.自夜達旦。猶通宵。
1.自夜至晨,自晨到夜。形容日夜不止。
1.再次禱祝。
1.猶申雪。
1.用公文向上呈報。
1.規定。
1.即申徒。
1.明斷。
1.申報處罰。
1.伸張義憤。
1.周代名臣申伯和仲山甫的并稱。
2.借指賢能的輔佐之臣。
1.申請審核。
1.反復告誡。
2.向上級或有關部門控告。
1.反復告誡。
1.守宮。申,通"司"。
1.猶鞏固。
1.戰國時法家申不害和韓非的并稱◇世以"申韓"代表法家。亦以稱申韓之學。
2.借指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