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太陽把光和熱照射到物體上。
2.
動詞
把東西放在太陽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陽光下吸收光和熱。
3.
動詞
比喻置之不理;慢待。
4.
動詞
將私人生活的內容在網上公開。
1.
同“曬”。太陽照射物體;在陽光下吸收光和熱。
1.出自《世說新語·排調》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臥,人問其故,答曰:“我曬書。”
2.出自《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詩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
2.
暴曬;曬干。
1.出自《方言》曬,乾物也。揚楚通語也。
2.出自《世說新語·簡傲》〔王恬〕乃沐頭散發而出,亦不坐,仍據胡床,在中庭曬頭。
3.出自《鄭補闕山居》詩馬饑餐落葉,鶴病曬殘陽。
4.出自《水滴石穿》粉白細嫩的面色好像任怎么也曬不黑累不粗。
3.
放射;照耀。
1.出自《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白日曬光,幽隱皆照;明月曜夜,蚊虻宵見。
2.出自《夜雪泛舟游南溪》詩兩岸嚴風吹玉樹,一灘明月曬銀砂。
4.
晾在外面,不理睬。
1.出自《白雪遺音·馬頭調·勸嫖》你若是沒了銀錢,他就改變了心腸,曬你個冰涼。
5.
猶煞。甚,極。
1.出自《敦煌變文集·丑女緣起》大王夫人歡喜曬,因茲特地送資財。
6.
[英share]將私人生活的內容在網上公開,和網友們一起談論。
1.出自《北京日報》臨近春節,“曬”年終獎更是一大熱門。
2.出自《每日新報》從2006年最先興起的曬工資條到曬衣服、曬房子、曬老公、曬孩子、曬情感,再到眼下因紅火的股市而曬股票、曬基金,網上“曬風”越刮越大,凡是可以拿出來展示的無所不曬。
1.模擬鷓鴣的鳴聲。用以表示行路的艱難。
1.動不動。表示很容易發生某種行動。
1.謂犯過的錯誤不再犯。語出《論語.雍也》"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1.謂言行不一。
1.表示自己是個硬漢,對別人毫無隱瞞。
1.謂做事有主見,不隨便附和別人。
1.不走有危險的地方。
1.行不通。
1.不能通行。
1.走路不抄小道。《論語.雍也》"有淡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于偃之室也。"后以"行不由徑"比喻為人正直或舉止端方。
2.見"行不從徑"。
1.謂行動不踰越法度。
1.流通錢幣。
1.行走。
1.謂巡行所屬部域,考核政績。
1.行賄。
2.出納錢財。
3.古代婚禮納聘之稱。
1.端送菜肴。
2.指端送菜肴的人。
1.謂行參見問候之禮。
《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意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隱◇遂用行藏”指行跡、出處問其行藏|殺馬毀車從此逝,子來何處問行藏。
1.品行操守。
1.介于行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書法字體。
2.行書與草書的并稱。
1.趕牲口的鞭子。策,馬鞭。
2.實行決策。
1.遞送茶水。
2.舊指婚約決定后男方送定禮。
1.亦作"行襜"。
2.車行時所掛的帷帳。
1.見"行幨"。
1.佛教語。謂打坐靜修。
1.裹足布;綁腿布。古時男女都用◇惟兵士或遠行者用。
1.行跡,行蹤。
1.途中分娩。
1.發行紙幣。
1.猶行在。
〈方〉見〖天車〗。 另見xíngchē。
1.行走時揚起的塵埃。常用以形容遠行者。
1.巡行軍陣。陳,通"陣"。
1.謂議和。
1.品德的養成在于能思考。現解為做事成功要動腦筋。
1.古代守城拒敵的設備。
2.臨時建成的城垣。
3.即行像。
1.路程;旅程。
2.上路;就道。
3.猶行裝。
1.可供行走的田埂。
1.市場上用的秤。
1.施用。
1.猶走獸。泛指獸類。
1.謂以籌碼計數。
1.謂依次敬酒酬答。
1.見"行廚"。
1.隨處;到處。
2.走過的地方。
1.流水。
2.經行的江河。
1.通行船只;駕駛船只。
2.指行駛中的船只。
1.坐具。
2.謂男女交合。參見"行房"。
1.謂官吏春日出巡。
2.泛指游春。
1.謂草擬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