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書〉專賣。
2.
動詞
商討。
1.
獨木橋。
1.出自《初學記》獨木之橋曰榷,亦曰彴。
2.出自《演繁露·闌出》榷者,水上獨木之橋也。
2.
專賣,專利。參見“榷酒酤”。
1.出自《論變鹽法事宜狀》國家榷鹽,糶與商人。
2.出自《私試進士策問》茶之有榷與稅非古也。
3.出自《圣武記》假浚渠筑城為名,廣征關市,榷鹽井,開礦鼓鑄,潛積硝磺諸禁物。
3.
征收;征稅。
1.出自《賀樞密薛侍郎啟》榷六路之饒,轉江淮之粟,而用不屈。
2.出自《贈水部周漢浦榷竣還朝序》荊州榷稅,視他處最少。
3.出自《廿二史札記》明宗乃詔鄉村人戶,於秋田苗上每畝納錢五文,聽民自造曲釀酒;其城坊亦聽自造而榷其稅。
4.
專一。
1.出自《隸釋·漢玄儒先生婁壽碑》樂天知命,榷乎其不可拔也。
5.
商討,研究。
1.出自《北史·崔孝芬傳》孝芬博聞口辯,善談論,愛好后進,終日忻然。商榷古今,間以嘲謔,聽者忘疲。
2.出自《宋景文公筆記·雜說》小人之情易見也,其錚錚似辨,其悻悻似直……故君人者榷以真偽,則錚錚者敗;討其忠邪,則悻悻者露。
6.
通“確”。明白。參見“榷然”。
1.出自《隸釋·漢司隸校尉魯峻碑》蠲細舉大,榷然疏發。
7.
指所征之稅。
1.出自《文獻通考·征榷考》其擅加雜榷,率一切宜停。
1.帝王的詔書﹑制令。
1.圣明。借指皇帝。
1.圣旨;皇帝的委命。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謀劃。
1.皇帝的思慮。
1.指皇宮。
1.謂帝王的游賞。
2.帝王的賞識﹑贊賞。
1.皇帝的命令﹑旨意。
1.指帝位。
1.帝王的謀略。
1.帝王的親筆題字。
1.謂帝王的聽聞。
1.帝王車上懸掛的珠飾網簾。
1.帝王的威嚴。
1.帝王的儀仗﹑侍衛。
1.帝王所作之詩文。
1.指紫微垣。
2.借喻君王。
1.帝王的心意。
1.帝王所居宮室。
1.帝王的威嚴。亦喻指君王。
1.帝王舉行的宴會。
1.喻指帝王的恩澤。
1.帝王內宮。
1.帝王的儀仗。
2.帝王的儀容。
1.借指帝廷﹑君位。扆,帝王座后的屏風。
1.皇帝的旨意或話語。
1.亦作"宸游"。
2.帝王之巡游。
1.帝王所乘車。借指皇帝。
1.屋檐。比喻庇蔭。
2.指帝居。
1.指帝京。清吳長元有《宸垣識略》一書,所記皆當時京師之事。
1.指帝王的詩文。
1.對皇帝的敬稱。
1.帝王的眷注﹑恩寵。瞔,同"眷"。
1.皇帝的賞賜。
1.帝王的手札。
1.皇帝所作的詩文。
1.帝后之正位。
1.帝王的旨意。
1.帝王的心意。
2.偶沿用于稱國家最高領導。
1.帝京,京城。
1.謂帝王的注視﹑觀賞。
1.帝王的關注。
1.即知母。根狀莖可入藥。
1.草名。即五味子。
1.早安。清晨的問候語。
1.清晨散步。
1.早晩參拜。
1.見"晨妝"。
1.指雞清晨啼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