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見“硨磲”。軟體動物,生活在熱帶海底,長可達一米左右,介殼很厚,呈三角形,可用來做器物。
1.
見“硨磲”。次于玉的美石。
1.出自《廣雅·釋地》蜀石、碝、玫、硨磲……石之次玉。
2.
見“硨磲”。軟體動物,棲息熱帶海洋中。肉可食用。殼大而厚,略呈三角形,長可達一米,可制器皿及裝飾品。
1.出自《嶺外代答·硨磲》南海有蚌屬曰硨磲,形如大蚶,盈三尺許,亦有盈一尺以下者,惟其大者為貴。
3.
見“硨磲”。指其介殼。古稱七寶之一。
1.出自《蘇氏演義》魏武帝以瑪瑙石為馬勒,硨磲為酒碗。
2.出自《曇花記·西游凈土》嵌珊瑚硨磲瑪瑙,光射月輪孤。
3.出自《贈許容》詩吾生好奇頗嗜此,硨磲犀象羅笥中。
4.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這洋槍隊過完之后,還有一個押隊官,戴著硨磲頂子,騎著馬。
4.
見“硨磲”。特指酒杯。
1.出自《彩毫記·展武相逢》斬頭顱報怨都城,把硨磲使酒侯家。
1.見"漫演"。
1.隨意寫作。
1.謂率意為詩,并不刻意求工。
1.猶浸泡。
1.散言,宣言。
2.隨便地說。
3.莫言;別說。
1.流溢;泛濫。
2.無準則,不受約束。
3.綿延伸展貌。
4.漢雜戲名。
1.連綿不盡。
2.引伸。
3.漢雜戲名。
1.遍野。
1.水滿向外流。
1.亦作"漫游"。
2.隨意游玩。
1.生活在海洋或河流中,活動范圍比較廣的動物,如鯨﹑烏賊等。
1.舊時北京十剎海中園名。
1.漫長遙遠。
1.縱逸。
1.泛指。
1.隨便撒下。
1.播種方法之一,種子置于器物中,邊走邊撒,力求撒勻,使苗出稀稠適當。
1.謂污蔑別人以顯示自己。
1.無花紋的絲織品。
1.粗布。
1.武士冠纓。亦指武服。
長時間站立縵立遠視。
1.紆緩回旋貌。
2.沮喪貌。
3.漫滅貌。
4.延長貌。
1.雜貌。
1.無花紋的絲織品。
1.見"蔓辭"。
冗長繁瑣的言辭不為蔓辭。
1.即蕪菁。
1.牽連。謂一人犯罪,別人為此遭受連坐。
1.延展貌。
2.長久。
3.糾纏不清,混淆不明。
1.蔓延生長。
1.蔓延,滋生演變。
1.牽連。
1.見"蔓引株求"。
1.尋根究底。謂一人犯罪而追索株連有關人員。
1.水草名。藻類植物。
2.繁復的辭藻。
1.漫漫。水廣大無際貌。
1.方言。公牛。
1.方言。公牛。
1.指樂府詩《北邙行》。悼念死者的哀歌。
1.即北邙山。一作北芒,也稱芒山﹑郟山﹑北山。在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魏以來,為王侯公卿歸葬之處。
1.事情繁多而忙碌。
1.十分匆忙的樣子。
1.匆忙中售貨要不了好價錢。
1.忙碌而緊張。
2.匆忙急迫。
1.行動匆忙急迫的樣子。
1.舊時短工的一種。因農忙時受雇,故名。
1.蒙古語。小番。
1.見"忙活"。
1.見"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