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使彎曲,跟“伸”相對。
2.
動詞
服從;使服從。
3.
動詞
不占理;理虧。
4.
動詞
委屈;冤枉。
5.
名詞
(Qū)姓。
6.
動詞
客氣話,表示“委屈您”和“降低了身份”的意思。
1.
彎曲。
1.出自《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2.出自《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3.出自《春羈》詩岫遠云煙綿,谷屈泉靡迤。
4.出自《初夏》詩只道一溪無十里,為誰百屈又千盤。
5.出自《淥水亭雜識》三代以還,似此者指不勝屈,是可嘆也。
6.出自《上海的早晨》柳惠光屈著手指邊數邊說。
2.
使屈服;屈服,折節(jié)。
1.出自《詩·魯頌·泮水》順彼長道,屈此群丑。
2.出自《張中丞傳后序》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
3.出自《上神宗皇帝書》則所謂智出天下,而聽於至愚;威加海內,而屈於匹夫。
4.出自《聊齋志異·狐諧》狐諧甚,每一語,即顛倒賓客,滑稽者不能屈也。
3.
屈辱;委屈;冤枉。
1.出自《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徑省其辭,則不知而屈之。
2.出自《惠州姜公墓志銘》高宗既嘆其屈,而孝宗尤器其材。
3.出自《二刻拍案驚奇》江老夫妻與女兒叫起撞天屈來,說道:“自來不曾出外,那里認得什么海賊?卻不屈殺了平人!”捕人道:“不管屈不屈,到州里分辨去,與我們無干。”
4.出自《小城春秋》劉眉暗暗叫屈。
4.
壓抑;屈抑。
1.出自《論衡·自紀》才高見屈,遭時而然。
2.出自《過南岳入洞庭湖》詩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
3.出自《大同書》遠志屈於短年,雄心埋於抔土。
5.
理虧。
1.出自《易·系辭下》失其守者,其辭屈。
2.出自《東觀漢記·西羌傳》竇林奉使羌,顛岸降,詣林,林欲以為功效,奏言大豪。后顛岸兄顛吾復詣林,林言其第一豪。問事狀,林對前后兩屈。林以誣罔詣獄。
3.出自《晉書·唐彬傳》又使彬難言吳未可伐者,而辭理皆屈。
6.
纏繞。
1.出自《儀禮·士喪禮》管人汲,不說繘,屈之。
7.
集中。
1.出自《儀禮·聘禮》宰執(zhí)圭屈繅,自公左授使者。
2.出自《元史·河渠志一》自世祖屈群策,濟萬民,疏河渠。
3.出自《練兵實紀·練將》必廣詢博訪,集眾思,屈群策。
8.
交錯陳設。
1.出自《儀禮·聘禮》韭菹其南,醓醢屈。
9.
敬辭。猶言請。
1.出自《周秦行紀》﹝太后﹞呼左右曰:“屈兩個娘子出見秀才。”
2.出自《唐語林·補遺三》衛(wèi)公不悅,遣馬屈白員外至。
3.出自《醒世恒言·陳多壽生死夫妻》正有句話,要與三老講,屈三老到寒舍一行。
4.出自《聊齋志異·河間生》一日,屈主人飲,拱生入洞。
10.
斷絕。
1.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攬欃槍以為旌兮,靡屈虹而為綢。
2.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下》亦各并時而榮,咸濟厥世而屈。
11.
方言。救治。
1.出自《活人塘》圩外沈二爹爹跑來,慢慢把媽媽屈過來。
12.
量詞。
1.出自《歷代名家筆記類選?米?》劉孝威謝官,賜交州米?四百屈。
2.出自《隨園隨筆·詩文著述》面稱屈者,見《南海志》:扶南國貢交州面百屈。
13.
姓。亦特指屈原。
1.出自《和謝監(jiān)靈運》吊屈汀洲渚,謁帝蒼山蹊。
2.出自《吳江夜哭》詩江上無非吊屈人,座中猶是悲田客。
14.
古地名。一在今山西鄉(xiāng)寧北,盛產良馬。一在今山西吉縣,春秋時晉公子夷吾的采邑。參見“屈産”。
1.出自《左傳·僖公四年》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1.《史記.循吏列傳》"公儀休者,魯博士也,以高弟為魯相。奉法循理,無所變更,百官自正。使食祿者不得與下民爭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客有遺相魚者,相不受。客曰'聞君嗜魚,遺君魚,何故不受也?'相曰'以嗜魚,故不受也。今為相,能自給魚;今受魚而免,誰復給我魚者?吾故不受也。'"后因以"退魚"﹑"退食"為拒賄典實。
1.斥退疏遠。
1.指僧人脫離寺院。
2.離院;出院。
1.謙讓儉約。
2.解除契約。亦指已經撤銷的契約。
1.運氣不好;倒霉。
1.退出贓物﹑贓款。
1.減免債務。責,"債"的本字。
1.退歸齋戒。
1.還帳;抵債。
2.古代主帥在帳中召集將士議事或發(fā)號施令完畢而退出營帳。
1.臨陣脫逃。
2.軍陣后撤。
1.指辭官歸隱。
1.亦作"退值"。
2.當值完畢。多指退朝。
1.見"退直"。
1.罷官;免職。
2.任職期滿而離職。
3.指干部職工不合退休條件而中途離職。
1.指辭官引退之志。
1.謂隱藏才智,不露鋒芒。
1.佛教語。謂位次下降,功行減退,道心退縮等。
2.退回;轉頭。
1.敗退;撤走。
2.向后退去。
1.地主把多收的租糧退還給農民。
1.退伍的兵士。
1.退帳;退堂。
1.蟬脫殼。謂解脫成仙。
1.脫骨。
2.靈魂升天后的骸骨。多用于道教徒。
1.猶言去舊生新。
1.道家謂解脫仙去。
蟬、蛇類脫皮。比喻變質、變壞,腐化墮落要堅決把蛻化變質分子從黨內清除出去。
1.謂腐化墮落﹐起了質的變化。
1.遁跡隱去。
1.猶尸解。
1.猶蛻皮。
2.指遺骸。
1.遺留﹐殘存。
1.許多節(jié)肢動物和爬行動物﹐生長期間脫去舊表皮長出新表皮的過程。
2.表皮脫落。
1.蛻變演化。
1.謂脫去皮囊而仙化。
1.死亡的婉詞。
1.蛻變而成的形式。
1.蛻化演變。
1.謂肉體仙去留下衣服。
1.遺體﹐遺骨。
1.清除﹐洗滌。
1.淡薄。
1.卸脫。
1.布匹﹑衣服等的顏色逐漸變淡。
2.比喻某種情景﹑意識﹑本色等逐漸淡漠以至消失。
1.方言。使身體脫離縛著它的繩索。
2.方言。比喻擺脫責任。
1.隱忍悲傷。
1.掠奪,糟蹋。
1.隱忍悲痛。
1.猶含毫。比喻構思為文。
1.亦作"吞并"。
2.并吞,兼并。
1.侵吞剝削。
2.生吞活剝。比喻不加領會,生硬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