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按照事物的類別或系統繪制的圖形或編輯起來的表冊、圖書等。
2.
名詞
做示范或供查閱參考的樣本、圖形。
3.
名詞
用符號或圖形記錄下來的曲子,用來記載曲子的表冊。
4.
動詞
作曲;為歌詞配曲。
5.
名詞
把握,大致的范圍。
6.
名詞
顯示出來的身份、派頭、排場等。
1.
亦作“諩”。
2.
按照事物的類別或系統編排記錄。
1.出自《史記·三代世表》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
2.出自《烏氏廟碑銘》烏氏著於《春秋》,譜於《世本》,列於《姓苑》。
3.出自《梅花嶺記》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3.
引申為布置。
1.出自《兩般秋雨盦隨筆·文信國綠端蟬腹硯》憶當日與文山象戲,譜玉??金鼎一局,石君同在座右。
4.
按照事物類別或系統編成的表冊、書籍。
1.出自《史通·表歷》蓋譜之建名,起於周代,表之所作,因譜象形。
2.出自《會稽行》茶荈可作經,楊梅亦著譜。
3.出自《水東日記·蒸山》嘗過光福葉子昌家,閱其譜,婿陳瓘、宗人夢得皆有序。
4.出自《論文后編·目錄上》譜不詳其始,鄭玄已有《喪服譜注》一卷,譜為何人之作,疑不能明也。
5.出自《紅樓風俗譚·連宗拜把子送分子》這雖然不是同高祖的“近本家”,但都在同一“譜”內。
5.
曲譜。
1.出自《和友人新居園上》尋師望藥力,依譜上琴聲。
2.出自《長生殿·制譜》寡人適見此譜,真乃千古奇音,《驚鴻》何足道也。
3.出自《新民晚報》媽媽為了我,只好到處借譜來抄,幾年中抄滿了厚厚幾大冊的歌劇選曲和藝術歌曲。
6.
作曲。
1.出自《浣溪沙·別成上人并送性禪師》詞慣聽琴聲應可譜,飽觀魚陣已能排。
2.出自《昆侖行》山風呀,譜成壯曲豪歌。
7.
大致的標準;依據。
1.出自《上海的早晨》支部書記和阿英,都是能人,分析道理,處理事體,當然離不了譜。
2.出自《千重浪》哪一年到這時節,總是要打個譜的,分多少、留多少,來年該往哪兒使勁。
8.
猶左右。表示約數。
1.出自《盛世危言·銀行上》聞英商匯豐銀票在粵通用之票百余萬,該行已獲利二百余萬之譜。
2.出自《短褲黨》等到人到齊的時候,有三十余人之譜。
9.
件;樁。
1.出自《長夜》聽說為紅槍會那譜事情,徐壽椿快要跟馬文德開火了。
1.人類歷史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的總稱。
1.雕飾彩畫。
1.論述文章作法或評論作家作品的著作。
2.文雅的話。
1.指三國魏文帝曹丕。
2.指唐太宗李世民。因太宗謚文武大圣皇帝故稱。
1.有文彩的帷幔。
1.文章的光輝。
1.遼闊;遼遠。
2.久長;久遠。
1.指目光深遠明銳。
1.對過去人﹑事的企慕。
1.高齡;長壽。
2.指晚年。
3.久遠的年代。
1.長思,遙想。
1.沉思遙想。
1.遙遠的路程。
1.邊遠偏僻之地。
1.過去的記載;遠世的典籍。
1.散逸;飄忽不定。
1.謂隱居。
1.高齡;長壽。
1.遙遠的地方。
1.遙加仰慕。跂,通"企"。
1.遠相拋撇;遠相離棄。
2.指皇帝歸天。
1.疏遠埋沒。
1.對遠方的人或物的向往思念之情。
2.高遠的情懷。
1.久長的幸福。
1.邊遠之地。
1.邊遠之地。
1.猶遐夷。
1.廣加搜羅。
1.廣闊的郊野。
1.謂情操志節高尚。
1.荒遠幽僻。
2.久遠。
1.升天。謂死亡。
1.指前人的聲望。
1.識見高遠之士。
1.久長的年代。
1.謂目光深遠。
1.猶高就。
1.遠行;遠游。
2.歸隱;隱退。
1.高齡;高壽。
1.悠遠地思索或想象。
2.深長的思念。
1.后裔;遠裔。
1.猶窮究。
1.博采;廣泛地采用。
1.邊遠之地。
1.遠加追溯。
1.見"遐算"。
1.亦作"遐筭"。
2.深謀遠慮;高明之謀略。
3.高齡;高壽。
1.及于遠方。
1.遠方。
1.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