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用手掌打。
2.
動詞
〈書〉刮;削。
3.
動詞
對下級的請示、報告等發表意見或對文章進行評點。
4.
動詞
批評,批判。
5.
形容詞
大量地、成批地買賣貨物。
6.
動詞
指批發或批購。
7.
量詞
用于大宗的貨物或數量較多的同時行動的人。
8.
名詞
(~兒)〈口〉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
1.
用手擊。
1.出自《左傳·莊公十二年》﹝宋萬﹞遇仇牧于門,批而殺之。
2.出自《世說新語·德行》有參軍見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殺之。
3.出自《徐公墓志銘》我子欠租,系久不勝饑,大叫。役者批之。
4.出自《殉》他就不再等大嫂的斥罵,或者批他的耳光,便把飯碗交給大嫂。
2.
觸;撞擊;沖擊。
1.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
2.出自《漢書·司馬相如傳上》逾波趨浥,蒞蒞下瀨,批巖沖擁,奔揚滯沛。
3.出自《七召》手羈鐵頂,足批銅頭。
4.出自《酉陽雜俎續集·支諾皋下》嚴師忽得病若狂,或自批觸,穢詈叫呼,數日不已。
3.
排除;推開。
1.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魏其侯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繩批根生平慕之后棄之者。
2.出自《殺狗勸夫》小的每將孫二拿到檐下大雪里跪著。[梅香做批末跪科]
4.
剖;削。
1.出自《齊民要術·種蔥》兩耬重耩,竅瓠下之,以批契系腰曳之。
2.出自《房兵曹胡馬》詩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3.出自《清異錄·火寸》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
4.出自《贈蒲察元帥》詩品嘗春色批金橘,受用秋香割木瓜。
5.
批示。
1.出自《寄獻梓橦山侯侍御》詩賜衣僧脫去,奏表主批還。
2.出自《清波別志》圣人出口為敕,批出,誰敢違。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那些錢莊幫得了這個批,猶如喚起他的睡夢一般。
6.
評語。
1.出自《書史》王獻之《日寒帖》,有唐氏雜跡,印后有兩行謝安批。
2.出自《兒女英雄傳》﹝程師爺﹞說著,便拿起筆來便加了幾個密圈,又在詩文后面加了一個批。
7.
評判;評選。
1.出自《樂郊私語》﹝楊廉夫﹞遂運筆批選,止取鮑恂、張翼、顧文煜、金炯四首。
2.出自《儒林外史》向日馬二先生在家兄文海樓,三百篇文章要批兩個月,催著還要發怒,不想先生批的恁快!
8.
批判。
1.出自《隨想錄·要不要制訂“文藝法”?》我還記得“四害”橫行的時候,因為有人說“文藝工作危險”,就大批“文藝工作危險論”。
9.
棉麻等未捻成線、繩時的細縷。
1.出自如:線批兒;麻批兒。
10.
謂大量地、成批地買賣貨物。
1.出自《鏡花緣》這個貨單拿到大戶人家,不過三兩日就可批完。
11.
事物分次第之稱。
1.出自《新方言·釋言》或言事有先后第次則曰一批一批。
12.
指攻擊。
1.出自《西楚都彭城論》北收燕趙之卒,南引荊邾之師,關外可厚集其勢,關中可迭批其隙。
13.
今作量詞。用于數量較多的事物或人。
1.出自《銅墻鐵壁》上級宣布了原準備作戰時用的大路以南的大批向導可以不要了。
1.方言。形容極短的時間。
1.同"目不轉睛"。
1.眼睛里不能容一點沙子。比喻容不得看不入眼的人和事。形容對壞人壞事深惡痛絕。
1.猶法眼。指眼光。
1.亦作"眼岔"。
2.視線不正確。
1.見"眼叉"。
1.羨慕;眼紅。
1.眼睛饞,見好的就想吃,而肚子已飽。形容想吃而吃不下。
2.形容貪得無厭。
1.眼前的塵土。比喻一時的小事。
1.眼花;目光迷亂。
1.形容睜眼看著,無可奈何。
1.眼器官的黃色分泌物。俗稱眼屎。
1.猶言望眼欲穿。形容殷切盼望。
1.形容盼望思念之切。
1.見"眼前瘡"。
1.眼泡的別稱。
1.眼眵的通稱。
1.見"眼錯"。
1.眼角;眼梢。
1.亦作"眼剉"。亦作"眼?"。
2.謂一時沒注意到。
1.方言。謂一時沒注意到。
1.形容眼高,看不起人。
1.指下眼皮微微凸出的部分。
1.中醫眼病名。癥見整個眼胞漫腫赤痛,甚者波及周圍臉部組織,硬結拒按,常伴有寒熱頭痛。
1.謂讀書時眼應專注。
1.睜大著眼睛。形容發呆或沒有辦法。
1.謂鑒賞分析能力低下。
1.眼中;眼睛跟前。
2.目下;現時。
3.醫學用語。指眼睛內部的視網膜﹑黃斑﹑視神經等。臨床有眼底檢查。
1.同"目中無人"。
1.目中;眼里。
2.目下;眼前。
3.眼睛跟前。形容距離極近。
1.比喻明亮的目光。
1.形容兩目注視。
1.眼尖;眼力強。
2.方言。惡意的目光。
1.視覺遲鈍。
1.詞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闌干》﹑《東風寒》等。雙調,四十八字。上闋五句,三平韻;下闋五句,兩平韻。
2.曲牌名。南曲,入高大石調引。
1.眼睛呈方形。道家以為壽征。
2.治療目疾的藥方。
1.眼色;目光。
1.指看到珍奇或美好事物的福分。
1.中醫眼病名。
1.眼光高。比喻藐視,看不起或要求高。
1.眼界高但能力低。
1.見"眼高手低"。
1.猶眼界。
1.佛教語。六根之一。指眼睛因接觸客觀事物而產生的視覺和認識。
1.瞪眼直視貌。
1.形容眼睛睜大的樣子。
1.眼力好。
1.因害羞﹑慚愧等而低頭的樣子。
2.謂精神集中,心不旁騖。
1.見"眼觀四處,耳聽八方"。
1.形容熟悉周圍環境,反應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