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動詞
相當,相敵,比得上。
2.
形容詞
單獨。
3.
名詞
(Pǐ)姓。
4.
量詞
用于馬、騾等。
5.
量詞
用于整卷的綢或布(古代以四丈為匹,現在五十尺、一百尺不等)。
1.
相配;相比;相當。
1.出自《詩·大雅·文王有聲》筑城伊淢,作豐伊匹。
2.出自《莊子·逍遙游》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3.出自《登峨眉山》詩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
4.出自《北岳廟》詩體制匹岱宗,經營自雍汴。
2.
匹敵;對手。
1.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秦、晉匹也,何以卑我?
2.出自《典論論文》王粲長於辭賦,徐干時有齊氣,然粲之匹也。
3.出自《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一時罕有其匹。
3.
志同道合的人;伴侶;配偶。
1.出自《詩·大雅·假樂》無怨無惡,率由群匹。
2.出自《楚辭·九章·懷沙》懷質抱情,獨無匹兮。
3.出自《文選·曹植〈洛神賦〉》嘆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4.出自《北夢瑣言》太師謝幕僚曰:“某已選得一佳婿,諸賢未見。”乃召一客司小將,指之曰:“此即某女之匹也。”
5.出自《比目魚·發端》一生一旦,天然佳匹。
4.
結成伴侶;配對成雙。
1.出自《文子·上德》神龍不匹,猛獸不群,鷙鳥不雙。
2.出自《文選·顏延之〈秋胡詩〉》影響豈不懷?自遠每相匹。
3.出自《金壺浪墨·雁》禽類中雁為最義,生有定偶。喪其一,終不復匹。
5.
單獨。參見:“匹馬單槍”、“匹馬雙輪”。
1.出自《景德傳燈錄·汝州南院和尚》問:“匹馬單槍來時如何?”師曰:“待我斫棒。”
2.出自《朱子語類》須是勇猛向前,匹馬單槍做將去看如何,只管怕個甚么?
3.出自《論烏鴉》人當年輕力壯,匹馬單槍時,廁身今日社會,只要不聾不啞,誰無大志?
4.出自《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晉人與姜戎要之殽而擊之,匹馬只輪無反者。
5.出自《濟河焚舟記》昔孟明之載戰載北也,空山肉填,平地血流,匹馬只輪,蕩然不收。
6.出自《東周列國志》晉兵四下圍裹將來,如饅頭一般,把秦家兵將,做個餤子,一個個束手受擒。殺得血污溪流,尸橫山徑,匹馬只輪,一些不曾走漏。
6.
量詞。馬驢騾及其它動物的計量單位。
1.出自《書·文侯之命》用賚爾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廬弓一,廬矢百,馬四匹。
2.出自《題壁上韋偃畫馬歌》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當霜蹄。
3.出自《儒林外史》門口一個人,騎了一匹騾子,到門口下了騾子進來。
4.出自《殘春》他跑來向我們指天畫地地說,說他自己是龍王,他放了的那匹小魚,原來是條龍子。
7.
量詞。布帛等織物長度的計量單位。古代四丈為一匹,今則五十尺、一百尺不等。
1.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乃賜叔孫通帛二十匹,衣一襲,拜為博士。
2.出自《儒林外史》他慌忙打開行李,取出一匹繭?,一包耿餅,拿過去拜謝了秦老。
3.出自《時間是一把剪刀》詩時間是一把剪刀,生命是一匹錦綺。
8.
量詞。其它事物長度的計量單位。
1.出自《水經注·清水》天門山石自空,狀若門焉,廣三丈,高兩匹,深丈余,更無所出,世謂之天門也。
2.出自《水經注·洧水》塢側有水,懸流赴壑,一匹有余,直注澗下。
9.
量詞。方言。山嶺的計量單位,相當于座。
1.出自《代理縣長》到哪匹山唱哪個山歌。
10.
鴨。后多作“鴄”。
1.出自《禮記·曲禮下》凡摰:天子鬯,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摰匹。
11.
見“匹手”、“匹然”。
1.出自《金瓶梅詞話》武松匹手奪過來,潑在地下。
2.出自《金瓶梅詞話》秋菊問他要棒槌使使,他不與,把棒槌匹手奪下了,說道:“前日拿了個去不見了,又來要。”
3.出自《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教授看見,大叫一聲,匹然倒地。
4.出自《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秀秀﹞道罷起身,雙手揪住崔寧,叫得一聲,匹然倒地。
1.佛教語。謂佛﹑菩薩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濟眾,使脫離生死苦海。
1.慈愛和睦;慈祥和藹。
1.慈愛寬厚。
1.指長輩的教誨。
2.慈愛教誨。
1.猶仁愛。
1.仁慈聰慧。
1.慈愛儉約。
1.敬稱父王的褒獎。
1.慈母的教誨。
1.猶慈顏。
1.慈善和樂。
1.對太后的敬稱。
1.父母哀痛子女所流的眼淚。
1.愛憐。
1.孝順。
2.慈愛善良。
1.謂加恩。
1.皇帝對母親旨意的敬稱。
1.慈愛地看顧。
1.見"慈愍"。
1.亦作"慈憫"。
2.仁慈憐憫。
1.猶慈光。
1.《后漢書.荀爽傳》"爽字慈明,一名谞。幼而好學,年十二,能通《春秋》﹑《論語》。太尉杜喬見而稱之,曰'可為人師。'爽遂耽思經書,慶吊不行,征命不應。潁川為之語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后因以"慈明無雙"贊揚兄弟或平輩中之最負聲望者。
1.對尊上命令的敬稱。
1.稱慈親或尊上的謀劃。
1.古謂父嚴母慈,故稱母為慈母。
2.古稱撫育自己成長的庶母為慈母。
1.古時為撫育己之庶母所服的喪服。
1.見"慈眼"。
1.慈愛和睦。
1.出于慈愛的關心;慈愛的念頭。
1.慈愛的父母。
1.仁慈謙讓。
1.慈善仁愛。
1.佛教語。慈悲與忍辱。
1.慈祥和藹的容顏。
1.仁慈溫和。
1.猶慈顏。
仁慈善良慈善事業。
1.即磁石。俗稱吸鐵石。
1.佛教菩薩名,即彌勒菩薩。彌勒,梵語maitreya,意譯為"慈氏",為將繼承釋迦佛位的未來佛。
1.舊登科甲者對母在父喪之稱。
1.仁慈寬恕。
1.舊時泛指孝順的子孫。
1.見"慈闈"。
1.亦作"慈幃"。亦作"慈帷"。
2.舊時母親的代稱。
3.封建時代以皇后母儀天下,故亦以稱皇后。
1.見"慈闈"。
1.仁慈溫和。
1.猶恩澤。
1.烏鴉的一種。相傳此鳥能反哺其母,故稱。
2.指慈母。
1.仁愛勇武。
1.謂慈母的音容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