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玉佩,古人佩帶的飾物。
1.出自《墨子·辭過》鑄金以為鉤,珠玉以為佩。
2.出自《黃頭郎》詩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3.出自《長生殿·聞樂》佩搖風影,衣動霞光,小步紅云墊。
2.
佩帶。
1.出自《楚辭·九章·涉江》被明月兮佩寶璐。
2.出自《南內朝賀歸呈同官》詩豈惟一身榮,佩玉冠簪犀。
3.
漢劉向《列仙傳·江妃二女》載:鄭交甫見江妃二女而悅之。鄭致辭請其珮,女遂解以贈之。后因以“珮”借指定情物。
1.出自《臨江仙》詞終是有心投漢佩,低頭但理秦箏。
2.出自《鷓鴣天》套曲解佩情,于飛愿,自從別似天遠。
1.對人有溢美之辭的史傳。
1.奉承阿順。
1.同"諛悅"。
1.阿諛贊頌。
1.順耳之說。
1.阿諛奉承的行為。
1.說奉承話。
2.諂媚的話。
1.猶俳優。
1.諂媚的話﹐奉承話。
1.諂媚討好。
1.夸贊。
《左傳·成公二年》欲勇者賈余馀勇。”《隋書·宇文慶傳》卿之馀勇,可以賈人也。”后因以馀勇可賈”謂有未盡的勇氣和力量可以發揮作用。
1.舊時開辦漁行或出租漁船﹑漁具以剝削﹑欺壓漁民的惡霸。
1.唱漁歌時的一種伴奏樂器。以繩串連的兩塊竹板。
1.亦作"漁?"。
2.搖漁船的槳。借指漁船。
1.老漁人。
1.猶漁滬。
1.捕撈。
1.捕撈采集。
1.近海可捕魚的區域。
1.漁具。頭上有尖刺,用來刺魚。
1.即漁槎。
1.漁筏。也指簡陋的漁船。
1.漁業產品。
1.漁人唱的歌。
漁業上從事捕撈生產以及為捕撈生產服務的加工運輸、調查研究、教學實習、行政監督等專用船舶的統稱。從事捕撈生產的船舶,按漁具和捕魚方法,可分為拖網漁船、圍網漁船、流網漁船、定置網漁船、釣船等,以及配合聲、光、電、魚泵等的特殊漁船(如捕鯨和海獸的獵捕船)等。
1.漁民聚居的村莊。
1.即漁舠。
1.一種刀形的小漁船。
1.漁船上的燈火。
1.漁燈。
1.漁人的笛聲。
1.園丁。
2.圍以籬笆或有圍墻的土地。可種蔬菜﹑花木等。
3.舊謂劇院。
1.見"沅芷澧蘭"。
長江中游支流,屬洞庭湖水系。源出貴州東南云霧山。長1033千米。通航里程長,在長江支流中僅次于漢水。水能較豐富,下游建有五強溪水電站。
1.傳說中產于沅江流域的異龜。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負》"袁州出舉人,亦猶沅江出j甲九肋者,蓋稀矣。"因以"沅江九肋"喻稀少或難得的人才。
1.沅水和湘水的并稱。戰國楚詩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長期流浪沅湘間。
1.《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內有芬芳之蘭,異于眾草"。芷,一本作"茝"。澧,一本作"醴"。本指生于沅澧兩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潔的人或事物。
1.見"沅芷澧蘭"。
1.謂摩挲把玩,久而致器物棱角圓滑。
1.咸鴨蛋。用杬皮汁腌制,故名。
1.墻。
1.諸侯的學宮。
1.《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毛傳"垣,墻也〔,干也。"后以"垣翰"比喻屏障或國家的重臣。
1.指藏糧處。
1.《詩.大雅.板》"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后以"垣屏"指星空的太微﹑紫微﹑天市三垣。
1.見"垣墻"。
1.有圍墻的房屋。
2.圍墻和房屋。
1.墻上背蔭處所生的苔蘚植物。覆蔽如人之衣,故名。
2.指地上的苔蘚。
1.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