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葦子或高粱稈上劈下的皮
1.
薄竹片;劈成條狀的竹皮。
1.出自《天工開物·攻黍稷粟粱麻菽》凡攻治小米……簸法生焉。其法篾織為圓盤,鋪米其中,擠勻揚播。
2.出自《風吹嗩吶聲》﹝男女老少﹞議論哪家哪戶打篾墊子糊紙袋子,賺了大錢。
2.
桃枝竹。
1.出自《南都賦》其竹則籦籠?篾,筱簳箛棰。
3.
用同“蔑”。細小。
1.出自《文選·馬融〈長笛賦〉》蹉纖根,跋篾縷也。
4.
用同“蔑”。輕視。參見“篾棄”。
1.出自《朱子語類》此與阮籍居喪飲酒食肉,及至慟哭嘔血意思一般,篾棄禮法,專事情愛故也。
5.
用同“蔑”。無,沒有。
1.出自《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自甲申淪陷,以至今日,憤憤于腥膻賤種者,何地篾有?
英文engine的音譯。即發動機”。通常多指活塞式發動機”。
1.僧家的一種法器。多用銅制,形如小碗,底貫以紐,下附木柄。誦經念佛時用以調整音節。
1.離去;引退。
2.謂引兵退去。
1.退卻。
1.按照古代的成規來處理當今的事務。
1.見"以肉去蟻"。
1.讓盲人給盲人引路。比喻讓愚昧無知的人去引導愚昧無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1.猶言因此,所以。
1.見"以觀后效"。
1.用竹管看豹,只能見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狹隘,見識短淺。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1.見"以管窺天"。
1.把規勸的話當作塞耳的瑱。比喻不聽別人的勸告?,?,古人冠冕上垂在兩側以塞耳的玉。
1.《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原謂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以"以荷析薪"比喻繼承父業。
1.謂顛倒是非。
1.比現在或某一時間晩的時期。
1.舊指外國侵略者利用中國人來制服中國人的政策。
1.猶云以下。指在某一點之下。
2.猶云以后,以來。
1.根據人們的非毀給以懲罰。參見"以譽為賞"。
1.用火來救火災。比喻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助長其勢。
1.娥喜投火,用火驅趕飛蛾,蛾越多。比喻行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1.見"以湯止沸"。
1.連詞。表示在時間﹑范圍上的延伸。猶言以至,以至于。
2.連詞。連接并列的詞﹑詞組或短句。
1.見"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1.見"以己之心,度人之心"。
1.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測別人的心思。
1.用計謀來代替陣前的交戰。
1.見"以偽亂真"。
1.用加熱來制止燃燒。比喻處理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已成之勢。
1.謂以輕賤之物擦拭貴重之物。
1.猶言以后,表示時間在后。
2.猶言以下,表示等第或位置在下。
1.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
1.用處理一個壞人或一件壞事的辦法,以警告學做壞事的人。語本《左傳.莊公二十一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1.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1.一面口中自問,一面心中盤算。
1.猶言先睹為快。語本唐韓愈《與少室李拾遺書》"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爭先睹之為快。"
1.表示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或特指某一時間)的一段時期。
2.猶言以后。
3.拿來。
4.猶言上下﹑左右﹑表示概數。有余。
5.用于地名之后,表示位置已過這一地點。 6.指已經發生的情況。
1.仗著年紀大﹑資格老而自以為比人高明。
1.謂按其類別各相歸屬。
1.用貓來誘捕老鼠,比喻事必無成。貍,同"貍",貓。
1.見"以貍餌鼠"。
1.用瓢量海水。比喻以淺陋之見揣度事物。
1.用應有的禮節加以接待。
1.用道理說服人。
1.舊指官員因正常原因卸任。
1.用強制的手段使人服從。
1.因追求利祿而桅身體。
壑水溝。把鄰國當作排水的溝壑。常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或禍害轉嫁給別人以鄰為壑,全不為別部、別地、別人想一想,這樣的人就叫做本位主義者。
1.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1.用蛋去抵擋石頭,比喻不自量力。
1.見"以卵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