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名詞
相貌,長相。
2.
名詞
外表的形象;樣子。
3.
名詞
(Mào)姓。
4.
名詞
古書注解里表示狀態用的字,如“飄飄:飛貌”等。
1.
“皃”的今字。亦作“?”。
2.
指面部神情。
1.出自《莊子·德充符》子產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2.出自《??鳥賦》歌響未終兮,??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閑暇。
3.出自《捕蛇者說》言之,貌若甚戚者。
3.
形狀;姿態。
1.出自《墨子·大取》指之人也,與首之人也異,人之體非一貌者也,故異。
2.出自《穀梁傳·桓公十四年》望遠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
3.出自《荀子·禮論》故壙壟,其貌象室屋也。
4.出自《漢書·刑法志》夫人宵天地之貌,懷五常之性。
5.出自《文心雕龍·物色》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
4.
外部表現。
1.出自《禮記·儒行》孫接者,仁之能也;禮節者,仁之貌也。
5.
猶言表面上。指行動、表現并非出于本心。
1.出自《逸周書·芮良夫》王貌受之,終弗獲用。
2.出自《左傳·定公元年》若從君者,則貌而出者,入可也;寇而出者,行可也。
3.出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意思要專折嚴參幾個屬員,貌為風厲,或可以息了這件事。
6.
禮貌。
1.出自《論語·鄉黨》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
2.出自《荀子·禮論》君者,治辨之主也,文理之原也,情貌之盡也,相率而致隆之,不亦可乎?
7.
謂察知物體的形狀。
1.出自《墨子·經說上》知也者,以其知過物而能貌之,若見。
8.
謂以好言好色取悅于人。
1.出自《荀子·大略》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強。
9.
像;仿效。
1.出自《荀子·禮論》故三月之葬,其貌以生設飾死者也,殆非直留死者以安生也,是致隆思慕之義也。
10.
古書注解常用字。相當于今“……樣子”。
1.出自《詩·邶風·柏舟》寤辟有摽
2.出自《文選·班彪〈北征賦〉》遠紆回以樛流
11.
傳說中的獸名。
1.出自《古今譚概·非族·貌》狗纓國獻一獸,名貌。吳大帝時,尚有見者,其獸善遁,入人室中,竊食已,大叫,人覓之,即不見矣。
12.
通“藐”。細微。
1.出自《書·呂刑》簡孚有眾,惟貌是稽。
13.
通“廟”。宮室。
1.出自《荀子·禮論》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幾筵,所以養體也。
14.
通“藐”。輕視。
1.出自《尸子·勸學》史?曰:“君親而近之,至敬以遜;貌而疏之,敬無怨。”
15.
通“藐”。亦指不以誠相待。
1.出自《逸周書·文政》九過:一,視民傲;二,廳民暴;三,遠慎而近貌。
16.
引申指表現,外示。
1.出自《韓非子·解老》禮者,所以貌情也……中心懷而不諭,故疾趨卑拜而明之。
17.
面容;容顏。
1.出自《左傳·哀公二年》彼見吾貌,必有懼心。
2.出自《神女賦》貌豐盈以莊姝兮,苞溫潤之玉顏。
3.出自《前有樽酒行》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4.出自《水滸傳》知府看了,見朱仝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腹,知府先有八分歡喜。
5.出自《過五指山》詩語言雖不通,笑貌傳感情。
1.花名。
1.猶言迎刃而解。
1.語本《國語.晉語四》"夫教者,因體能質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韋昭注"卬,迎也。言川有原,因開利迎之以浦,然后大。"后以"迎浦"指引入注匯大河的川流。
1.上古于立春日祭青帝,立夏日祭赤帝,立秋日祭白帝,立冬日祭黑帝;后漢除祭四帝外,又于立秋前十八日祭黃帝。用以迎接四季,祈求豐年,謂之"迎氣"。
1.向前,上前。
2.前面,正面。
1.猶迎送。
1.迎養尊親。
2.結婚時男家到女家迎接新娘。
1.迎接;聘請。
1.古代祭禮之一。古人以秋和五方之西﹑五色之白相配應,故于立秋日,天子率百官出西郊祭白帝,迎接秋季到來。
1.猶迎接。
2.指前往拿取,取回。
1.男方至女家接新婦完婚。
1.迎接來人。
2.善待人;令人喜愛。
1.迎向刀鋒。喻不可阻擋之勢。
1.同"迎刃而解"。
1.猶言迎刃而解。
1.同"迎刃而解"。
1.同"迎刃而解"。
1.指古代帝王于正月朔日或春分日出東郊迎祭太陽。
2.向日;隨日。
1.見"迎日推筴"。
1.見"迎日推筴"。
1.謂經過推算而預知未來的節氣歷數。
1.見"迎神賽會"。
1.把客死外鄉者的靈柩或尸骨迎歸家鄉。
1.猶迎戰。
1.舊時迎接神靈來降,以祈多福免災的活動。迎神時,多配有鼓樂歌辭。
1.舊俗把神像抬出廟來游行,并舉行祭會,以求消災賜福。
1.謂面對活生生的人。
1.謂迎接問候。
1.古代祭禮之一。上古祭祀時,立尸以代死者受祭。尸由臣下或死者晩輩充任。"迎尸"指迎接象征死者神靈而受祭的人。
2.謂接回尸體。
1.迎合時勢。
1.迎候侍奉。
1.即迎枕。
1.迎接﹑接受。
1.謂迎接王命。
1.猶遇霜。謂天寒。
1.指白兔。
2.重陽宴會上所食之兔。
1.古時重陽節前后邀客相飲所設的宴席。
1.謂擺設香案迎神而祭。
1.迎來送往。
1.猶迎進。
1.指首尾。語出《老子》"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后。"
1.古代迎接春天的祭禮。
2.迎接新年。
1.迎面,當頭。
2.當先;搶先。
3.開頭,開始。
1.謂加緊追上最前面的。
1.謂戲曲演員剛一出場亮相受到觀眾的喝采。
1.當頭給以沉重打擊。
1.猶迎勞。
1.迎合,迎承。
1.迎勞,迎候。
1.謂迎面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