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世貞(1526—1590),明代文學家。字元美,號鳳州,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嘉靖丁未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早年與李攀龍同為后七子領袖,繼承并鼓吹前七子的復古理論,主張詩必大歷以上,文必西漢。李攀龍早卒,他獨主詩壇20年,號令一世。王世貞持論不像李攀龍那樣偏激,時有卓見。他主張詩歌要華與實統一,提倡“學古而化”。晚年,見解有所改變,悟出“代不能廢人,人不能廢篇,篇不能廢句”(《守詩選序》)的道理,并覺察到復古的流弊。王世貞以文學、藏書而知名,其詩歌,才力雄,學殖富,在后七子中成就最高。他的詩歌現實感較強,對封建官僚制度和時弊多所揭露和抨擊。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州山人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