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僉事先生罷官歸
毋驚送君出,直道邇難任。詎是無知己,翻然諧素心。浮云看逝鳥,幽谷寫鳴琴。亦有臨岐淚,蒼生望轉深。
清秋愴行役,況子罷官歸。落日芬蘭佩,西風涼芰衣。遲遲為帝里,款款向親闈。更薄湘累怨,孤臣托罪微。
毋驚送君出,直道邇難任。詎是無知己,翻然諧素心。浮云看逝鳥,幽谷寫鳴琴。亦有臨岐淚,蒼生望轉深。
清秋愴行役,況子罷官歸。落日芬蘭佩,西風涼芰衣。遲遲為帝里,款款向親闈。更薄湘累怨,孤臣托罪微。
不要驚訝我送你離開,正直的道路近來難以承受。難道是沒有知己?反而能順遂平素的心愿。看浮云如飛鳥逝去,幽谷中傳來琴鳴。臨別的時候也有淚水,但百姓對你的期望更深。清秋時節為行旅悲傷,何況你是罷官歸來。落日中你佩戴蘭草,西風吹涼了你的芰荷衣。緩緩離開京城,誠懇地走向親人的庭院。更輕視屈原的怨恨,孤臣的罪過微小可托。
直道:正直的處世之道。
邇(ěr):近來。
詎(jù):難道。
諧素心:符合平素的心愿。
逝鳥:比喻浮云如飛鳥般流逝。
臨岐:分岔路口,指離別時。
行役:行旅。
蘭佩、芰(jì)衣:用香草服飾比喻高潔品格。
帝里:京城。
親闈(wéi):父母的居所。
湘累:指屈原,因投湘水而死,“累”為古代對罪人的稱呼。
孤臣:孤立無援的臣子。
此詩為送別友人王僉事罷官歸鄉所作。王僉事因“直道難任”(正直難行)而罷官,詩人在清秋時節為其送行,既感慨友人遭遇,也通過對其品格的肯定與未來生活的期許,表達理解與安慰。
全詩圍繞“送罷官歸”展開,前半寫送別之悲與百姓期望,后半述歸鄉之景與對友人的寬解,既體現對友人遭遇的同情,也肯定其高潔品格,隱含對“直道難任”現實的無奈,是一首情感真摯的送別詩。
莫嫌小家女,青春正十六。新嫁瑯琊王,嬌愛比碧玉。
山泉洗耳澈瓊瑩,解聽行碑說政聲。君到汲泉聊一歃,此泉的的似君清。
此日虞山試一登,四觀佳致翠層層。近城市店多沽酒,傍水人家半下罾。紅葉幾村秋老樹,白頭何處晚歸僧。分明一段江南意,借問王維畫未曾。
歸雁將秋入楚天,薄云開月伴愁眠。露寒葉動棲烏起,一叫千聲落枕邊。
苦熱誠知處處皆,何當危坐學心齋。海螯要共詩人把,溪月行遭霧雨霾。鄉國飄零斷書信,弟兄流落隔江淮。便應筑室苕溪上,荷葉遮門水浸階。
庭前高下碧玉樹,秋日奈茲風露何。兩度開花君莫問,為渠天近得香多。
萍水雙飛燕。最難忘、那番來去,春風人面。如玉亭亭含情處,臉暈梨渦微見。恨緣法、似深還淺。任是回眸千萬態,只簾旌、隔著床頭眷。空悵望,鶯聲囀。勞生能幾青春戀。況同舟、四人看竹,兩家共膳。三數行間簪花字,不道修辭更善。是慧質、生成堪羨。長記下樓徐一笑,這腰肢、恰似波光顫。朝到暮,思量遍。
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倚賴識書為錄事,燈前時復錯瞞人。
為國除患,為敵報仇,可恨堪哀。顧當此乾坤,是誰境界,君親何處,幾許人才。萬死間關,十年血戰,端的孜孜為甚來。何須苦,把長城自壞,柱石潛摧。雖然天道恢恢。奈人眾、將天拗轉回。嘆黃龍府里,未行賀酒,朱仙鎮上,先奉追牌。共戴仇天,甘投死地,天理人心安在哉。英雄恨,向萬年千載,永不沉埋。
陰山鐵騎角弓長,閒日原頭射白狼。青海無波春雁下,草生磧里見牛羊。
萬壑寒蕭森,千章樹蒼老。溪錦新織成,云文初脫稿。茅屋倚幽叢,鹿麋臥深草。呼童掃綠苔,晏坐聽黃鳥。江山如有情,展卷舒懷抱。囊琴為尋幽,不辭涉深窅。疏林間紅葉,遠遠出山杪。煙靄互吐吞,恍若籠輕縞。從來趙王孫,胸次有三島。置之青玉幾,云霧時旋繞。變幻為虎踞,光怪凝龍矯。只此一洞天,愈探愈不了。山形雖渾成,石貌實妍巧。宛然山陰游,萬狀難分曉。骨力故清奇,因知得名早。
人情膠漆道情乖。昧靈臺。翳塵埃。不懼如山,販骨走輪回。見在寶軀今不悟,千萬劫,朽仙材。好收□住武都階。藥苗栽。結神胎。九轉功成,方寸蕊珠開。體混凈光從隱顯,隨眼底,是蓬萊。
蒼崖凌絳霄,橫席坐高迥。遙夜聞吹簫,山空月華冷。
誰向清溪種柳林,年年送客短長亭。亭前系馬人多少,獨到君來眼倍青。
斷梗枯莖付野蒿,冷風涼雨剝征袍。羲和只在嵎夷宿,自是金烏未發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