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石鼓書院
古磴浮滄渚,新黌鎖碧蘿。
要津山獨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彌文肅,衣冠盛事多。
地靈鐘杰俊,寧但拾儒科。
古磴浮滄渚,新黌鎖碧蘿。
要津山獨立,巨壑水同波。
俎豆彌文肅,衣冠盛事多。
地靈鐘杰俊,寧但拾儒科。
古老的石階仿佛漂浮在綠色的水洲上,嶄新的學校被青綠色的藤蘿環繞。重要的渡口邊山峰獨自矗立,巨大的溝壑中水流一同泛起波浪。祭祀禮儀十分莊重肅穆,這里人才輩出盛事頗多。此地靈秀孕育杰出人才,難道僅僅是在科舉中有所收獲。
古磴:古老的石階。
滄渚:綠色的水洲。
新黌(hóng):新的學校。黌,古代稱學校。
要津:重要的渡口。
俎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禮器,引申為祭祀、崇奉。
彌文肅:更加莊重肅穆。
衣冠:指士大夫、官紳。
地靈:土地山川的靈秀之氣。
鐘:聚集。
寧但:難道只是。
儒科:科舉。
石鼓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詩人游覽此地,被書院的環境和文化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詩人心境因資料有限難以確切知曉,但可以推測詩人對書院培養人才的作用十分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石鼓書院。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景觀與文化內涵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書院教育的重視。
自卷朝衣濯雁湖,勛名籍籍在黃樞。
時聞走卒稱司馬,猶有群兒問大蘇。
赴隴尺書馳鶴板,起家萬石綰麟符。
宵衣炯炯思黃發,正藉元勛出手扶。
未用占呱泣,懸知頭角踈。
芝蘭庭殖殖,梧竹廈渠渠。
虎子驅黃犢,禽兒駕小車。
迺翁何以遺,行李五車書。
濂溪雅愛蓮,程子樂觀魚。
生機不停息,天理原平鋪。
美人湖上來,挹繡天東隅。
清氣蕩喧濁,德風振纖枯。
人酣鶑花國,雨滿菜豆區。
肯縻爾好爵,而奪渠貞符。
鷹鹯好彈擊,乃謂鸞鳳疎。
愿言崇明德,永作國璠玙。
解道先天易,能哦擊壤詩。
只因居有習,毋謂女無儀。
在姆師逡立,從夫婦得咨。
暮年尤慰意,玉壻作門楣。
憶從筮仕歲涒灘,三十余年閱暑寒。
撫事無成人潦倒,懷人有夢涕汍瀾。
家山擾擾膠膠里,廟社????出出間。
欲上青天愁險絕,誰能為我斬樓蘭。
拂破蒼苔覓舊題,五言覓得晚唐詩。
巖光人憶遺名好,華景天開一段奇。
鐵鎖掣關躔壁壘,玉梯穿路透瑤池。
古心未展閑游戲,慙愧平生華子期。
衣冠不但數城南,百世詩書味孔甘。
夜半辭金知畏四,璞中有玉刖寧三。
宦情本與秋俱薄,旅夢每驚春未酣。
已矣參軍誰喜慍,一陂綠水鎮涵涵。
滿目親朋似故鄉,夢邪非夢夢何長。
春風坐上白云屨,玉鑒光中明月珰。
酒到湖山嫌遜避,話逢氣類省稱量。
謝家內集如斯否,一味詩書無別香。
高臥云巢久,云生處士衣。
忽聞頒詔札,催入侍經幃。
朝野名雖盛,山林志莫違。
好歸清澗隠,富貴有危機。
寧懷會稽綬,不遺帝城書。
仕止四千石,年開八秩初。
傾囷除旱魃,防岸免民魚。
欲識恩田廣,銜哀到小胥。
洞煙谿月楚山蒼,萬木辭林稼滌場。
老桂挾秋清入骨,明河倚樹爛成章。
城隅靜女閑逾美,澤畔累臣晚更香。
若數秋花饒此品,未容陶菊逞孤芳。
文字微妙訣,到底元平夷。
詞人不能工,變怪生崛奇。
汶上大夫者,得法靈均師。
修辭滋其平,不以怒出之。
白云自多態,流水長清漪。
作者云已往,知者其為誰。
九誦的子孫,八鸞行康逵。
天將龢其聲,復見風騷遺。
晨策隨烏瞰屋山,面前咫尺隔同年。
邛人自愛橘中樂,晉客驚逢洞里天。
行傍輶軒心半醉,坐看戟衛眼雙穿。
西風一夕驚龍睡,撼取明珠出九淵。
二仲嬋嫣起,清修自一家。
踐涂中險阻,宰郡晚光華。
氣燄奔金虜,威棱憺鐵耶。
料應九峰下,朝露泣姚花。
尚記維川死,今年又哭公。
琴聲辭夜月,書葉臥春風。
兒女數行淚,親朋十九空。
我翁方念母,忍淚課兒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