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李雁湖 其二
自卷朝衣濯雁湖,勛名籍籍在黃樞。
時聞走卒稱司馬,猶有群兒問大蘇。
赴隴尺書馳鶴板,起家萬石綰麟符。
宵衣炯炯思黃發,正藉元勛出手扶。
自卷朝衣濯雁湖,勛名籍籍在黃樞。
時聞走卒稱司馬,猶有群兒問大蘇。
赴隴尺書馳鶴板,起家萬石綰麟符。
宵衣炯炯思黃發,正藉元勛出手扶。
自己脫下朝服到雁湖洗滌,在中樞要職上功勛聲名顯著。時常能聽到小卒們稱譽賢才,還有孩童打聽文豪的事跡。接到朝廷征召的文書,從家中起用擔任高官。皇帝宵衣旰食,目光炯炯盼著賢才,正依靠元勛出手扶持。
朝衣:大臣上朝時所穿的禮服。
濯:洗滌。
勛名:功勛與名聲。
籍籍:形容名聲盛大。
黃樞:指宰相官署,門下省。
司馬:這里可能借指賢才,如司馬光。
大蘇:指蘇軾。
隴:通“壟”,田埂,這里可理解為民間。
尺書:指書信,這里指朝廷的征召文書。
鶴板:征聘賢士的詔書。
起家:從家中征召出來,授以官職。
萬石:漢代官員俸祿等級,后用來泛指高官。
綰:系,掛。
麟符:古代朝廷頒發的符信,這里指官職憑證。
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來,指勤于政務。
黃發:指老人,這里指賢才。
元勛:有極大功績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李雁湖應是一位有重要影響力的人物,曾在朝廷中樞任職,后可能隱居。當時朝廷或許面臨一些問題,需要賢才扶持,于是重新起用李雁湖,作者寫下此詩為其祝壽并表達期待。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李雁湖的功勛和賢能,突出他在民間的聲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人物關系和社會對賢才的重視。
蕩愁路、海天飛絮。縹緲蓬萊,西廂扃戶。望里三山,五云深處在何許。元都欄檻,曾借枕、將枯樹。樹葉已辭枝,況落泊、江關逢此。
朝暮。過紅墻外道,蹈遍落花無數。蘼蕪沈訊,約偕隱、青鸞空付。曾見否、世外團瓢,與猿鶴、相為賓主。儻夢里逢卿,應訴年時愁縷。
靚妝初卸亸云鬢,
閑恨閑愁一例刪。
重點口脂勻面粉,
十分春意上眉山。
南風吹墨云,急雨飛檐溜。何以破岑寂,徘徊對圭竇。
鐵峰遺小冊,云是爽亭授。丹泥印文字,淹雅亦樸茂。
古篆列鼎彝,居然秦漢舊。大者或如栗,小者或如豆。
從容游刃馀,翔翥如靈鷲。奇崛作古拙,怒蹲如猛獸。
爽亭本快士,豈屑俗儒陋。馳驅于規矩,不為規矩囿。
乃以扛鼎力,寸刀腕下奏。我昔學剜印,文何不可遘。
錕刀與花乳,時時在懷袖。亦欲集卷軸,迄今未能就。
邇來目益衰,毫芒昧清晝。得君此印跡,展轉再三復。
愿君神此技,上追斯與籀。
綠云迷望,系吟舟人在,藕花香里。
搖曳舞衣渾不定,挹取滿襟涼意。
素影凌波,清芬入夢,都把鉛華洗。
千枝玉立,四圍煙水無際。
當此小集裙釵,碧筒喚飲,幾度吟箋理。
世外軟紅吹不到,消受湖天風味。
瑟瑟驚秋,亭亭寫照,送到斜陽未。
漁舟歸晚,沙邊鷗鷺飛起。
槐里西來一故城,亂離曾列幾屯營。千家已托英雄庇,百戰誰爭豎子名。夕照有情山戍改,東流無限野塘平。關中此日今蕃盛,贏得荒基蔓草生。
不思初政戮家姬,坐遣胡雛犯洛師。野鹿已招三鎮亂,青螺剛濟一身危。冰消珠翠汗新壤,云暗金湯失舊貲。萬古持盈堪作戒,開元全盛幾多時。
誰從坡下鑿重淵,觱沸開成兩玉泉。根蝕云蘿常脈脈,影涵風筱共涓涓。旱時幾藉龍功普,跑處疑存虎跡圓。能遣菜根滋味好,千金一歃敢爭妍。
玉趾青毛遍石田,名傳豐本自何年。生憐蔬甲踰兼味,日課園丁獲幾錢。星列一籩春薦廟,雨翻雙剪夜登筵。品供十八思賢輔,肉食令人倍赧然。
勝地猶存姓屢更,淡煙荒草沒秋城。主家西逐秦云散,僧錫東隨渭水傾。天靳寶花誰伏虎,枝空仙李不聞鶯。惟馀一片長安月,夜夜相臨似有情。
寶坊高處地幽偏,鐘響常疑落半天。旅次喚醒塵土夢,上方驚散海云眠。紗籠客誚非時飯,錫杖僧開午夜禪。看院鶴鳴如應答,一聲聲出薜蘿煙。
萋萋芳草綠如煙,鳥外長空澹欲連。路辟裙腰時隱隱,風翻書帶亦芊芊。川光遠襯桃如笑,野色平分柳未眠。南浦一番春又別,王孫歸興繞吟邊。
社公祠處百家同,疊鼓鳴簫俎豆豐。千載力田嘉漢詔,六經敦本說豳風。雞鳴犬吠聞宵警,女馌男耕畢歲功。無吏索錢官稅足,相逢莫放酒杯空。
此客清狂似季真,
意行湖曲眺青春。
櫓聲往往來來好,
山色朝朝暮暮新。
把酒問東溟,潮從何代生。寧非天吐納,長逐月虧盈。
暴怒中秋勢,雄豪半夜聲。堂堂云陣合,屹屹雪山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巨防連地震,群楫望風迎。
踴若蛟龍斗,奔如雨雹驚。來知千古信,回見百川平。
破浪功難敵,驅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憑此發威名。
斗柄東回六合春,堯天歷象與時新。
銅壺瑞氣延疏漏,青輅祥風繞畫輪。
云里樓臺高郁郁,雨中原隰碧鱗鱗。
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絲柳帶勻。
秉箓調元功有序,在璿觀妙政惟醇。
仰瞻魏闕宣和會,共識皇恩子萬民。
小溪誰隱跡,曲水碧潺潺。
流去終歸海,源來總自山。
石生蒼蘚潤,沙睡白鷗閒。
愧抱山林志,頻年此往還。
塵世雖堪戀,鈞天已借留。神孫化玉局,令子覆金甌。帝日懸碑首,卿云掛壟頭。此時華表上,應有鶴來投。
送車傾海嶠,上冢盡公卿。風遞蘇耽哭,天回子晉笙。芻靈俱氣象,槐蔭轉崢嶸。更是沙堤就,如龍傍夜城。
舄奕綸褒下,縱橫節使來。一時叢慶吊,四海讓榮哀。樹玉深俱棟,階蘭隱漸荄。人間事略備,誰與報泉臺。
室縱滕公舊,棺夸葉令良。寧如天語錫,更表國恩長。斗漢垂丹旐,風云護白楊。似聞墦祭后,俎豆已宮墻。
水光中更有天光,
俯仰游人在混茫。
自許纖毫無一點,
那堪乘興得瀟湘。
此身生死國興亡,
搖落年年本是常。
無奈潘郎解悽怨,
滿城風雨近重陽。
降旗千片廩君船,妖婦春澄夢澤天。百粵風煙通馬援,八公草木走苻堅。帝心自切平吳后,廟算真成下瀨先。從此蠻方歌大定,竹筇蒟醬貢年年。
籌邊屹屹建高樓,兩岸灰飛赤壁舟。首惡暫稽軍鼓釁,遺俘難免檻車幽。早擒孟獲趨滇水,急斷盧循入廣州。萬里長江消坼堠,直從楚尾至吳頭。
擁傳歸來兩粵中,四朝三命主恩濃。書從淝水徵安石,碑樹淮西表晉公。
采芑但歌周室節,賜來疑是鼎湖弓。已知一月張三捷,飲御何時到泮宮。
薊門東去路三千,漢相曾專細柳權。今領中樞嚴鎖鑰,無煩上將擁樓船。
帝傍法曜能參座,關外降夷半實邊。主圣正需良宰執,虜廷新是舞干年。
一簾涼月一曲歌,
響遏行云俗慮磨。
料得吳門佳子弟,
豪情勝慨此時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