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膚功雅奏圖
擁傳歸來兩粵中,四朝三命主恩濃。書從淝水徵安石,碑樹淮西表晉公。
采芑但歌周室節,賜來疑是鼎湖弓。已知一月張三捷,飲御何時到泮宮。
薊門東去路三千,漢相曾專細柳權。今領中樞嚴鎖鑰,無煩上將擁樓船。
帝傍法曜能參座,關外降夷半實邊。主圣正需良宰執,虜廷新是舞干年。
擁傳歸來兩粵中,四朝三命主恩濃。書從淝水徵安石,碑樹淮西表晉公。
采芑但歌周室節,賜來疑是鼎湖弓。已知一月張三捷,飲御何時到泮宮。
薊門東去路三千,漢相曾專細柳權。今領中樞嚴鎖鑰,無煩上將擁樓船。
帝傍法曜能參座,關外降夷半實邊。主圣正需良宰執,虜廷新是舞干年。
使者持符節從兩粵歸來,歷經四朝三次受封,足見君主恩寵深厚。如同從淝水征召謝安一般,君主重用此人;又像在淮西為裴度立碑表彰功績。人們只吟唱《采芑》來歌頌周朝的氣節,賞賜的物品讓人懷疑是黃帝的遺物。已經知曉一月之內三次報捷,何時能在泮宮舉行慶功宴呢。從薊門向東路程有三千里,漢代周亞夫曾在細柳營掌握兵權。如今此人掌管中樞,嚴密守護國家的關鍵之地,無需上將率領戰船出征。皇帝身旁有賢能之人相伴,關外投降的夷人半數充實邊疆。君主圣明正需要賢良的宰相,敵虜那邊如今正是休戰之時。
擁傳:持符節。傳,符信。
四朝三命:歷經四朝,三次受封。
淝水徵安石:淝水之戰時,東晉征召謝安指揮作戰。安石,謝安字。
碑樹淮西表晉公:唐代裴度平定淮西之亂后,唐憲宗為其立碑表彰。晉公,裴度封晉國公。
采芑:《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歌頌周朝大將方叔的功績。
鼎湖弓: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升天,群臣抱弓而泣。后用“鼎湖弓”指帝王遺物。
張三捷:三次報捷。
飲御:指慶功宴。泮宮:古代學宮。
薊門:古地名。
漢相曾專細柳權:漢代周亞夫駐軍細柳營,治軍嚴明,漢文帝稱其為真將軍。
中樞:指中央政權機構。
法曜:賢能之人。
舞干年:指休戰和平時期。干,盾牌,舞干表示偃武修文。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國家局勢相對穩定,有將領立下戰功之時。當時君主圣明,需要賢良的官員輔佐,國家處于一種積極向上、渴望和平發展的狀態。詩人可能是為了贊美這位立下戰功的將領,同時表達對國家繁榮的期許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將領的功績和君主的圣明,展現國家的太平景象。其突出特點是大量用典,使詩歌富有歷史文化內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對國家政治的關注。
九天清霽絕風波,一氣絪缊轉泰和。塵土不涴佳麗節,管弦常奏太平歌。籠中藥餌丹常在,鏡里頭顱白漸多。涂抹煙云非我事,苦吟無計逐詩魔。
誰家玉笛樓中,遏云聲斷龍吟水。風清萬籟,霧凈三更,月明千里。散入雒城,曲中折柳,動人鄉思。甚天涯孤客,故園搖落,襟袖有、盈盈淚。堪嘆流商刻徵。斷腹聲、舊腔誰系。金谷吹殘,武陵調苦,萼樓人醉。便欲乘風,鈞天學譜,跨鯨云際。待他年,彷佛君山父老,世間游戲。
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迢遰去程千萬里。惆悵異鄉云水,滿酌一杯勸和淚。須愧,珍重意,莫辭醉。
野霧銷晨白,郊原眺望賒。孤村環抱水,長渚遠明沙。綠映千株樹,紅飛幾處花。山光晴愈近,石路入高斜。
彌天花雨亂紛紛,墜地成裀別有春。時異能餐何胤肉,座同因惹灌夫瞋。人皆盛世安溫飽,我尚羈途愧主賓。情義南園逾四載,欲傾肝膽共誰陳。
來來去去非真幻,此理人間本妙哉。公是寂庵吾敢問,師今何去昔何來。
夜深寒妥帖,前村人斷絕。何許小茅茨,開門滿山雪。
蕭蕭秋意柳梅疏,零雨無端灑比廬。豈欲東籬留晚節,故將甘澍潤花初。風前漫把茱萸酌,醉后還看楚國書。客舍雖憑開寂寞,平時游侶在何閭。
有月鳴鶯早,無風乳燕高。倚檐花刺帽,循竹露沾袍。散誕從吾得,驅馳與世勞。曉涼開卷罷,耕鑿語兒曹。
風絮飄殘,煙絲低盡。愔愔院落尋芳信。小顰窺鏡去年時,不堪重向啼鶯問。錦字情長,碧云天近。蓬山祇在靈犀寸。西樓昨夜月朧明,歡塵墜處憑誰認。
風簾疏爽月徘徊,悵望家人把酒杯。病著幽窗知幾日,瓶花兩見木犀開。越城芳徑手親栽,紅淺黃深次第開。不用小山招隱賦,身如強健日千回。一株蕭索倚宣華,東苑香風屬內家。丹碧屠蘇銀燭照,平生奇絕象山花。
解向斜陽系別離。渭城經雨易成陰。誰知泊絮吹萍后,依舊章臺恨不沈。
學士文章懸日月,尚書劍履上星辰。九原松柏香臺夜,雙廟莓苔影坐春。山鬼嘯歌搴薜荔,海童奔走薦芳蘋。經過此地同揮淚,況是江潭放逐臣。
相依廡下朔風吹,更截牛衣為裹兒。想得高堂寒夜夢,撥開深雪自含飴。
底事欲名憨,百城臥老蟫。愚公溪正北,癡叔舍偏南。罔象珠懸幕,無懷藉滿函。花頭羞艷艷,燕口怯喃喃。庭匝空心樹,窗凝太古嵐。侍兒修渾沌,稚子學沉酣。杜口非無舌,忘情似不男。巳甘中散七,未害虎頭三。乞巧樓全卸,醉鄉路可探。知亡如守墨,想盡類修曇。兀兀迦陵鷇,茫茫甕繭蠶。無弦琴亦弄,不語謎須參。一枕莊周化,多方惠子慚。盲方醫后見,黑味飽時甘。坐挈云將去,神行不用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