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龍門鎮韓母劉孝節卷
韓家門外立雙楹,丹染旌書照路明。此媼何如陶母傳,諸郎具是董生行。春泉躍鯉饒佳味,曉樹啼烏有喜聲。孝節從來貧始見,秦臺那用筑懷清。
韓家門外立雙楹,丹染旌書照路明。此媼何如陶母傳,諸郎具是董生行。春泉躍鯉饒佳味,曉樹啼烏有喜聲。孝節從來貧始見,秦臺那用筑懷清。
夏姬十年轉少,
戴洋五日重蘇。
服媚不求荀草,
長生要詣蓬壺。
畫中寫出米襄陽,
云氣山光接緲茫。
看去似曾經老眼,
春深煙雨過錢塘。
陶公宴參佐,限極每歡馀。
憶與亡親約,凄然不敢踰。
傳聞黃閣守,茲地賦長沙。
少壯稱時杰,功名惜歲華。
巖廊初建剎,賓從亟鳴笳。
玉帳空嚴道,甘棠見野花。
碑殘猶墮淚,城古自歸鴉。
籍籍清風在,懷人諒不遐。
佛子親從日本來,
人天隨步嘆奇哉。
一機拶出金牛舞,
千圣當頭正眼開。
高城秋笛夜微微,滿目西風捲素幃。四海有心隨短杖,三湘無處覓荷衣。
劍空孤匣聽龍泣,客吊寒山有鶴歸。今日哭君騷雅盡,東南泉石少光輝。
黃壚別去路漫漫,澤國空馀九畹蘭。白骨千年知己在,玄言湖海和人難。
秋江寂寞龍孫死,夜壑蕭條鬼火寒。痛殺君山笛里月,可同仙子一憑欄。
南頭如送北頭迎,祇有溪山不世情。
少日激昂投耒耜,老年辛苦畏簪纓。
長松根腳龍蛇蟄,老鶴精神玉雪清。
會得無生渾自足,還容款曲問長生。
偶覘井宿到昆華,金碧光中望眼賒。
西去濤聲奔迅馬,北來山勢走長蛇。
連云臺殿悲梁土,落日旌旗想漢家。
客里登臨多感慨,武侯祠樹亂棲鴉。
力操鉛槧代櫜鞬,贊翊無如子獨賢。璧水屢游來后學,瀛洲高步領群仙。
乞歸際遇明良日,近侍從容二十年。況有兒孫能繼武,鳳凰池上羽毛鮮。
巾車久不到潛溪,溪上筼筜個個齊。玉檢金封勞紀述,石田茅屋稱幽棲。
賀公共喜榮歸老,疏傅誰言早見幾。此去東南形勝處,知君一一有新題。
孤飛不能群,殊域不能親。似彼客游子,悢悢愁苦辛。
褰裳陟高岡,縈流見淮濆。逖矣豫章山,何況豫章人。
瓜生蒙棘中,采棘傷瓜根。衿契遠若近,纏綿自相因。
涉江將何時,悽惻傷我神。
案牘稀疏意自開,
夜闌幽夢曉方回。
青苔紅葉騷人事,
時見詩筒去又來。
搖搖山上風,落落谷中雨。
回溪少鷗鷺,曠野分豺虎。
荒寒不可聞,慘淡不可睹。
偪塞案上書,饑來尚堪撫。
門外長安道,轂擊人肩摩。
今時不云少,舊年不云多。
市朝愚智爾,家國隆替何。
組綬固若若,冠弁亦峨峨。
臭味薰與蕕,意氣金與石。
惟可以忘年,庶可以忘夕。
投非膠漆堅,抱有冰炭厄。
深憐眼終青,未厭發已白。
學詩有似學仙難,
煉句難于學煉丹。
換骨脫胎君有訣,
炷香特特扣詩壇。
兩道蒼松列翠幢,
雨來渾似度桐江。
恨無東絹堪圖此,
歸伴蒲團掛北窗。
屈指好花時,燕子鶯兒蝴蝶。爭向一枝飛繞,掠盈盈春靨。
殘年誰共素心梅,松針竹多葉。只有歲寒良伴,在江湄山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