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二十首 其三
達觀萬象付評量,今古人間一素王。曾孟有書明道學,漢唐無統爛詞章。澄淵靜絕風濤險,靈府虛含日月光。參透考亭宗旨后,達觀萬象付評量。
達觀萬象付評量,今古人間一素王。曾孟有書明道學,漢唐無統爛詞章。澄淵靜絕風濤險,靈府虛含日月光。參透考亭宗旨后,達觀萬象付評量。
秋意日寥廓,瞑色散微雨。
高風天外來,吹我孤松樹。
翻然落空翠,澹與云陰互。
查冥寒濤生,微聞滴香露。
幽人巖石間,抱此物外慕。
庶幾歲寒心,聊以保遲暮。
五月芰荷花,七月芰荷葉。
花葉不相依,云水不相接。
故人萬里余,迢迢鴻雁跡。
不感故人懷,怨此清秋節。
布谷飛飛勸早耕,
春鋤撲撲趁初晴。
千層石樹通行路,
一帶水田放水聲。
兩兩阿咸素志伸,摩挲喜作石麒麟。
藻芹一水游今日,棠棣雙開趁早春。
如此成名真拾艾,須知吾道在傳薪。
家風幸守青氈舊,努力清芬望后人。
夙昔驚我懷,離合遂無端。
結好在中涂,綢繆苦不安。
飆風吹落葉,夕陰凄以寒。
握手未及終,裴回歧路間。
駭獸啼我前,離怨無與殫。
焉得三青鳥,從之生羽翰。
雨洗晴烘兩行梅,朱朱白白盡情開。不須更到東亭得,讀罷君詩似看來。
春風一點暗驚梅,便有千花動地開。卻似德人方寸事,等間流向筆端來。
高標早與利名疏,獨向先門肯曳裾。
舉眼正無羈客伴,解顏頻喜故人書。
相期消息應端的,久別情懷待展舒。
聞說山城春色早,安車乘興莫徐徐。
吏隱宜春郡,溪山若畫圖。
纖鱗時自躍,幽鳥靜相呼。
曉浪噴寒雨,晴嵐鎖綠蕪。
漁樵本吾事,搔首重踟躕。
愧非磊落青云士,
快讀纏綿白雪歌。
遙想登樓吟眺處,
鄉心應較月明多。
薔薇開遍,半江村、歷盡春光百五。吹散重城榆莢影,又見安榴紅吐。
漂泊天涯,煙波零亂,望極西溪路。草堂此際,苔痕三徑何許。
最是谷雨晴初,叢篁解籜,葉暗梅花樹。簾下蠟燈書一卷,子夜螻蛄啼雨。
愁我犀帷,奩荒塵罥,閒卻青鸚鵡。歸期猶滯,梁問乳燕新語。
洞庭西望水漫漫,浪打船頭來往難。荷葉作衣蒲作帽,只遮風雨弗遮寒。
野老乘舟自打橈,閑看翡翠戲蘭苕。連山不斷南津口,曲水回通底定橋。
太湖一水跨三州,洞庭兩山在上頭。儂意如山常日靜,郎行似水去難留。
合伴送郎湖水邊,柳絲無力系郎船。黃蘗作籓籬更苦,淤泥種藕別生蓮。
震澤雨晴添水波,郎船將發唱吳歌。誰知三萬六千頃,不及儂愁一半多。
十里荷花云錦機,鴛鴦相對浴紅衣。不道采蓮歌漸近,一雙驚起背人飛。
燕子來時雁北飛,留郎不住別郎悲。小麥空頭難見面,春蠶作繭自纏絲。
風吹雨點打荷盤,點點成珠碎又圓。碎珠更有重圓日,雨落何曾再上天。
長須翁,久不見。
壁角深藏,心灰百煉。
將期休影息陰,豈謂明明弄險。
點出夜叉心,擘開菩薩面。
丑惡既乖張,佛手難遮掩。
贏得春山哭杜鵑,鮮血染花枝,聲聲怨。
翠蓋低時雨,紅妝爛晚霞。
亂香飄淡蕩,一色擁清華。
境勝當人意,林幽得自誇。
蕊珠天界是,何處問仙家。
臘盡山中不見梅,
閉門高枕夢瑤臺。
午窗晴日蜂喧紙,
忽有麻溪道士來。
天留勝境供狂生,滿眼湖山不記名。
七二峰從云外立,兩三船向浪中行。
具區浩渺包吳越,變態離奇弄雨晴。
最喜一黿浮未去,夜深時聽打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