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甘露寺中峰
六朝晴樹一江秋,盡入風煙頂?頭。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卻勝于樓。金焦兩點自東西,著我于中亦一奇。菰葉蘋花秋共晚,山寒未必白鷗知。
六朝晴樹一江秋,盡入風煙頂?頭。老手更擎江色出,小亭景卻勝于樓。金焦兩點自東西,著我于中亦一奇。菰葉蘋花秋共晚,山寒未必白鷗知。
刺桐花開紅簇簇,花里青樓春酒熟。
低枝系馬葉幡幡,翠袖壓杯花映肉。
欲行不行驄馬嘶,樸蔌飛花點客衣。
我曹意者非忘物,自是為仙無奈何。
海水玩來如股掌,人心難處甚風波。
巨鰲潛海中,何年此遷播。古洞恒陰森,屏息不敢唾。
傴僂穿脅出,延緣捫脊過。眼明一松橫,根穿石壁破。
風云看飛騰,江海幾掀簸。徑度蓮花溝,心膽寒無那。
懸崖如泛虛,股栗神已懦。每涉懼不測,佇足欲相賀。
降若探龍淵,陟如轉蟻磨。九地升九霄,始達獅子座。
蓮花入云開,蓮蕊日以大。迎送松依然,澗底龍猶臥。
至此筋力疲,藉草一少坐。歷歷憶生平,久慣經坎坷。
此間覺平夷,無須咎摧挫。
聞說何郎操行端,蕭然環堵若為安。鳥啼花發阻攜手,水遠山高空憑欄。別后想多黃絹作,春來尤厭惠文彈。兩章讀罷知高義,貴賤交情自古難。
汝南古郡寡參尋,兀兀長如鶴在陰。支枕星河橫醉后,入簾風絮報春深。青山未落詩人手,白發誰知國士心。多謝名郎傳綠綺,愧無佳句比南金。
茂松修竹晝陰陰,
澗水幽流一徑深。
未必山中無外事,
須知靜躁總因心。
鳳梨山下是儂家,
郎若閒時來吃茶。
采葉為絲成幾兩,
寄郎城內換綿花。
裊裊簫聲裊裊風,瀟湘水綠楚天空。向人指點山深處,家在蘭煙竹雨中。
我所思兮隔野煙,畫中情緒最凄然。懸知一葉扁舟上,涼月滿湖秋夢圓。
古道堅膠漆。記吾鄉、舊時遣老,曾圖三益。今日射陵傳四友,也倩虎頭妙筆。細寫出、蒼然顏色。驀向華筵披畫卷,只兩人、是我曾相識。菉園老,東皋客。
滋庵中表親情密。憶當年、兩家名父,交歡尤劇。轉眼荒墳馀宿草,那禁淚零沾臆。又惹得、王郎于邑。指示圖中稽叟像,痛此公、今亦重泉隔。都休聽,山陽笛。
溝塍新漲。樂歲今年廣。三五伴,攜車往。桔槔欣蘸水,天漢齊飛浪。平疇滿,插勻千頃如針線。
雨過增微爽。泥滑愁朝餉。看馌婦,依依狀。加餐隔歲米,薄酒前宵釀。臨欲去,低回怕過欹橋上。
天孫錦織渡瀛橋,瀛島天章亦錦標。筆本家傳妝五色,燭仍官限試三條。朱衣夜靜頭方點,赤鯉雷鳴尾已燒。報聽霓裳云外奏,仙風吹曲桂香飄。
講席談經課事脩,幾曾倜儻擅英流。獨能淬劍磨風雨,便覺凌霄射斗牛。豹變早經成七日,鵬摶休止奮三秋。來春走馬長安陌,佇看翩翩得意游。
匡人不識夫子,
往往發其笥中。
但有深衣古履,
元無寶玉大弓。
溫綸初下臘全消,百萬同看帝賜貂。鵝鸛陣成青海岸,鷺鹓行對紫宸朝。
華顛老盡兜鍪重,甲首歡騰塞馬驕。拜罷明恩還手額,不知何箸借籌遼。
遙向龍亭叩帝閽,威儀爭識漢官尊。有韓差可驚西膽,非準應慚壯北門。
天覆華夷渾布暖,春回頂踵盡知恩。年來將士無嘩久,為感絲綸竟日喧。
日上小窗東,禽鳴高樹中。
樂哉容膝地,著此曲肱翁。
香迮常遲散,兒來亦旋通。
所慚貪坐睡,鉛槧少新功。
德山臨濟,棒喝交馳。
云門顧鑒,總是愚癡。
唯有徑山無伎倆,握拳端坐眼如眉。
失驚墻外已飄黃,屈指秋來十日強。
暑寇負頑猶出沒,風師未壯且翱翔。
橘包捧腹微藏葉,桂蕾呈身只欠香。
掃盡暮天疑浴罷,半眉淡月畫新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