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鄭司馬留別中朝諸老韻
公去還于國有禆,清風滿路出郊遲。乾坤直道春秋在,臣子孤忠廟社知。一夕笑談真不偶,百年行止復何疑。二泉亭上山如畫,更與詩翁作后期。
公去還于國有禆,清風滿路出郊遲。乾坤直道春秋在,臣子孤忠廟社知。一夕笑談真不偶,百年行止復何疑。二泉亭上山如畫,更與詩翁作后期。
生當帶索守林廬
不合輕拋種樹書
賀燕得公真是樂
弊貂將我竟何如
殊鄉更覺鄰為貴
晚歲深期燭有馀
上下床閒相去幾
未知夢覺孰非歟
歷盡風霜貌不枯,
髑髏前下死工夫。
梼林句子千鈞重,
江上歸來記得無。
聞道金風長紫芝,乘秋來赴白云期。空山寂寂無消息,黃鶴天邊何所之。
蓬萊仙路鐵橋通,汗漫行歌亦御風。呼吸每憂干帝座,不知身在世人中。
葛仙祠后丹灶存,葛仙祠前黃葉繁。瑟瑟秋山何所見,白云明月對開尊。
西風幾度送瑯璈,響遏行云云漸高。怪底霓裳天闕近,不知原是羽人操。
賣酒田邊賣酒家,種秫不釀釀松花。看山客到便供飲,白云持贈不須賒。
上界峰頭臥赤霞,秋深明月冷蒹葭。天風吹落霓裳曲,散作湖邊桂樹花。
會仙橋上會群仙,黃麟白鹿守橋邊。怪他放我沖筵幾,叱去下耕芝草田。
曉起山堂雨過時,羽人有約復來期。出門笑問采樵者,昨夜松苓長幾枝。
杖策雖忙意自閒,半憑煙靄半登山。歸來不閉山中戶,留送鳴泉竟夜潺。
踏盡云霞上界開,天然奇石結樓臺。世人不信仙家近,看我瑤京馭鶴回。
重九節,
記得住蟠門。
紅桕晚風深巷笛,
黃花細雨矮窗燈。
小院對床人。
正朱華照海,帶碧瓦、參差樓閣。故臺更高,無風花自落。一夢非昨。過眼千紅盡,去來歌舞,怨粉輕衣薄。青山客路鴣啼惡。淚斷香綿,燈收雨箔。頹然舊游城郭。尚幢幢日蓋,殘霸天邈。
川盤嶺礴。算孤根易托。頓有離家恨,何處著。爭枝又鬧群雀。似依依念定,惹茸曾約。芳韶好、柳黃初啄。得知道、一樣天涯化絮,到頭漂泊。山中事、分付榴萼。笑燕子、尚戀西園夜,春歸未覺。
榮祿辭青闥,
歸來未白頭。
讀能破萬卷,
名欲博千秋。
問寢三竿日,
端居百尺樓。
時時龍氣滿,
風雨吼吳鉤。
勞生何日出塵鞿,同上西山攬翠微。
九曲亭前斜照落,萬松嶺外一僧歸。
江聲浩浩鶴東去,槲葉蕭蕭風亂飛。
名士英雄俱已矣,祇余禪榻靜相依。
少小親戎馬,征衣血濺紅。
心灰百戰后,身老萬山中。
詩思滿幽壑,靈光徹曉鐘。
十年禪榻畔,前事悟真空。
小院深深人靜,簾外幽香風定。蘭蕙正齊花,又天涯。
寂寞孤芳無主,相問還思舊雨。贈與一枝秋,帶離愁。
千里尋真一老翁
南樓樽酒喜相同
卻愁一笑還分袂
定與江流日夜東
屈指殘今日,禁愁又一年。
已知過少壯,不復惜嬋娟。
海色連銅柱,江春發木棉。
殊方累多口,迢遞限山川。
天下梅花主,扶桑文字祖。這個正法眼,云門答道普。
菅君本不假凡胎,直自靈山會上來。五百年間無識者,扶桑佛法一枝梅。
要試檀奴一片心,
忽然調笑忽深沉。
花中望見佯佯去,
月下聞聲緩緩尋。
徐斂歡容渾不采,
屢排冷語故相侵。
此身恰與風鳶似,
直被柔絲七縱擒。
平生事業始分毫,
楩梓終須百丈高。
正擬他時好梁棟,
忍看摧折在蓬蒿。
家同萍梗定何時,
空負柴桑掩柳絲。
未雨拙鳩憐有婦,
在陰鳴鶴已無兒。
道從得喪知深淺,
夢亦艱難出亂離。
已向有生明幻影,
求心時作牧牛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