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臺上憑闌干。猶怯春寒。
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寒閑。特地遮欄。
與天一樣自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就追還。
臺上憑闌干。猶怯春寒。
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寒閑。特地遮欄。
與天一樣自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就追還。
我站在高臺上憑欄遠望,仍感覺著初春的寒意。不知是誰偷走了那最高的山峰,我還以為是六丁神將把它移走了,不在這人間了。原來是清晨的寒霧閑來無事,特意將山峰遮擋。它與天空一樣彌漫無際。好在東風將寒霧全部收卷散盡,那山峰依舊出現在眼前。
憑闌干:靠著欄桿。
六丁:道教神名,傳說他們能行風雷,制鬼神,也能移山填海。
漫漫:彌漫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描繪的初春景象推測,可能是作者在一個初春的清晨,于高臺上觀景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初春清晨寒霧遮山又消散的自然景象。其特點是構思巧妙,以新奇的想象增添了趣味性。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細膩的觀察力和獨特的創作風格。
田雀非一種,小大相追隨。決起十步中,竊食播谷時。
墻頭連阡陌,瓜熟豆離離。竭力營宿飽,歲晏常苦饑。
東鄰多嘉樹,西鄰多枯枝。柔條鮮且綠,顧我終不移。
滄波萬頃即良田,
一舸東西臥碧天。
鬢發如銀長是醉,
不知生甲是何年。
塵外陰沉覺有霜,
天東初月照昏黃。
十年錯料成今日,
一醉拚教進急觴。
高樹亂鴉呼晚霽,
西山殘雪剩微光。
風幡自動心無著,
留待滄桑話短長。
足弱老態增,
顛仆人共駭。
無趾真吾師,
天刑烏可解。
歸山終未遂,
折桂復何時。
且共江人約,
松軒雪夜棋。
形勢金陵據上游,梓桑時抱杞人憂。
空聞積甲屯瓜步,未見降幡出石頭。
讖應阿童樓艓下,功成楊仆檻車收。
東南屢歲煩民力,杼柚應歸善后籌。
萬里歸心滯鳳城,
填胸五岳減崢嶸。
參軍到處作蠻語,
騷客任人呼老兵。
落落鹓行方得路,
依依鷗侶不寒盟。
十年存沒偏多感,
剪燭西窗淚共傾。
竹房僧幾換,
花徑客重尋。
劍拂天河近,
杯浮水殿深。
滄溟看鶴度,
風雨聽龍吟。
吾道煙波外,
臨流一照心。
秋氣到湖上,
夜寒水始波。
客中行樂少,
夢里故人多。
誰與聞雞舞,
聊為對酒歌。
長空一片月,
留照醉顏酡。
出郭西南境,嵚崎別辟奇。
籃輿呼仆舁,茶榼付童持。
正值秋晴日,欣逢氣爽時。
山形牛角抱,石磴犬牙危。
圣跡千年著,靈區十笏宜。
焚香先禮佛,披草共尋碑。
風定歸云懶,坑紆出水遲。
老榕蟠峭壁,修竹蔭通逵。
海霧浮沉幻,嵐光曉暮移。
泉清堪煮茗,地勝合題詩。
花底琴橫榻,欄前酒滿卮。
鳥聲聽上下,樹影落參差。
曲徑樵歌答,長林牧笛吹。
人乘斜照返,馬趁晚涼馳。
谷口三叉路,橋頭六尺籬。
翠籠僧寺柏,青飐酒家旗。
雉堞行行近,蒼煙戶戶炊。
襟懷無限好,更約后游期。
大江東。五湖東。地主今無皋伯通。誰人許賃舂。
聽來鴻。送歸鴻。夜雨霏霏舴艋中。寒山寺里鐘。
人隨社節去匆匆。此恨幾時窮。陽臺寂寞,巫山凄慘,云雨成空。
芭蕉密處窗兒下,冷落舊香中。黃昏靜也,蛩聲滿院,明月清風。
歲暮相逢雨雪多,春風曾奈別離何。解衣不為壚頭酒,白眼看人一醉歌。
按劍風塵祗自愁,嗟君也敝黑貂裘。懷中十五連城璧,不是相知未可投。
曉色天開去練身
悠悠獨步出東門
鄉村四野炊煙起
山地農家雞報晨
旭日初升人影亂
群山聳立大江橫
清新朝氣精神爽
遠近春鶯百囀鳴
老來無事掩柴扉
林下閑閑何所為
莫道茅庵無一物
窗前片片白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