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四首 其一 春服既成
時序遞來還遞往,
人事隨適亦隨緣。
重裘卸后衣單袷,
便是春服所宜然。
時序遞來還遞往,
人事隨適亦隨緣。
重裘卸后衣單袷,
便是春服所宜然。
時光交替往復,人事也順應自然、隨緣而行。脫下厚重的皮衣后換上單層的夾衣,這就是適合春天的穿著了。
時序:時間的先后順序,這里指季節更替。
隨適:順應舒適。
隨緣:順應機緣。
重裘:厚重的皮衣。
單袷(jiá):單層的夾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詩人在感受季節變化時,聯想到人事的變遷,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隨遇而安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順應自然、隨緣生活。其特點是語言質樸,以生活中季節更替、更換衣物的小事,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思考。
苦熱念西風,常恐來無時。
及茲遂凄凜,又作徂年悲。
蟋蟀鳴我床,黃葉投我帷。
窗前有棲??,夜嘯如狐貍。
露冷梧葉脫,孤眠無安枝。
熠燿亦有偶,高屋飛相追。
定知無幾見,迫此清霜期。
物化逝不留,我興為嗟咨。
便當勤秉燭,為樂戒暮遲。
吾今那復夢周公,
尚喜秋來過故宮。
翠鳳舊依山硉兀,
清泉長與世窮通。
至今游客傷離黍,
故國諸生詠雨蒙。
牛酒不來烏鳥散,
白楊無數暮號風。
并生天地宇,同閱古今宙。
視下則有高,無前孰為后。
達人千鈞弩,一弛難再彀。
下士沐猴冠,已系猶跳驟。
欲將駒過隙,坐待石穿溜。
君看漢唐主,宮殿悲麥秀。
而況彼區區,何異壹醉富。
鶢鶋非所養,俯仰眩金奏。
髑髏有余樂,不博南面后。
嗟我昔少年,守道貧非疚。
自從出求仕,役物恐見囿。
馬融既依梁,班固亦事竇。
效??豈不欲,頑質謝鐫鏤。
仄聞長者言,婞直非養壽。
唾面慎勿拭,出胯當俯就。
居然成懶廢,敢復齒豪右。
子如照海珠,網目疏見漏。
宏材乏近用,巧舞困短袖。
坐令傾國容,臨老見邂逅。
吾衰信久矣,書絕十年舊。
門前可羅雀,感子煩屢叩。
愿言歌緇衣,子粲還予授。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蒼蒼松柏老。舟中行客去紛紛,古今換易如秋草。
空山樓觀何崢嶸,真人王遠陰長生。飛符御氣朝百靈,悟道不復誦黃庭。
龍車虎駕來下迎,去如旋風摶紫清。真人厭世不回顧,世間生死如朝暮。
學仙度世豈無人,餐霞絕粒長苦辛。安得獨從逍遙君,泠然乘風駕浮云,超世無有我獨存。
涼飆呼不來,流汗方被體。
稀星乍明滅,暗水光彌彌。
香風過蓮芡,驚枕裂魴鯉。
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
火云勢方壯,未受月露洗。
身微欲安適,坐待東方啟。
阮生古狂達,遁世默無言。
猶余胸中氣,長嘯獨軒軒。
高情遺萬物,不與世俗論。
登臨偶自寫,激越蕩乾坤。
醒為嘯所發,飲為醉所昏。
誰能與之較,亂世足自存。
雙頰凝酥發抹漆,
眼光入簾珠的皪。
故將白練作仙衣,
不許紅膏污天質。
吳音嬌軟帶兒癡,
無限閑愁總未知。
自古佳人多命薄,
閉門春盡楊花落。
紫府樓閣高相倚,金碧戶牖紅暉起。其間燕息皆仙子,絕世妖姿妙難比。偶然思念起塵心,幾年謫向衡陽市。阿嬌飛下九天來,長在娼家偶然耳。
天姿才色擬絕倫,壓倒花衢眾羅綺。紺髪濃堆巫峽云,翠眸橫剪秋江水。素手纖長細細圓,春筍脫向青云里。紋履鮮花窄窄弓,鳳頭翅起紅裙底。有時笑倚小欄桿,桃花無言亂紅委。王孫逆目似勞魂,東鄰一見還羞死。
自此城中豪富兒,呼僮控馬相追隨。千金買得歌一曲,暮雨朝云鎮相續。皇都年少是柳君,體段風流萬事足。幼玉一見苦留心,殷勤厚遣行人祝。青羽飛來洞戶前,惟郎苦恨多拘束。偷身不使父母知,江亭暗共才郎宿。
猶恐恩情未甚堅,解開鬟髻對郎前。一縷云隨金剪斷,兩心濃更密如綿。自古美事多磨隔,無時兩意空懸懸。清宵長嘆明月下,花時灑淚東風前。怨入朱弦危更斷,淚如珠顆自相連。危樓獨倚無人會,新書寫恨托誰傳。
奈何幼玉家有母,知此端倪蓄嗔怒。千金買醉囑傭人,密約幽歡鎮相悮。將刃欲加連理枝,引弓欲彈鶼鶼羽。仙山只在海中心,風逆波緊無船渡。桃源去路隔煙霞,咫尺塵埃無覓處。
郎心玉意共殷勤,同指松筠情愈固。愿郎誓死莫改移,人事有時自相遇。他日得郎歸來時,攜手同上煙霞路。
游人腳底一聲雷,
滿座頑云撥不開。
天外黑風吹海立,
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滟金樽凸,
千杖敲鏗羯鼓催。
喚起謫仙泉灑面,
倒傾鮫室瀉瓊瑰。
臥聞禪老入南山,
浄掃清風五百間。
我與世疏宜獨往,
君緣詩好不容攀。
自知樂事年年減,
難得高人日日閑。
欲問云公覓心地,
要知何處是無還。
詩翁憔悴老一官,厭見苜蓿堆青盤。歸來羞澀對妻子,自比鲇魚緣竹竿。
今君滯留生二毛,飽聽衙鼓眠黃?。更將嘲笑調朋友,人道獼猴騎土牛。
愿君恰似高常侍,暫為小邑仍刺史。不愿君為孟浩然,卻遭明主放還山。
宦游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云,蝗自識人人不識。
何處覓新秋,蕭然北臺上。
秋來未云幾,風日已清亮。
云間聳孤翠,林表浮遠漲。
新棗漸堪剝,晚瓜猶可餉。
西風送落日,萬竅含凄愴。
念當急行樂,白發不汝放。
太常齋未解,
不肯對纖秾。
只遣三千履,
來游十二峰。
林空答清唱,
潭浄寫衰容。
歸去瑤臺路,
還應月下逢。
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
異哉梁子清而修,不遠千里從我游。了然正色懸雙眸,世之所馳子獨不。一經通明傳節侯,小楷精絕規摹歐。我衰廢學懶且媮,畏見問事賈長頭。
別來紅葉黃花秋,夜夢見之起坐愁。遺我駁石盆與甌,黑質白章聲琳球。謂言山石生澗溝,追琢尚可王公羞。
感子佳意能無酬,反將木瓜報珍投。學如富賈在博收,仰取俯拾無遺籌。道大如天不可求,修其可見致其幽。愿子篤實慎勿浮,發憤忘食樂忘憂。
投紱歸來萬事輕,消磨未盡只風情。
舊因莼菜求長假,新為楊枝作短行。
不禱自安緣壽骨,深藏難沒是詩名。
淺斟杯酒紅生頰,細琢歌詞穩稱聲。
蝸殼卜居心自放,蠅頭寫字眼能明。
盛衰閱過君應笑,寵辱年來我亦平。
跪履數從圯下老,逸書閑問濟南生。
東風屈指無多日,只恐先春??鴂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