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雜詩二十首 其二
西風吹破寺,泥佛坐何年。
一雁起庭際,數聲空唳天。
遠書誰可寄,飽食我方眠。
禪律渾忘卻,安能效磨磚。
西風吹破寺,泥佛坐何年。
一雁起庭際,數聲空唳天。
遠書誰可寄,飽食我方眠。
禪律渾忘卻,安能效磨磚。
西風吹打著破敗的寺廟,那泥佛不知已坐了多少年。一只大雁從庭院中飛起,幾聲鳴叫空空地響徹天際。遠方的書信能寄給誰呢,我吃飽了正打算睡覺。禪的戒律都已全然忘卻,怎么能效仿磨磚成鏡的做法呢。
破寺:破敗的寺廟。
坐何年:指泥佛存在了多少年。
唳天:指鶴、雁等高亢地鳴叫。
遠書:遠方的書信。
禪律:佛教的戒律。
磨磚:典出禪宗故事,馬祖道一在南岳衡山習定時,懷讓禪師以磨磚不能成鏡比喻坐禪不能成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沈陽游覽破敗寺廟時有感而發。當時或許社會動蕩,詩人內心孤寂,對生活和修行都有所迷茫。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內心的孤獨與迷茫。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寺廟的破敗之景襯托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小髻糝糝綰夏云。
輕眉淡淡拂秋煙。
杏黃衫子藕絲裙。
誰作伴,自成群。
籠罩東風滿袖曛。
春風無檢束。放倡條冶葉,恣情丹綠。□鶯喧燕宿。似東鄰北里,都無貞淑。高情恨蹙。嘆何時、重見桂菊。又誰知、天上黃姑,掃盡晚春馀俗。
幽獨。鉛華不御,翡翠帷深,郁金裙蔌。長眉瞭目。嫣然態,倚修竹。縱青門瓜美,江陵橘老,怎比無窮剩馥。最難禁、扇底橫枝,惱人睡足。
三年云水傷離別,幾負詩筒走傳郵。桑梓春風懷穗石,甘棠今日頌嚴州。低昂世事棋翻局,搖蕩鄉心浪打舟。撫掌嘆談兼對酒,一宵風雨為君留。
一別故人經幾秋,恨無黃犬作書郵。不知今夕是何夕,卻在嚴州說廣州。宿草雨荒嚴子宅,布帆風送富春舟。金華半刺清如玉,安得高談竟日留。
嚴霜初隕陡回春,
留得沖鋒冒鏑身。
綸綍乍傳渾似夢,
親朋相慶更為人。
敢愁弓劍趨戎幕,
已免鋃鐺禮獄神。
早晚扶歸君莫慟,
媻姍勃窣亦前因。
清夜水沉添一炷。人影窗紗,咫尺迷煙霧。眼底心頭拋不去。夢回又是瀟瀟雨。
瘦減腰圍知幾許。度盡佳期,可有重逢處。惆悵碧桃花下語。尋思更比蓮心苦。
大將桓桓誓水軍,
炎荒千里凈妖氛。
洗兵海角亭邊月,
捲甲銅船湖上云。
喚作如如已變名,
廓然無圣豈容情。
其間妙葉皆同類,
不有玄暉辨濁清。
百六消氛霧,東南立際蟠。統傳三圣后,枕奠百年安。不識游畋樂,深知稼穡難。何人青史上,敢作漢唐看。
混一開群策,憂勤損萬年。衣冠藏禹穴,歷數襲堯天。密定詒謀議,難留厭世仙。烏號攀莫及,有淚徹淵泉。
峰變態,樹倒影,濕翠滿山人度嶺。
斷雨飄絲積靄收,磨出光天照明靚。
遠眺羅浮接云上,支天一面與天并。
神山秀出弱水中,水復山重路猶梗。
路梗石作梯,大山中辟流。
青泥天風一吹丸,不得結成圭角當前溪。
潴而為潭潭復瀉,水信無分于東西。
隨我下山如送客,相將形影何凄凄。
言尋漆珠室,綠衣行酒天雞啼。
洞天藥市引紅翠,池邊沐浴分刀圭。
或再來,無相暌。
今夜僧廬雨
疇憐萬里人
關山渺難越
燈火儼相親
凄入征裳夕
飄愁夢瓦春
杏花將信息
應為洗荒塵
風動青蘆三兩枝
寒塘秋鷺影淪漪
江鄉此景尋常有
高柳黃塵特見奇
口體累人終不免,
菜根能嚼樂無窮。
吾儒食慣知真味,
誰信猶便幾富翁。
峨峨烏目山,曾臨貴侯宅。重房昔珠翠,峻宇煥金碧。
泉激晨霞明,松搖暮云白。宜爾山中人,日輪自朝夕。
應是三生杜牧,深紅淺綠,再接花枝。正好珠珰佩解,金雀鬟垂。定情詩、早憐碧玉,小名錄、恰比紅兒。盡綢繆,描殘翠管,寫盡烏絲。
相宜。綠衣方小,青衫未老,絳縷初飛。顧曲郎君,記歌娘子按新詞。學秦箏、爭傳妾解,偷吳語、未許歡知。畫中人,五湖一葉,載到西施。
時雨且既足,
命駕東郊行。
豈不嗜游覽,
所重在民生。
涼影走虹練,
深竹鳴催耕。
秧馬踏畦碧,
麥浪揚疇平。
村煙間籬落,
耆老歡相迎。
烽消省煩役,
賦薄無苛征。
復此兆有年,
談笑嘗君羹。
殘陽搖旆色,
雞犬含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