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寧宗皇帝詞二首
百六消氛霧,東南立際蟠。統傳三圣后,枕奠百年安。不識游畋樂,深知稼穡難。何人青史上,敢作漢唐看。
混一開群策,憂勤損萬年。衣冠藏禹穴,歷數襲堯天。密定詒謀議,難留厭世仙。烏號攀莫及,有淚徹淵泉。
百六消氛霧,東南立際蟠。統傳三圣后,枕奠百年安。不識游畋樂,深知稼穡難。何人青史上,敢作漢唐看。
混一開群策,憂勤損萬年。衣冠藏禹穴,歷數襲堯天。密定詒謀議,難留厭世仙。烏號攀莫及,有淚徹淵泉。
第一首:百六災厄的迷霧已經消散,東南疆域根基穩固。繼承前三圣的帝統之后,國家百年安定。您不貪戀游獵的樂趣,深深了解農事的艱難。青史之上,有誰能將您與漢唐帝王相提并論?第二首:統一采納群策治理國家,因憂勞國事損害了壽命。帝王衣冠藏于禹穴般的陵墓,天命延續如堯舜之世。臨終密定治國大計,卻難留您這厭世的仙人。想攀附烏號弓挽留卻不能,淚水直落深淵。
百六:古代指災厄周期,《漢書》載“百六之厄”,此處指寧宗時期消除的動蕩。
際蟠(pán):邊際盤固,形容疆域根基穩固。
三圣:指寧宗之前的三位皇帝(高宗、孝宗、光宗)。
游畋(tián):游獵,帝王的娛樂活動。
稼穡(sè):農事,播種為稼,收獲為穡。
禹穴:傳說大禹葬于會稽山,此處代指帝王陵墓。
烏號: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下攀龍髯而不得,烏號為弓名,后代指帝王去世。
此詩為南宋詩人哀悼宋寧宗趙擴(1194-1224在位)而作。寧宗在位期間,雖朝政先后為韓侂胄、史彌遠把持,但其注重穩定,輕娛樂、重農事,在位三十年(實際執政約三十年)使南宋維持了相對安定。詩當作于寧宗去世后,通過挽詞總結其功績,表達追思。
全詩緊扣“挽”字,前半首贊寧宗消災穩國、勤政重農的功績,后半首嘆其因憂勤早逝及離世之哀。既肯定其“百年安”的治世貢獻,又以“漢唐”作比凸顯其歷史地位,是南宋挽帝詩中兼具史實與情感的代表作。
刺火藝蘭能九畹,白衣訪菊亦東籬。君詩喚起西湖老,好處何慚幼婦碑。
琴床石磴漫留題,小疊峰巒不厭低。更向蘇翁亭上望,綠陰穿過一條堤。
卵石周圍砌作壇,更須面面作欄桿。瓜期未用相催迫,準擬來年看牡丹。
金契為州復侍親,卻從湖際訪仙村。花垂晚席傾家釀,柳拂春車過里門。關內已誇新組去,浦中仍見舊珠存。名園日涉庭無訟,絲管時時薦壽樽。
臨崖看滸眼,滸即是你眼。眼里有真心,真心非滸眼。
夜校百行書,早卜百錢卦。盡道懸壺市里人,莫是神仙也。且枕石頭眠,休憶梅庵話。紅豆穿絲作念珠,提起還拋下。
初聞勝景如天上,此日經行已再來。水入松篁鳴處急,山圍村塢到時開。荒溪難覓當時洞,廢觀空馀舊日臺。謾說人間有仙跡,不知天地也塵埃。兩日桃源道路中,無邊清興每相供。云山過后層層見,澗水行來處處同。蘿徑煙光籠軟翠,松巖云彩絢新紅。何當一覽蠻中小,更上淮南萬仞峰。桃源景物信幽奇,幾度游觀愜所思。丹碧峰巒云里見,青蒼林木鏡中窺。漁舟一去仙源合,石洞重來碧蘚滋。惟有武陵溪上樹,年年花發使人疑。
元日何多雨,才春已薦雷。史嚴宣父筆,詩冷杜陵杯。一飽思坡麥,閒吟嗅野梅。晴光與淑氣,應不待人催。
輕比韓彭作李陽,高僧久已笑君狂。中原果有劉文叔,肯說鈴聲替戾岡。
萬柳堤邊住,挑云過艾東。未應為計左,輕去犯詩窮。雙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紅。
垂鞭南牧窮天盡,灑涕東瞻蹈海乾。胡服不甘探雀鷇,連環捶碎悼龍鸞。延陵奉使衣披纻,萇叔違天碧化丹。雙鯉石華鐫上國,漢城冤雪夏猶寒。
圣壽岡陵固,蠻荒歲序新。熊轓隨使節,虎拜慶王春。禮樂周天洽,陽和播物均。愿明四門目,照爾萬方人。
社雨幾番過,望橫塘、十里輕煙迷曉。漲綠半篙馀,紅橋路、凈洗芳塵如掃。短長亭柳,亂絲低罩鴛鴦小。一片晴空渾似鏡,難認水萍堤草。泥融沙暖遙村,泛青溪百折,牽情未了。鶯語翠陰深,漁郎外、誰解扁舟尋到。香波渺渺,去年人去桃門悄。魚浪不來花自落,空溯春愁多少。好景在滄浪,照亂山、冷楓翠渚紅染。前度浣衣人,西風里、安排碧砧初遍。載詩載酒,畫船重到風瀾淺。藕塘萬葉憔悴盡,換了蘆花一片。臨流曲榭依然,早不見雙雙,掠波紫燕。遠浦夕陽含,秋奩影、但有煙鴻蒼點。泠泠繞郭,幾曾解洗江南怨。莫愁湖畔停蘭拽,夢入鱸魚鄉遠。
大海一浮漚,世界一微塵。何異六合間,置此七尺身。百年若一夢,戀戀此六親。正如逆旅中,殷勤會四鄰。離合難為常,匪夕唯伊晨。愚者勿復道,嗟彼英雄人。建節清三邊,揚旗定五嶺。百代夸功勛,朝夕戀光景。萬再爭春晴,誰免秋露冷。榮枯各有時,晝短苦夜永。達人當芬華,無異鏡中影。饑虎不令怒,狂象不令騁。擾擾黃埃中,殷然虛室靜。天道誠遼遠,智者胡可量。五行主災異,至今數京房。明知水泉涌,道人禍未央。淹速有常限,如寒暑陰陽。安用術數為,先事迫中腸。熙熙二百年,朝野當豐豫。鳳鸞方頡頏,群雀亦爭翥。黃鶴生林中,躊躇獨不去。豈敢思乘軒,兼懷矰繳慮。芃芃禾黍秋,雞騖俱晏如。六翮將安施,長依蓬蒿住。風飆起無時,未審安巢處。莫作九皋鳴,有生實多懼。稼穡須乘時,今已日月迫。漬體泥涂中,束手眺阡陌。所望二麥黃,敢希粳糧白。鼠入牛角中,漸覺生計窄。回頭視室家,惘惘如過客。勿為造次謀,猶當守田宅。人生百年內,憂樂千萬端。念念不相襲,長與歲月遷。暮年壯心歇,欲入名山巔。緝草為冬裘,拾穗充朝餐。未盡生滅相,且斷恩愛緣。俗儒難與語,三復西來篇。東南神仙宅,靈異唯會稽。神禹治水畢,玉書藏中崖。何當有朱雀,銜以置我懷。百神各就役,九州再縫彌。雖苦淫潦事,父子不相離。支祁欲躑躅,俯首重受羈。三農各飽飯,兩稅亦不虧。
一瓣香陳無己,萬首詩陸放翁。借問老夫年紀,五屈指姜太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