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齋鶴飛來作三詩還之
倒頰翹然望四遐,芝田懸圃不應賒。仙仙飛傍茅茨下,誤認西湖處士家。
不知蝸舍安卑陋,何似侯家效羽儀。千字罷賡明遠賦,一詩聊送佐卿歸。
君家矯矯乘軒骨,聞道今成趙璧回。卻擬黃堂掣鈴問,夜光論斗幾時來。
倒頰翹然望四遐,芝田懸圃不應賒。仙仙飛傍茅茨下,誤認西湖處士家。
不知蝸舍安卑陋,何似侯家效羽儀。千字罷賡明遠賦,一詩聊送佐卿歸。
君家矯矯乘軒骨,聞道今成趙璧回。卻擬黃堂掣鈴問,夜光論斗幾時來。
鶴昂首翹頸,目光望向四方;傳說中的芝田懸圃,應該并不遙遠。它輕盈地飛到茅屋旁,錯把這里當成了林逋的西湖隱居處。它不知我這蝸殼般的陋室安于簡陋,哪像侯門以鶴為儀仗彰顯威儀?我停筆不再續寫鮑照的《舞鶴賦》,作首小詩送這‘佐卿鶴’歸去。你家的鶴本有乘軒的矯健身骨,聽說如今如和氏璧般歸來。我正想在太守堂前搖鈴相問,這如夜光珠的仙鶴何時能成批來此?
倒頰:鶴昂首時頸部后傾的姿態。
芝田懸圃:傳說中仙人居所,芝田指種靈芝之地,懸圃為昆侖山巔仙境。
西湖處士:指北宋隱士林逋,隱居西湖孤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
蝸舍:比喻狹小簡陋的居所,如蝸牛殼般。
侯家效羽儀:典出《左傳》,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此處指貴族以鶴為儀仗。
佐卿歸:典出《太平廣記》,蜀道士徐佐卿化鶴,箭上留字后歸,此處借指鶴的靈性。
趙璧:和氏璧,喻指鶴的珍貴。
黃堂:太守衙門正堂,代指官府。
夜光:夜光珠,喻鶴的珍貴或光彩。
詩作于詩人任職郡齋(州郡官署)期間,因有鶴飛來,故作三詩送還鶴的主人。反映了宋代官員間以鶴為雅物的交往,及詩人對自然靈性與世俗雅趣的思考。
全詩以鶴為線索,融合典故與現實,既寫鶴的仙逸姿態,又暗喻雅俗、貴賤之辨,語言典雅,用典精妙,是借物抒情的佳作。
渺渺漳河水,歷歷水中樹。春風錦纜長,遲日輕帆度。君才似水清,愛向河邊住。垂竿幾歲年,濯纓自朝暮。
忽動云霄興,笑指西秦路。遙知華山上,焦枯飫風露。君標松檜孤,我愛山林獨。同心利斷金,相看潤如玉。
永夜短檠燈,偶坐話心曲。問君何所往,西秦佐州牧。秦路遠迢迢,秦關高矗矗。書囊從此別,力盡相思目。
駿馬風翩翩,青袍日杲杲。今日沙溪濱,明日長安道。念當遠暌離,一樽共潦倒。
君懷冰玉才,壯志凌蒼昊。今皇堯舜仁,八荒育襁褓。君宜識此意,作事戒草草。寧陋勿傷妍,寧拙勿傷巧。立勛貴及時,騰聲苦不早。佇看徵書下,山林慰衰老。
策杖尋幽處,沿回松徑開。
秋深千樹醉,云破一峰來。
白日行深院,青蓮護講臺。
悠然何所得,身世委浮埃。
殊堪訝。自將阿騖無端嫁。
無端嫁。留他不得,掉他不下。
眤人秋水臨行瀉。舊時團扇應難舍。
應難舍。看他明日,耐他今夜。
樹頭金果鐵團欒,
千圣猶難著眼看。
莫謂臨機曾掇退,
當陽托出已和盤。
效忠傷頂,銜悲補發,此地爭傳遺跡。
春來野草不勝愁,猶自帶、古人殘碧。
晴虹朝亙,寒潮夜上,愁絕重來行客。
八騶何日在車前,笑王郎、捶殘油壁。
行藏自決于心,不消謀及門前客。平生慕用,著書玄晏,掛冠貞白。帝獎孤高,別加九錫,一筇雙屐。更賜之車服,胙之茅土,依稀在、槐安國。
頻領竹宮清職。仰飛仙、猶龍無跡。與誰同去,挑包徐甲,負轅班特。蹉過明師,且尋狎友,杜康儀狄。笑謝公曠達,暮年垂淚,聽桓郎笛。
趺坐伽陀石,清筠自古今。
虛中成凈業,勁節印禪心。
綠染菩提果,聲含檐卜林。
半規新月上,妙義正堪尋。
禁林自笑老無才,
覓得杭州刺史來。
飲散憑欄卻怊悵,
不堪憶著故園梅。
終日常辭客,經秋半在床。
愛窮留作伴,諳病與相忘。
灶婢工烹粥,園丁習寫方。
今朝有奇事,久雨得窗光。
一場瓜戰夜初停,幻出團團滿月形。
圣火養成千歲綠,仙丹煉就十分青。
擎來何減琉璃椀,望去偏疑翡翠屏。
不是金刀能割膜,癡皮那得化空靈。
論詩隘非隘,立身伉最強。
心筆晚相適,自近白與楊。
小兒勿輕疑,試覗囊中方。
無隱即三昧,發微攻膏肓。
熟觀歸自求,何體非同光。
世人好分別,文字推吾鄉。
焉知萬夫杰,八九皆彫亡。
平生學句法,淺短子貢墻。
泯泯閉門老,誰解裁予狂。
仙參差。佩參差。數罷鸞期又鳳期。彩云西北飛。
簫一枝。笛一枝。吹得春空月墮時。有中人未歸。
住西樓。話西樓。好夢如云不自由。喚人餳倦眸。
憶從頭。訴從頭。銀漢茫茫入夜流。人間無盡愁。
振羽曾參上國鴻,偶飛不到廣寒宮。詩書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豐。一命未酬耽學志,半途何負攝生功。新阡郁郁今埋骨,想見哀吟萬國風。
姻好通來十八春,酒杯詩卷最相親。休心失約尋真侶,轉首誰知作古人。庵畔松篁長泣雨,室中書史暗凝塵。我嘗一訪經行處,白日蕭條倍愴神。
銀漢昨橫秋,不雨威余夏。槐花舉子忙,秋風各整駕。
我輩蕭散人,孛轆熱猶伯。南皮文酒會,逭暑若望赦。
盈斛釀葡萄,堆盤果薯蔗。籬落絡緯鳴,秋娘及時嫁。
簪裾并山玉,槃敦聯顏謝。主人好客殷,地偏游興藉。
圖畫壁縱橫,名手連城價。疏梧修竹間,怪石山可借。
水隔東西溪,居鄰南北舍。陳子篆隸古,筆不競婭姹。
君才更橫逸,明珠光照夜。胡不去省闈,宜乎老叟訝。
湖邊車馬日提壺,
有眼何曾識野蔬。
肯為饑羸忘肉味,
孰云醫國世間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