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比部士振使關外因歸錢唐覲省
江淹詞賦綵毫新,
七葉衣冠況世臣。
瑞節千山金馬使,
竹書三署白云人。
過家因得停車騎,
上壽應知望紫宸。
京洛風流偏待汝,
何能不憶五湖春。
江淹詞賦綵毫新,
七葉衣冠況世臣。
瑞節千山金馬使,
竹書三署白云人。
過家因得停車騎,
上壽應知望紫宸。
京洛風流偏待汝,
何能不憶五湖春。
您的詞賦如同江淹般文采新穎,七代高官的世家更顯您是世臣之后。持瑞節遍歷千山的朝廷使臣,掌管竹書的三署中有您這樣高潔之士。因歸鄉得以暫停車騎,為父母祝壽時定當遙念帝王。京城的風流才俊偏待您,怎能不憶起五湖的春光。
江淹:南朝梁文學家,以詩賦著稱,此處借指江士振才華。
七葉衣冠:七代高官,衣冠代指士大夫階層。
瑞節:古代使臣所持符節,象征祥瑞。
金馬使:指朝廷使臣,金馬門為漢代宮門名,代指朝廷。
竹書:古代竹簡文書,此處指官員處理的文件。
三署:漢代郎官衙署,后泛指官署。
白云人:指高潔隱士,此處贊江士振品行高潔。
紫宸:帝王宮殿,代指皇帝。
京洛:洛陽為古都城,代指京城。
五湖:指太湖,代指錢唐(今杭州)湖景。
此詩為作者送別友人江士振(任比部官職)出使關外,后歸錢唐(今杭州)省親時所作。詩中既體現對友人仕途成就的贊賞,也包含對其歸鄉盡孝的溫情,反映了明代士大夫間重才德、重親情的交往風尚。
全詩以'送使''歸省'為線索,前半贊其才德與使命,后半寫歸鄉之喜,末句以'五湖春'收束,既呼應歸鄉主題,又暗含對其未來的期許。語言典雅,情感真摯,是明代送別詩中兼具內容與文采的佳作。
讀書豈免死,讀書豈免貧。
何以好識字,識字勝他人。
丈夫不識字,無處可安身。
黃連揾蒜醬,忘計是苦辛。
莊子說送終,天地為棺槨。
吾歸此有時,唯須一番箔。
死將??青蠅,吊不勞白鶴。
餓著首陽山,生廉死亦樂。
可笑五陰窟,四虵共同居。
黑暗無明燭,三毒遞相驅。
伴黨六個賊,劫掠法財珠。
斬卻魔軍輩,安泰湛如蘇。
可重是寒山,白云常自閑。
猨啼暢道內,虎嘯出人間。
獨步石可履,孤吟藤好攀。
松風清颯颯,鳥語聲????。
昔年曾到大海游,為采摩尼誓懇求。
直到龍宮深密處,金關鎖斷主神愁。
龍王守護安耳里,劒客星揮無處搜。
賈客卻歸門內去,明珠元在我心頭。
慣居幽隱處,乍向國清中。
時訪豐干道,仍來看拾公。
獨回上寒巖,無人話合同。
尋究無源水,源窮水不窮。
是我有錢日,恒為汝貸將。
汝今既飽暖,見我不分張。
須憶汝欲得,似我今承望。
有無更代事,勸汝熟思量。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搆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貧驢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若分貧不平,中半富與困。
始取驢飽足,卻令狗饑頓。
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悶。
個是誰家子,為人大被憎。
癡心常憤憤,肉眼醉瞢瞢。
見佛不禮佛,逢僧不施僧。
唯知打大臠,除此百無能。
城北仲家翁,渠家多酒肉。
仲翁婦死時,吊客滿堂屋。
仲翁自身亡,能無一人哭。
吃他桮臠者,何太冷心腹。
不須攻人惡,何用伐己善。
行之則可行,卷之則可卷。
祿厚憂積大,言深慮交淺。
聞茲若念茲,小子當自見。
我見瞞人漢,如籃盛水走。一氣將歸家,籃里何曾有。
我見被人瞞,一似園中韭。日日被刀傷,天生還自有。
從生不往來,至死無仁義。
言既有枝葉,心懷便險诐。
若其開小道,緣此生大偽。
詐說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世有多事人,廣學諸知見。
不識本真性,與道轉懸遠。
若能明實相,豈用陳虛愿。
一念了自心,開佛之知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