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其四
悠悠芳澤蘭,猗猗修竹林。
湛湛青天月,泠泠綠綺琴。
皎皎紅妝女,寂寂無知音。
良人遠從役,惜別淚沾襟。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錦衾。
歡樂苦夜促,離別怨宵沈。
飛鳥翔樹間,索群動孤吟。
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
悠悠芳澤蘭,猗猗修竹林。
湛湛青天月,泠泠綠綺琴。
皎皎紅妝女,寂寂無知音。
良人遠從役,惜別淚沾襟。
寂寞余空床,徘徊弄錦衾。
歡樂苦夜促,離別怨宵沈。
飛鳥翔樹間,索群動孤吟。
愿托一片影,明此千里心。
那蘭花散發著悠遠的芬芳,修長的竹子隨風搖曳。天空中明月皎潔,綠綺琴彈奏出清脆的聲音。那位妝容艷麗的女子,孤獨寂寞沒有知音。她的丈夫遠出服役,惜別時淚水沾濕了衣襟。她獨守空床,寂寞難耐,拿著錦被來回踱步。歡聚時苦于夜晚太短,離別后埋怨夜晚漫長。飛鳥在樹林間飛翔,因尋找同伴而孤獨哀鳴。她希望能托月光的影子,向千里之外的丈夫表明心意。
悠悠:形容蘭花香氣悠遠。芳澤蘭:芳香潤澤的蘭花。
猗猗(yī):美盛的樣子。修竹:修長的竹子。
湛湛:形容天空清澈,月亮明亮。
泠泠(líng):形容聲音清脆。綠綺琴:古代名琴。
皎皎:形容女子容貌艷麗。
良人:古代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從役:服役。
錦衾:錦被。
促:短。
沈:長。
此詩可能創作于古代社會動蕩、兵役頻繁的時期。當時許多男子被征調服役,與家人分離。詩人或許是看到了女子獨守空閨的情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反映了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女子對遠役丈夫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多種意象營造意境,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和人們的情感狀態,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鳴鳳去不返,
湘江春自流。
鷓鴣煙雨暮,
翠袖不勝愁。
瓊稷金盤六齒紅。玉人美酒賽新豐。憑陵大叫小樓中。
臨岸梅花驚照水,隔江桃葉唱回風。明朝重醉宋家東。
質艷鐫瓊,肌香暈雪,阿誰風度嬋媛。寫翠傳紅,妝成特地芳妍。蘭房花氣縈心篆,恁多情相對忘言。展屏風,十樣眉圖,消領吟箋。
情天缺憾憑誰補,幾娉婷顧影,怕見春殘。分付青銅,盈盈長駐苕顏。搓酥滴粉元多事,更何因刻畫秾纖。費消凝,寶飾珠裝,月地人天。
能屈能伸事有常,
順乎時勢即規章。
掙開心上無形鎖,
飛越雷池入大洋。
短褐蕭蕭頂幅巾,擁書才罷即嚬呻。耕樵可似居山者,飲饌長如病酒人。閉戶不無慵答客,焚香除是靜朝貞。前賢風概聊希擬,一刺偏多井大春。
散帙揮毫總不忺,病懷愁緒坐相兼。苔痕作意生秋壁,樹影無端上古簾。一壑等閑甘汩汩,五門平昔避炎炎。惟應數刻清涼夢,時曲顏肱興未厭。
湖上山林畫不如,霜天時候屬園廬。梯斜晚樹收紅柿,筒直寒流得白魚。石上琴尊苔野凈,籬陰雞犬竹叢疏。一關兼是和云掩,敢道門無卿相車。
掉臂何妨入隱淪,高賢應總貴全真。次山有以稱聱叟,魯望兼之傳散人。拂水遠天孤榜晚,夾村微雨一犁春。不知圖畫誰名手,狀取江湖太古民。
解衣推食尋常事,
各有千秋志愿賒。
莫道滬江輕薄地,
市中還有魯朱家。
衲僧日日是好日,
要行便行無固必。
虛空天子夜行船,
摩訶般若波羅蜜。
昂昂志氣欲凌云,年少人中幾似君。
正養池魚資鯉隊,爭看野鶴在雞群。
清門紹述詩書業,彩筆縱橫繡錦文。
椿府又沾新雨露,桂花早早繼清芬。
時序遞來還遞往,
人事隨適亦隨緣。
重裘卸后衣單袷,
便是春服所宜然。
黃花隨處隱天流,
萬壑清風一夜秋。
可是謫仙緣未滿,
不妨還作此山囚。
九畹曾無舊日春,
都隨蕭艾混泥塵。
秋風冷淡山籬下,
惟有黃花是故人。
三城兩水隔風煙,一道長虹氣萬千。
自古名邦此吾土,幾年幽抱蕩晴川。
身凌綠樹紅房遠,詩羨白云黃鶴仙。
滾滾浪沙淘不盡,今朝人物又明天。
老鴉關,仰樹間。
靈卜西去何當還。
江外水不凍,今年寒復遲。
眾芳且未歇,近臘仍裌衣。
載酒適我情,興來趣漸微。
方舟大川上,環酌對落暉。
兩片青石棱,波際無因依。
三山安可到,欲到風引歸。
滄溟壯觀多,心目豁暫時。
況得窮日夕,乘槎何所之。
一為彈冠仕,遂廢東皋田。
不至二千石,行登四十年。
羈游無定許,鬢發欲蒼然。
萬里南江路,春風棹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