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記》四十首 其三 陳勝王
裂帛書,置魚腹,篝火狐鳴滿空谷。
朅來盡道陳勝王,燕雀原難識鴻鵠。
陳勝王,何不仁,肆強暴,殺故人,諸將從此無與親。
由來左道不足恃,帝王應運自有真。
伙涉已死漢高起,九州島齊奉赤龍子。
吁嗟乎!輟耕壟上空欷歔,六月便息夫何如?
壯士不死舉大事,隆準借爾為先驅,乃知陳勝真傭奴。
裂帛書,置魚腹,篝火狐鳴滿空谷。
朅來盡道陳勝王,燕雀原難識鴻鵠。
陳勝王,何不仁,肆強暴,殺故人,諸將從此無與親。
由來左道不足恃,帝王應運自有真。
伙涉已死漢高起,九州島齊奉赤龍子。
吁嗟乎!輟耕壟上空欷歔,六月便息夫何如?
壯士不死舉大事,隆準借爾為先驅,乃知陳勝真傭奴。
撕裂帛布書寫丹書,藏在魚腹之中;夜間篝火旁模仿狐貍鳴叫,聲音響徹空谷。一時間眾人都說陳勝要稱王,燕雀本就難以理解鴻鵠的志向。陳勝稱王之后,為何如此不仁?肆意施暴強橫,殺害舊日故人,眾將領從此不再親近他。從來旁門左道不可依仗,帝王順應天命自有真主。陳勝死后劉邦崛起,九州大地齊尊這位赤龍之子??蓢@??!曾在田壟上停止耕作嘆息的人,起義僅六月便失敗,這算什么呢?壯士若不死就要干大事,劉邦借你作為先驅,這才知道陳勝不過是受雇的奴仆。
裂帛書:指陳勝吳廣起義前,用丹砂在帛上寫“陳勝王”,塞入魚腹,制造輿論。
篝火狐鳴:夜間在籠中點火(篝火),模仿狐貍鳴叫“大楚興,陳勝王”,以此造勢。
燕雀原難識鴻鵠:化用《史記·陳涉世家》中“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指平庸者不懂英雄志向。
左道:非正統的旁門手段,此處指陳勝用迷信造勢的方法。
赤龍子:指劉邦,傳說其母夢龍交而生,故被視為赤帝之子。
隆準:指劉邦高鼻梁的特征,代指劉邦。
傭奴:受雇傭的奴仆,此處指陳勝出身低微。
此詩為作者研讀《史記·陳涉世家》后所作組詩之一,通過評述陳勝起義的興衰,結合漢代劉邦崛起的歷史,探討“天命”與“人為”的關系。創作背景或為作者借古喻今,強調政權更迭需順應民心與歷史規律。
詩中回顧陳勝起義從造勢(魚腹丹書、狐鳴)到稱王(殺故人失人心)再到失敗的過程,指出其依賴迷信(左道)、暴虐失眾的局限,對比劉邦“赤龍子”的正統性,最終認為陳勝僅為劉邦崛起的“先驅”,本質是“傭奴”。全詩以史為鑒,凸顯“帝王應運”的歷史觀。
秣陵舊事說金釵,
未識江南戀客懷。
嗚咽長干橋下水,
如何指點是秦淮。
長須瘦蹇策深云,
來就蒲團到夕曛。
疇曩山中無此畫,
至今猿鶴怨移文。
暮色蒼茫里,依稀見炮臺。
潮生天鼓作,霧斂海門開。
古國崇文治,清時用美材。
千秋事多少,獨替宋人哀?
不見神光解吐虹,
滿亭苔蘚舊游空。
職方諸貢歸王會,
賢守遺碑見土風。
城郭尚存人物異,
江山如故古今同。
欲將往事增惆悵,
望斷煙波沒去鴻。
薄宦等浮萍,蘆苞畫舸停。
山高吞素月,水靜印明星。
枕上四更柝,窗前數點螢。
詰朝猶有事,未曉夢先醒。
雪意嬌春,臘前妝點春風面。粉痕冰片。一笑重相見。
倚竹偎松,誰道羅浮遠。寒更轉。楚騷為伴。韻繞香篝暖。
悲風陣陣逐山來,
日暮坑峰白骨堆。
千載誰磨秦劍血,
長平不及杜郵哀。
大地秋風動,萬竅無定音。
山河孤鶴夢,風雨一龍吟。
青眼有此客,白云何處心。
思君令人老,華發一千尋。
翁壽七十春,
慶生七兒子。
傳家良有人,
功業皆由己。
既不忝所生,
又何憾于死。
哀哉酒一杯,
荒草斜陽里。
舌上雷轟一默間,
纖塵不動鼓波瀾。
拈花會上人無數,
輸與頭陀一破顏。
徐園異菊列千盆
往歲探看仕女存
屢劫歸君成獨賞
短吟題我尚馀痕
從遺濁世魂初合
勝讀離騷道已尊
惆悵落英留眼待
孤山補插野梅根
鶴林仙藥自年年
漫以開時號杜鵑
玉女不勞珍護惜
老僧欲普缽中傳
吟清字字使人冰,惠我多于錫百朋。照破塵心如鏡鏡,續傳詩派似燈燈。句工可信堪呈佛,格老誰嗤要惹僧。但把功名付篇什,莫論青竹幾人登。
宮衣我已換禪衣,讀得狐書頗造微。晚歲斗思蓬□去,早年浪奪錦標歸。多生自苦滔滔是,一悟應知念念非。投老但留詩癖在,羨君珠玉入毫揮。
尚醞潑醅瓊作液
湯官屑粉玉為團
常娥應侍天公宴
一曲霓裳即廣寒
驄馬巡行,賴高賢、軫念一方民物。風力霜棱行道避,震動匡廬一壁。名重璠玙,文騰星斗,雅操凝冰雪。紫霄鸞鳳,鷹鹯未是材杰。
閭閻疾苦偏知,蠲除賬貨,倉廩隨發。人仰槐川真御史,所至豺狼跡滅。野老林間,惟知歌詠,長笑舒眉發。大江列郡,人在玉壺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