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其二 夏
雨荷驚起雙飛鷺。鷺飛雙起驚荷雨。濃醉一軒風。風軒一醉濃。
午陰清散暑。暑散清陰午。斜日轉窗紗。紗窗轉日斜。
雨荷驚起雙飛鷺。鷺飛雙起驚荷雨。濃醉一軒風。風軒一醉濃。
午陰清散暑。暑散清陰午。斜日轉窗紗。紗窗轉日斜。
雨中的荷花驚起了一對雙飛的白鷺,白鷺雙雙飛起又驚動了荷上的雨珠。滿軒清風中,我沉醉在這濃郁的夏意里。正午的陰涼清爽地驅散了暑氣,暑氣消散后更顯正午陰涼的清幽。西斜的太陽轉過窗紗,窗紗上映著西斜的日光。
軒: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午陰:正午時分的陰涼。
回文:上下句互為倒文的修辭手法,增強語言回環韻律。
此詞創作于夏日午后,作者身處有窗的軒中納涼,觀察雨荷、飛鷺等夏日景物,以回文手法記錄當下閑適心境,展現對自然細節的敏銳捕捉。
全詞以回文為特色,通過雨荷、雙鷺、軒風等意象勾勒夏日午后圖景,語言簡練回環,意境清幽,體現作者對自然之趣的享受與閑適自得的生活狀態。
越絕孤城千萬峰,
空齋不語坐高舂。
印文生綠經旬合,
丈人本自忘機事,
為想年來憔悴容。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無限居人送獨醒,
可憐寂寞到長亭。
荊州不遇高陽侶,
一夜春寒滿下廳。
遠師騶忌鼓鳴琴,
去和南風愜舜心。
從此他山千古重,
殷勤曾是奉徽音。
貞一來時送彩箋,一行歸雁慰驚弦。翰林寂寞誰為主,鳴鳳應須早上天。
一生判卻歸休,謂著南冠到頭。冶長雖解縲絏,無由得見東周。
零落殘紅倍黯然,
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
欲知此后相思夢,
長在荊門郢樹煙。
芳朽自為別,無心乃玄功。夭夭日放花,榮耀將安窮。
青松遺澗底,擢蒔茲庭中。積雪表明秀,寒花助蔥蘢。
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風。無能常閉閣,偶以靜見名。
奇姿來遠山,忽似人家生。勁色不改舊,芳心與誰榮。
喧卑豈所安,任物非我情。清韻動竽瑟,諧此風中聲。
臨蒸且莫嘆炎方,為報秋來雁幾行。
林邑東回山似戟,
非是白蘋洲畔客,還將遠意問瀟湘。
書成欲寄庾安西,
紙背應勞手自題。
聞道近來諸子弟,
臨池尋已厭家雞。
荒山秋日午,
獨上意悠悠。
如何望鄉處,
西北是融州。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待流年。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幾熟眠開北牖。
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珠樹玲瓏隔翠微,
病來方外事多違。
仙山不屬分符客,
一任凌空錫杖飛。
郡城南下接通津,異服殊音不可親。
青箬裹鹽歸峒客,
愁向公庭問重譯,欲投章甫作文身。
拘情病幽郁,曠志寄高爽。愿言懷名緇,東峰旦夕仰。
始欣云雨霽,尤悅草木長。道同有愛弟,披拂恣心賞。
松溪窈窕入,石棧夤緣上。蘿葛綿層甍,莓苔侵標榜。
密林互對聳,絕壁儼雙敞。塹峭出蒙籠,墟險臨滉漾。
稍疑地脈斷,悠若天梯往。結構罩群崖,回環驅萬象。
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體空得化元,觀有遺細想。
喧煩困蠛蠓,局蹐疲魍魎。寸進諒何營,尋直非所枉。
探奇極遙矚,窮妙閟清響。理會方在今,神開庶殊曩。
茲游茍不嗣,浩氣竟誰養。道異誠所希,名賓匪余仗。
超攄藉外獎,俯默有內朗。鑒爾揖古風,終焉乃吾黨。
潛軀委韁鎖,高步謝塵坱。蓄志徒為勞,追蹤將焉仿。
淹留值頹暮,眷戀睇遐壤。映日雁聯軒,翻云波泱漭。
殊風紛已萃,鄉路悠且廣。羈木畏漂浮,離旌倦搖蕩。
昔人嘆違志,出處今已兩。何用期所歸,浮圖有遺像。
幽蹊不盈尺,虛室有函丈。微言信可傳,申旦稽吾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