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云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濕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沉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春天出發時想著長久離別,仲夏時欣喜能再次目睹。這時植物秀麗,仿佛到了仙境。炎熱中驚訝有垂冰,大白天驚見雷雨。潭邊似有笙簧之音響起,鸛鶴在云間飛舞。古老苔蘚凝結在青枝上,陰濕小草沾濕翠鳥羽毛。空中素色光彩排列,激浪中寒光聚集。水珠如沉珠在深淵閃爍,水流聲似玉佩在水濱鳴響。幽靜山巖如畫屏倚靠,新月如玉鉤吐出。夜涼星布滿河川,忽然懷疑自己睡在洞府之中。
發春:春天出發。長違:長久離別。
中夏:仲夏。
杳:深遠的樣子。懸圃:傳說中的仙境。
歊陽:炎熱的陽光。訝:驚訝。
的皪:光亮、鮮明的樣子。
鏘鳴:形容水流聲清脆。捐佩浦:用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柳宗元被貶永州期間,常游覽當地山水以排解內心苦悶。此次重臨界圍巖水簾,被其景色所震撼,于是寫下此詩。當時他處于被貶的困境,借景抒懷,在自然美景中尋求心靈慰藉。
這首詩描繪了界圍巖水簾的奇幻景色,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瑰麗。其藝術價值在于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意境營造,是柳宗元山水詩的佳作,體現了他在逆境中對自然美的敏銳感知。
紛紛眼底今何時,悶到還看此數枝。欲向花前發浩嘆,飄然未入古人思。雨多雨少顏如故,風去風來根不移。安得此花知世事,常開聽我賦新詩。
碧海瞰危亭,波光混大清。曠懷知樂此,夷險本來平。
大地焦枯雨澤空,往曾拋簡震潭龍。只今無限焦枯地,汝卻昏昏詐耳聾。
每為思親賦白華,江頭修祀薦蘋花。百年幾度逢重九,四海何時定一家。遺俗舊沾麟趾化,故宮誰起黍離嗟。知君醉把東籬菊,更上高亭待日斜。
梅雨挑燈憶畫翁,瑯玕搖影出秋空。素心休比燕支價,淡泊人傳淡泊風。
此夜潮興東海東,如潮焰火熾寒空。島藩隱隱騰王氣,漢帝年年歌大風。萬里愁心來闕下,一分春色動杯中。小兒不管換人世,睡若團龍氣若虹。
五夜文光切上臺,三春晴色繞蓬萊。桃花漫向秦源覓,棣萼先從漢殿開。紫氣絪缊紅日駐,清歌搖曳彩云來。丹砂勾漏容相問,六翮從君跨九垓。
二宮有警無嚴蹕,賤妾徒為虜雛匹。假如青冢向黃昏,不若金刀照白日。白濡一縷愿隨終,煙沙漫漫霜雪容。令人想見旌貞石,氣敵雙高湖上峰。
小雨疏陰響,高風綠幕斜。冷吹能卻暑,細滴不妨花。輕濕苔痕滑,連陰草色加。路長車馬少,暫喜息飛沙。病身常自力,杖屨及比鄰。繼日傷霖雨,深居若避人。陰苔無數綠,秋草一番新。入夜添涼冷,書燈頓可親。
人生本虛舟,汎汎隨去住。名韁苦縈之,奔走在道路。空馀袒括悲,滂沱幾春露。金閨幸通籍,恩湛亦希遇。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銀鷺。依稀見羹墻,聲容非像塑。心濃地轉隔,夜永夢屢屢。墓門有芭蕉,松桂亦無數。日落玄猿啼,黃能掛高樹。兒身恨飛鳥,有翼可飛度。天王重柔遠,歸使每嫗煦。館伴勞近臣,皇華載馳騖。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鋪。六年今始歸,一日見墳墓。黃麻當此時,有不論物故。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咿嬰或曲跽,天降此翁嫗。誰無生子孫,唯此稱獨步。兒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
錦江風高生夕波,蘆荻蕭蕭秋雁多。問爾鄉關何處是,巴人時唱下渝歌。
四十一年謀一面,太平洋上定風波。笑看喬木高如許,夏擁君山翠更多。
內殿云深啟法筵,隔屏初聽玉音宣。宮臣舉案趨宸幄,閣相垂紳拱細旃。壁影絲絲浮繡網,簽頭字字指瑤編。冰兢祇懼終無補,未覺身依尺五天。
春事已過半,客懷何悵然?鳥啼云外樹,花落雨余田。沽酒不成醉,解衣徒自憐。五湖煙水遠,未得問歸船。
芙蓉拔地白云晴,七十二峰相對青。紫鳳中霄扶翠閣,金烏半夜浴滄溟。懸崖芝草承甘露,溜雨松根長茯苓。四海承平天子圣,會看封禪動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