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添酒中六詠 其二 酒龍
銅為蚴蟉鱗,
鑄作鱙{魚翏}角。
吐處百里雷,
瀉時千丈壑。
初疑潛苑囿,
忽似拿寥廓。
遂使銅雀臺,
香消野花落。
銅為蚴蟉鱗,
鑄作鱙{魚翏}角。
吐處百里雷,
瀉時千丈壑。
初疑潛苑囿,
忽似拿寥廓。
遂使銅雀臺,
香消野花落。
用銅鑄造出屈曲盤繞的龍鱗,精心鑄成龍角如魚形般獨特。它吐酒時聲如百里外的驚雷,傾瀉時勢似千丈深的溝壑奔涌。起初懷疑它潛伏在宮苑園林,忽然又像騰飛于遼闊的天空。這酒龍的存在,使得銅雀臺上的香氣消散,只有野花悄然飄落。
蚴蟉(yòu liù):龍蛇等屈曲行動的樣子,此處形容龍鱗的盤曲形態。
鱙(yáo):古指一種魚,此處“鱙{魚翏}”或形容龍角的奇特長勢。
拿:握持,引申為飛騰、駕馭,此處指酒龍如飛龍般躍向高空。
銅雀臺:三國時曹操所建高臺,此處代指宴飲游樂的場所。
此詩為唐代皮日休《奉和添酒中六詠》組詩其二,是應友人陸龜蒙《添酒中六詠》而作的和詩。主題聚焦“酒龍”(一種酒器),創作于唐代飲酒文化興盛時期,反映了時人對酒器工藝與宴飲雅趣的關注。
全詩以“酒龍”為核心,通過形態、聲響、動態的描寫,展現其精巧與氣勢,既贊工藝之妙,又暗含對宴飲場景的感慨,語言生動,意象鮮明,是唐代詠物詩的典型之作。
呦呦食蘋鹿,常飲清泠川。但悅豐草美,寧知牢饌鮮。主人有幽意,將以充林泉。羅網幸免傷,蒙君復羈牽。
高堂列眾賓,廣座鳴清弦。俯仰轉驚惕,裴回獨憂煎。緬懷云巖路,欲往無由緣。物各有所好,違之傷自然。
神龜在南國,緬邈湘川陰。游止蓮葉上,歲時嘉樹林。毒蟲且不近,斤斧何由尋。錯落負奇文,熒煌耀丹金。
江山萬里余,淮海阻且深。獨保貞素質,不為寒暑侵。一逢盛明代,應見通靈心。
晉代有儒臣,當年富詞藻。立言寄青史,將以贊王道。遼落緬歲時,辛勤歷江島。且言風波倦,探涉豈為寶。
不遇庾征西,云誰展懷抱。士貧乏知己,安得成所好。
彭陽昔游說,愿謁南郢都。王果尚未達,況從夷節謨。豈知晉叔向,無罪嬰囚拘。臨難俟解紛,獨知祁大夫。
舉讎且不棄,何必論親疏。夫子覺者也,其能遺我乎。
關西一公子,年貌獨青春。被褐來上京,翳然聲未振。中郎何為者,倒屣驚座賓。
詞賦豈不佳,盛名亦相因。為君奏此曲,此曲多苦辛。千載不可誣,孰言今無人。
隆古日以遠,舉世喪其淳。慷慨懷黃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門,裴回見河濱。當其側陋時,河水清且潾。
滄桑一以變,莽然翳荊榛。至化無苦窳,宇宙將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跡未湮。瑟瑟寒原暮,冷風吹衣巾。
顧我谫劣質,希圣杳無因。且盡登臨意,斗酒歡相親。
桂枝常共擢,茅茨冀同薦。
一命何阻修,載馳各川縣。
壯圖悲歲月,明代恥貧賤。
回首無津梁,只令二毛變。
江有楓,其葉蒙蒙。我友自東,于以游從。
山有槭,其葉漠漠。我友徂北,于以休息。
想彼槭矣,亦類其楓。矧伊懷人,而忘其東。
東可游矣,會之丘矣。于山于水,于廟于寺,
粵東可居,彼吳之墟。有田有庭,有朋有書,
我朋在矣,彼陸之子。如松如杞,淑問不已。
我友于征,彼鄭之子。如琇如英,德音孔明。
我思震澤,菱芡幕幕。寤寐如覿,我思剡溪。
杉筱萋萋,寤寐無迷。有鳥有鳥,粵鷗與鷺。
浮湍戲渚,皓然潔素,此懼惟何,懼寘于羅。
彼驕者子,讒言孔多。我聞先師,體命委和。
公伯之愬,則如予何。悵然山河,惟以嘯歌,其憂也哉。
習習涼風,泠泠浮飆。
君子樂胥,于其賓僚。
有女斯夭,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紫英黃萼,照灼丹墀。愷悌君子。
采采者菊,於邑之城。舊根新莖,布葉垂英。彼美淑人。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陰槐翳柳,邇楹近宇。彼勞者子。
采采者菊,于賓之館。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歲方晏矣,霜露殘促。誰其榮斯,有英者菊。豈微春華。
江有歸舟,亦亂其流。之子言旋,嘉名孔修。揚于王庭,允焯其休。
舟既歸止,人亦榮止。兄矣弟矣,孝斯踐矣。稱觴燕喜,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匪風不揚。有彬伊父,匪學不彰。予其懷而,勉爾無忘。
靈溪氛霧歇,皎鏡清心顏。
空色不映水,秋聲多在山。
世人久疏曠,萬物皆自閑。
白鷺寒更浴,孤云晴未還。
昔時讓王者,此地閉玄關。
無以躡高步,凄涼岑壑間。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
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
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
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
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典籍開書府,恩榮避鼎司。
郊丘資有事,齋戒守無為。
宿霧蒙瓊樹,余香覆玉墀。
進經逢乙夜,展禮值明時。
勛共山河列,名同竹帛垂。
年年佐堯舜,相與致雍熙。
曉霽長風里,勞歌赴遠期。
云輕歸海疾,月滿下山遲。
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
故林遙不見,況在落花時。
漢文皇帝有高臺,此日登臨曙色開。
三晉云山皆北向,
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別愁復經雨,
別淚還如霰。
寄心海上云,
千里常相見。
無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
客處不堪別,異鄉應共愁。
我生早孤賤,淪落居此州。
風土至今憶,山河皆昔游。
一從文章事,兩京春復秋。
君去問相識,幾人今白頭。
東林氣微白,寒鳥急高翔。
吾亦自茲去,北山歸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蕭蕭過潁上,昽昽辨少陽。
川冰生積雪,野火出枯桑。
獨往路難盡,窮陰人易傷。
傷此無衣客,如何蒙雪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