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榮一篇五章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紫英黃萼,照灼丹墀。愷悌君子。
采采者菊,於邑之城。舊根新莖,布葉垂英。彼美淑人。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陰槐翳柳,邇楹近宇。彼勞者子。
采采者菊,于賓之館。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歲方晏矣,霜露殘促。誰其榮斯,有英者菊。豈微春華。
采采者菊,芬其榮斯。紫英黃萼,照灼丹墀。愷悌君子。
采采者菊,於邑之城。舊根新莖,布葉垂英。彼美淑人。
采采者菊,于邦之府。陰槐翳柳,邇楹近宇。彼勞者子。
采采者菊,于賓之館。既低其枝,又弱其干。有斐君子。
歲方晏矣,霜露殘促。誰其榮斯,有英者菊。豈微春華。
光彩鮮明的菊花,花朵芬芳茂盛。紫色花英黃色花萼,映照在紅色臺階上。和樂平易的君子,光彩鮮明的菊花,開在城邑之中。舊根上長出新莖,枝葉舒展花朵下垂。那美麗善良的人,光彩鮮明的菊花,開在邦國官府。濃蔭的槐樹和柳樹,靠近堂前的柱子和房屋。那辛勞的人,光彩鮮明的菊花,開在賓客的館舍。它的枝條已經低垂,枝干也已柔弱。有文采的君子,歲月已晚,霜露摧殘急促。誰能如此繁榮,唯有有花的菊花。難道它不如春天的繁花嗎?
采采:光彩鮮明的樣子。
榮:花朵,此處指花盛開。
紫英黃萼:紫色的花英,黃色的花萼。
照灼:照耀、映照。丹墀:宮殿前的紅色臺階。
愷悌:和樂平易。
於邑:城邑。
陰槐翳柳:槐樹成蔭,柳樹遮蔽。
邇楹近宇:靠近堂前柱子和房屋。
斐:有文采。
晏:晚。
微:不如、比不上。春華:春天的繁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此詩可能創作于詩人看到菊花在秋冬綻放之時,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對品格高潔之人的推崇氛圍,詩人借菊花來表達對君子品格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菊花傲霜的品格,并以菊喻君子。其突出特點是以菊花貫穿全詩,多角度描寫。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經典名作,但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品格的關注。
殺活禪機本自由,
順行逆用總先籌。
伽梨親抱貍奴送,
管是南泉是趙州。
驚烽一夕遍南州,獨客那堪卒歲憂。
不飲狂泉從世棄,自安斗室暫身收。
還家夢共車聲轉,惜別愁添燭淚流。
日課政如食蟛蚏,摩天勞汝訊詩囚。
彈指年光只剎那,
離鴻歸燕漸蹉跎。
被池一夜寒如水,
起視階前落葉多。
掃萚青棠樹底,遞泉烏石山坰。
秋風秋雨留客,一碗春浮洞庭。
此鄉大好魚舍,何年更富茶租。
準辦布帆十幅,共爾春風五湖。
幾人同抱杞天憂,戮力支撐不自由。卻恨杜鵑啼血處,楚囚相對泣難收。
短劍悲歌浙水灣,疾風吹夢到西山。應知薇蕨同滋味,莫道匡時更轍環。
驚見嘉蓮涌,真成別樣紅。雙葩霞采異,一干素心同。并映西溪日,平分十里風。似聞關瑞應,吾欲問玄工。
虛心知有約,一壑解相容。馥馥香如和,翩翩影自重。臺簫齊下鳳,津劍并飛龍?;燠E污泥里,忻然得所從。
矯矯風塵外,競芳兩不降。秪因無物并,只許自成雙。湛露分襟挹,炎威合力扛。芙蓉空好妒,冷落向秋江。
清溪標異致,灼爍照漣漪。元以一生兩,翻因偶見奇。季昆疇命玉,伯仲孰操篪。芍藥輕相謔,故因事可離。
解語都無語,因知喻意微。飛揚同翠蓋,綽約并紅衣。幻豈方神女,愁寧托帝妃。獨清憐眾濁,水上自相依。
奇葩開盛夏,香色兩相如。得氣誰吾閏,吐華不厭馀。凌波聯縞帶,映日綴霞裾。為謝塵中客,應難附執袪。
精靈元獨種,瑞采合分敷。自信根心一,誰云生色殊。波流仍獨立,風雨足相扶。莫遣齊諧志,由來德不孤。
凈土根深結,應窺未了因。渾忘爾我相,齊現后前身。不是全空蘊,安能并出塵。妙華寧可說,解到本來真。
自是芳心合,清溪如見招。角英高二陸,比艷薄雙喬。偶矣終非蔓,奇哉竟不夭。倚欄頻顧盼,一樣絕塵囂。
煙水芳菲際,依依不暫拋。日移花互隱,波動影頻交。笑覷雙魚泳,愁防獨燕捎。為言休隕落,翡翠欲來巢。
把盞看芳蒂,真如客興奢。疑將雙勸酒,豈合獨開花。居共藐姑射,名同萼綠華。澤癯難應接,次第酌流霞。
愛爾亭亭者,胡為并蒂生。臨風香共遠,濯水韻同清。仙子聯肩立,天孫一手成。休將鴛侶擬,原不落凡情。
倚檻延清賞,那禁眼并青。吾方嗟落落,爾自惜惺惺。拂鏡齊生態,紉蘭互襲馨。荷陰堪覆庇,風雨勿飄零。
靜碧一泓澈,仙葩影并涵。曉摶空翠濕,夜抱水云酣。南岳雙遺鈿,西池兩墜簪。同妍非互效,相對亦何慚。
俱饒清遠致,相并不相嫌。目豈學魚比,翼非效鳥鶼。總緣頭角異,奚但色香兼。若作芙蓉鍔,應勞紫氣占。
青松未結茯苓英,
杞菊春風亦已生。
藥物豈能增大數,
栽培扶我暮齡行。
似說天書下紫宸,筑宮養贍聚流民。
壺餐那得移諸邑,木酪曾聞活幾人。
肯與再生猶有策,若驅為盜豈無因。
公田租挈年年重,且議寬征事撫循。
出得何如未出時,
瞎驢成隊喪全機。
而今四海平如砥,
蘆管迎風撩亂吹。
端陽節,記得在江鄉。
入網鰣魚渾似雪,壓枝梅子未全黃。
何日更重嘗。
瀑布之水源何來。劃然下裂長峰開。下士目駭自天落。絕頂乃有千盤回。
青山斷缺聳雙劍,元氣直瀉巖頭摧。飛流已出不肯下,一線中折分瀠洄。
隱現數折蓄精銳,失勢一落如奔雷。跳波亂擊潭水立,怪物潛伏寧髻。
音聲頃刻逐千變,萬馬赴敵金鼙催。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萬古無陰霾。
積雪掛千仞,山中猿鶴猶驚猜。銀花下散布水臺,混沌鑿破山根隈。
擘窠大字洗不盡,鐵畫滿地鐫青苔。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輩且乏徐凝才。
惡詩走筆不敢寫,冊亭煮汲燒松釵。來朝竹杖青芒,凌風踏碎煙云堆。
飛泉三疊絕倚旁,坐觀一洗塵氛懷。
吸取清華露,如斟綠玉瓊。
心空秋月白,興闊海潮生。
欲與梅為友,常隨鶴作朋。
偶來松樹下,側耳聽鶯聲。
環堵幽居祇自寬,披襟何意奉清驩。
風流共聽尚書履,意氣真彈貢禹冠。
竹葉且拚良夜醉,黃花堪對晚秋寒。
德星并聚無勞奏,卿月中天萬里看。
梵宮新遣兩貍奴,
晨粥饑餐食肉如。
料是伊蒲三昧熟,
未知繞膝訴無魚。
壺中白日何曾夜,
洞里桃花別是春。
一局閒棋猶未了,
坐中老卻采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