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衛
山勢東南盡,河流西北斜。旋風高折樹,烈日下蒸沙。
斥土無螢火,炎天有柳花。田淤香稻葉,水冷細芹芽。
虎跡連荒車,駝鳴急暮笳。孤城開四術,板屋列千家。
烽接臨洮塞,星沖北望槎。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
馬市雕題譯,浮屠馴象車。佛曾分舍利,龍亦載袈裟。
禮視和親重,裝如報聘奢。降王收部曲,堠騎射亭鴉。
四姓歸都護,三邊付押衙。秦兵方嚄唶,齊客正咨嗟。
倚劍崆峒外,垂綸瀚海涯。壯心愁歲晚,秋色上蒹葭。
山勢東南盡,河流西北斜。旋風高折樹,烈日下蒸沙。
斥土無螢火,炎天有柳花。田淤香稻葉,水冷細芹芽。
虎跡連荒車,駝鳴急暮笳。孤城開四術,板屋列千家。
烽接臨洮塞,星沖北望槎。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
馬市雕題譯,浮屠馴象車。佛曾分舍利,龍亦載袈裟。
禮視和親重,裝如報聘奢。降王收部曲,堠騎射亭鴉。
四姓歸都護,三邊付押衙。秦兵方嚄唶,齊客正咨嗟。
倚劍崆峒外,垂綸瀚海涯。壯心愁歲晚,秋色上蒹葭。
山脈到東南盡頭,黃河向西北斜流。旋風刮起能折斷高樹,烈日炙烤著沙地。荒地上沒有螢火蟲,炎熱天卻有柳花飄飛。田中有淤積的香稻葉,冷水里長著細芹芽。老虎蹤跡連著荒車轍,駱駝叫聲伴著傍晚胡笳聲。孤獨的城池有四條道路,木板房排列著上千家。烽火連接著臨洮的邊塞,星辰沖向北方的木筏。有青酥三接酒,還有紫雪九蒸茶。馬市有紋身的翻譯,佛寺有馴象的車。佛曾分過舍利子,龍也載過袈裟。對待禮儀比和親還看重,行裝如同報聘一樣奢華。投降的王收攏部下,了望的騎兵射亭上的烏鴉。四個部落歸順都護,三邊事務交付押衙。秦地士兵正大聲呼喊,齊國客人正嘆息。我倚劍站在崆峒山外,在瀚海邊上垂釣。壯志在歲末發愁,秋色染上了蘆葦。
斥土:荒地。
炎天:炎熱的天氣。
笳:胡笳,一種樂器。
四術:四條道路。
板屋:木板建造的房屋。
臨洮塞:臨洮的邊塞。
槎:木筏。
青酥三接酒、紫雪九烝茶:兩種飲品。
雕題譯:紋身的翻譯。
浮屠:佛寺。
舍利:佛骨。
部曲:部下。
堠騎:了望的騎兵。
都護:官職名。
押衙:官職名。
嚄唶:大聲呼喊。
咨嗟:嘆息。
崆峒:山名。
瀚海:沙漠。
蒹葭:蘆葦。
作者可能在游歷西北邊塞,途徑中衛時創作此詩。當時西北邊塞可能處于軍事對峙或民族交流頻繁的時期,詩人目睹當地的自然風貌、人文習俗以及軍事狀況等,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中衛的邊塞風光和人文風情,同時抒發詩人個人的壯志情懷。其突出特點是對邊塞景象描寫細致,展現出獨特的地域特色。在文學史上,它為研究當時西北邊塞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提供了生動的資料。
長安六月三伏始,主人門對御河水。御河流水聲潺潺,玉泉奔赴城西灣。
是日都人看洗象,立馬萬騎車千輛。曼延蹴鞠羅岸旁,吹角鳴鉦沸川上。
滿堂賓客何從容,棋局未了酒不空。日中報道象奴出,至尊朝罷明光宮。
魋形詭貌三十六,一一騎就深潭浴。云起乍疑龍蜿蜒,湍回更與人翻覆。
須臾小吏前推排,將軍拔營群象回。就中一象行躑躅,齒毛脫落顏摧頹。
長者謂余豈解事,此物經今不知歲。聞說先朝萬歷初,貢車遠自扶南至。
中更四帝時太平,一朝闖賊殘神京。忍死不食三品料,俯首淚下聲哀鳴。
滄桑變換忽塵夢,勉強逐隊留殘生。茫茫舊事君莫說,勸君且飲杯中物。
庫門東去意蒼茫,泗水西流向夕陽。
陵上白云留少皞,地中黃土認空桑。
策書字在郊麟死,鐘鼓聲銷海鳥藏。
過客未談三古事,莫教先賦魯靈光。
江南饒暖衣絺绤,今歲春寒人未識。溪流冰合地成拆,一月三旬雪三尺。
去年大潦民無食,子母生離空嘆息。只今道路多橫尸,安忍催科更誅殛。
下溪捕魚一丈冰,上山采樵三尺雪。人人饑餓衣裳單,骨月相看眼流血。
乾坤失色云未收,雕鶚無聲翅將折。官倉斗米馀百金,愿見春回二三月。
行人莫折柳青青,
看取楊花可暫停。
到底不知離別苦,
后身還去化浮萍。
郊外提壺籍草茵。桃花春漲水粼粼。暖風吹散隔溪云。
柳色暗催羈客淚,鶯聲愁煞畫樓人。兩般心事總沾巾。
大智輕千乘,小儒覬升斗。
升斗可療饑,千乘亦何有。
嗟予鮭菜徒,縱欲乃在酒。
頗笑彭澤翁,濁醪不滿口。
黽勉此為役,趣版他人后。
嚴霜折百草,眾芳謝已久。
郁茲歲寒性,端居寡儕偶。
市井日囂雜,風塵不可走。
憂來取沉醉,杜康真吾友。
紙帳高懸燈影細,人遠如天,欲會愁無計。
煩惱何心溫繡被,今宵好夢偏回避。
瑞腦生香留半臂,別恨年年,悔解愁滋味。
多是生前相伴系。鮫綃不盡相思淚。
清夜宿瑤宮,云開天柱峰。
千巖空洞月,萬籟古壇松。
仙馭聞鳴鶴,瑯輿想六龍。
朝元步虛罷,祥吹引林中。
濟北之道,出乎平常。
語默動靜,脫體全彰。
三玄三要,松直棘曲。
四賓四主,鳧短鶴長。
云樹森森映碧沙,
清溪幾曲拒人家。
溪翁倒坐溪槎上,
落日棲遲弄晚霞。
一領羊裘凍不禁,短擎欲灺擁孤吟。
冰凝斷硯毫難著,風入殘瓶酒懶斟。
窗下梅花前夜夢,窗前月色故園心。
明朝試上榕樓望,獨秀峰頭雪滿林。
數篇新雨意,真見古人情。當拜王靈及,非關祀事明。
雷聲空自碾,云氣不相并。試為驅潛物,安能役鬼兵。
曉來聞鵲唶,座上掃蠅營。地脈沾濡遍,天心賦與平。
遠慚白水政,坐想有莘耕。各競千峰秀,誰平兩港爭。
稻花重撲撲,蓮臉更盈盈。但欲禾麻穟,無令棟宇傾。
教心蘧叟化,官況伯夷清。霽電金蛇掣,晴霞綺鳳橫。
仙人歸縹緲,詩客思紆縈。句屑馀霏妙,人涵晚吹輕。
故園三徑綠,新水半篙生。遂有乘槎興,秋風白玉京。
輟朝詄蕩九門開,望斷尚書劍履來。河濟家聲承八座,幽燕遺愛痛三臺。騎車滿野森兵氣,乘馬高山失劇才。異跡會應來大鳥,為君五里一徘徊。
憶昔同舟渡滄海,亂離相煦在創夷。相臣虎穴提攜日,介弟鸰原急難詩。盤敦簪襄同歷歲,羽鱗潛躍各殊姿。析津官閣重來約,豈料歸期未有期。
密語分明幾日馀,電音突兀到江湖。盡流蜀雪堪添淚,忍展燕云未報書。南國襟期傷郢匠,北門鎖鑰失黔夫。橋陵弓劍隨龍馭,一體君臣愴霸圖。
屈指耆英,誰似得、三朝元老。尚留個、管夷吾在,何憂江表。世道方占公出處,裔夷爭問今年貌。怎不移、此手整乾坤,長閑了。
靈壽卻,斑衣繞。如瓶李,如瓜棗。把禪龕閉定,怕蒲輪到。師尚父年渾未艾,中書令考猶為少。看畫盆、歲歲浴曾玄,添懷抱。
苦節誰云不可貞,翠微山共首山清。
更無安道能求死,只有韓康解避名。
遠愧文章當纻縞,不教官爵累銘旌。
臨風一慟江天豁,未覺前賢畏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