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信仲見和二首 其一
數篇新雨意,真見古人情。當拜王靈及,非關祀事明。
雷聲空自碾,云氣不相并。試為驅潛物,安能役鬼兵。
曉來聞鵲唶,座上掃蠅營。地脈沾濡遍,天心賦與平。
遠慚白水政,坐想有莘耕。各競千峰秀,誰平兩港爭。
稻花重撲撲,蓮臉更盈盈。但欲禾麻穟,無令棟宇傾。
教心蘧叟化,官況伯夷清。霽電金蛇掣,晴霞綺鳳橫。
仙人歸縹緲,詩客思紆縈。句屑馀霏妙,人涵晚吹輕。
故園三徑綠,新水半篙生。遂有乘槎興,秋風白玉京。
數篇新雨意,真見古人情。當拜王靈及,非關祀事明。
雷聲空自碾,云氣不相并。試為驅潛物,安能役鬼兵。
曉來聞鵲唶,座上掃蠅營。地脈沾濡遍,天心賦與平。
遠慚白水政,坐想有莘耕。各競千峰秀,誰平兩港爭。
稻花重撲撲,蓮臉更盈盈。但欲禾麻穟,無令棟宇傾。
教心蘧叟化,官況伯夷清。霽電金蛇掣,晴霞綺鳳橫。
仙人歸縹緲,詩客思紆縈。句屑馀霏妙,人涵晚吹輕。
故園三徑綠,新水半篙生。遂有乘槎興,秋風白玉京。
你新寫的幾首詩飽含著如春雨般的情意,真切體現出古人的真摯情懷。應當是拜求到了神靈護佑,并非祭祀之事顯靈。雷聲徒然轟鳴,云氣也不交融。試著去驅趕潛藏之物,又怎能驅使鬼兵。清晨聽到喜鵲啼叫,座上掃除了追名逐利之態。大地處處被雨水滋潤,上天賜予公平。我遠愧于白水的善政,遙想有莘氏之地的耕作。群峰競相展現秀麗,誰能平息兩港的紛爭。稻花重重疊疊,蓮花的模樣更加嬌美。只希望莊稼茁壯生長,不要讓房屋傾塌。以蘧伯玉之心教化眾人,為官如伯夷般清正。雨后閃電如金蛇掣動,晴空中云霞似綺鳳橫飛。仙人歸向縹緲之處,詩人思緒縈繞。詩句精妙如余霏,人沐浴著晚風。故鄉的小路一片翠綠,新漲的水有半篙深。于是興起乘槎遨游的念頭,在秋風中前往白玉京。
酬:酬答,以詩文相贈答。信仲:人名。
王靈:神靈。
祀事:祭祀之事。
碾:轟鳴。
并:交融。
潛物:潛藏之物。
唶:啼叫。
蠅營:比喻為了追逐名利而不擇手段。
沾濡:浸濕,滋潤。
白水政:指白水地方的善政。
有莘耕:有莘氏之地的耕作,有莘是古地名。
穟:禾穗,這里指莊稼生長良好。
蘧叟:指蘧伯玉,春秋時衛國的賢大夫,以善于改過著稱。
霽電:雨后的閃電。
紆縈:縈繞。
句屑:詩句。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乘槎:傳說中乘木筏上天河,后泛指游歷或升仙。
白玉京:傳說中天上的仙都。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了一番人事后,看到自然景象的變化,結合自身對為官、生活的感悟而作。或許當時社會有一定的動蕩或紛爭,詩人渴望善政和寧靜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豐富,既表達友情,又有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素養和內心世界。
臬官難稱是閩中,遺愛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筆,歲時籩豆素王宮。
一生姜桂那時辣,百死江湖必向東。
從古仁賢有家世,名郎臺閣已生風。
禹穴收云氣,滄江亦斷流。
真成掃地盡,同作上天游。
銘誄看遺史,衣冠入隠丘。
空余平世眼,曾望李膺舟。
天地生萬物,節度各有常。毫發不可亂,奉時以行藏。不惟寡悔吝,尤可免折傷。倘不如所受,一一皆自戕。
今年初冬月,造物如不詳。陰陽忽倒植,連朝狀春光。無知桃李輩,定序忽迷忘。點綴老枝上,紛紛發出狂。
一桂為倡首,彈冠起群芳。杏思作霞燥,梨亦擬雪香。西蜀亦不遠,得無欺海棠。洛陽近咫尺,能不動花王。
凍蜂與寒蝶,入秋皆死僵。向令當此日,鼓舞又一場。安知理自在,此事無久長。
一夕天地正,嚴風動昏黃。吹起四澤水,結為萬瓦霜。凌晨為著目,憔悴不可當。萎形與死狀,貽笑于大方。
古來此事多,青史長相望。惟有知道者,進退不狂揚。
有莘必三聘,幡然始就湯。草廬亦三顧,然后起南陽。萬牛挽不至,粒餌豈足嘗。
賈生一召至,未朞在帝旁。不知怒絳灌,一落千丈強。孝文且如此,何況景武皇。
申轅見漢武,席不煖客床。昭昭萬古監,趙綰與王臧。當時蒲輪至,老稚皆騰驤。
焉知青云路,轉眼成災殃。大抵天下事,進退貴審量。欲速則不達,驟進祇取亡。
善人勿急合,善事有當防。輕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騎虎作麒麟,駕鶚為鳳凰。
九疑峰對面,盤谷且徜徉。
江上青云客,天邊白馬生。
百年文物似,一席笑談傾。
問舊能枚舉,論財比芥輕。
徘徊亦自好,可便濯塵纓。
竟抱遺經死,斯人亦可哀。
傳家一夔足,涉世萬牛回。
白屋身空脫,青山手自開。
樵蘇且莫近,玉樹炯泉臺。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隠山前古,村經水后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相逢渾不覺,祗似宛陵貧。
裊裊花驕客,瀟瀟雨凈春。
借書消茗困,索句寫梅真。
此去青云上,知君有幾人。
早種青蒲已滿溝,暮栽黃菊亦成丘。
不辭西日射牛背,尚勝北風吹馬頭。
新雨客疏塵鎖幾,故山秋淡樹藏樓。
艱難終竟鄉情耐,準擬行窩處處留。
霜花一夜白,風葉滿村黃。
欲出歲華老,相思江水長。
留枝遮鵲戶,存蜜補蜂糧。
想見山行處,開窗新酒香。
世亂謀生拙,村深食淡能。
沙蔬羹白煮,山稻飯紅蒸。
暑豉方傳友,寒糟共學僧。
庖廚尚如此,未嘆室生冰。
玉食嬋娟非壽資,清懷猶勝幾男兒。
壺觴竹寺尋秋月,燈火荷齋聽雨時。
補衲有衣曾禮佛,吞舟無訣莫憑醫。
平生瀟灑王文學,地下相逢且說詩。
待子不來久,煙山看樹青。
為吟天外句,更立水邊亭。
雨暖催科斗,云深長茯苓。
鄰居亦有約,休待鬢星星。
白發詩翁南峽居,肯來與子不相疏。
久知諸老難折簡,端為此家多貯書。
談吐清無涉俗處,容顏衰似避兵初。
溪梁一別還經歲,接得新詩錦不如。
愁是云陰喜是晴,春游何處不關情。
黃雞亭館琴三弄,青果杯盤酒數行。
滿砌雨添新筍密,隔墻風送落花輕。
鑒湖湖上樵山老,破帽枯藜過一生。
寒食清明卻過了,故鄉風物祗依然。
窮中有客分青飯,亂后誰墳掛白錢。
落魄暖春為麥地,陰沉溽雨近梅天。
閑情正爾無歸宿,石鼎新芽手自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