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
已立平吳霸越功,
片帆高揚五湖風。
不知戰國官榮者,
誰似陶朱得始終。
已立平吳霸越功,
片帆高揚五湖風。
不知戰國官榮者,
誰似陶朱得始終。
已經立下了助吳國稱霸、滅越國的功勞,如今駕著一片孤帆在五湖的風中高高揚起。不知道戰國那些追求官位榮耀的人,有誰能像陶朱公一樣善始善終。
平吳霸越功:指春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稱霸的功勞。
五湖:一般指太湖。
陶朱:即范蠡,他輔佐勾踐成就霸業后,棄官從商,號陶朱公。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變革期,官場傾軋、追名逐利現象普遍。詩人看到歷史上范蠡的事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范蠡功成身退的智慧,突出其能善始善終。特點是通過對比凸顯主題。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對淡泊名利、全身而退人生態度的推崇。
扁舟溯南江,群山漸秀發。
遙瞻九華峰,點點出天末。
迤邐見雄奇,平地犀尖拔。
夕陽凝紫煙,仙簪聚鴉髪。
又疑碧蓮花,倒插黃金闕。
想像終未工,靈襟謾超越。
矧彼山中人,了與塵事絕。
采秀既忘年,道授飛仙說。
世間名任高,物外緣皆滅。
百憂眷薄祿,我輩志已屑。
趨榮羞捷途,就卑老剛節。
雅知名山樂,勇往胡未決。
此興待君論,青衫可偕裂。
菜蔓全除看綠槐
木陰秾合乍聞雷
田間雖荷沾濡澤
水際先憂蕩溺災
火氣已隨妖焰出
山光尤喜晚晴開
門前雅致無余事
惟見詩筒競往來
予將歸兮而有言,德眇薄兮言弗見信。孝乎為孝兮友于弟晜,奚為為政兮予之所存。
慨日月兮往而不返,吾親八十兮事之云晚。朝廷清明兮予忠曷施,道弗行于家兮何以教吾民之為哉。
嗚呼,耕吾土兮足以食,條吾桑兮足以衣。予奉親兮孰不可樂,予治身兮尤以為宜。
蹇何憂兮何思,恬無悶兮無知。休歟歸乎,以退為進乎,予發諸誠乎,言誰弗信乎。
逍遙有水一溪,有竹三畝。蘭芬菊芳,松老石瘦。
堂居其中,亭列左右。菲菲兮春榮,陰陰兮夏茂。孤猿嘯兮秋夜長,空桑嗥兮冬雪晝。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為主兮天所授。
其或要佳賓,酌醇酎。清吟得韻兮,非人世之絲篁。屬筆成篇兮,發天機之錦繡。
方且登高臺,挹遠岫。俯仰群仙,咨詢遐壽。脫輪蹄之縈,服煙霞之秀。
于斯時也,一舉九萬兮,吾不知其為用。嗒焉自喪兮,吾不知其為偶。
翛兮窅兮,非無之無。寂兮息兮,非有之有。無何亦何得而名,有竅則竅遽能久。
至若聽出于垣,觀入于牖。此鄙士之常習,又安得與夫逍遙主人而為之友也哉。
明公青霄我平地,才不超群懷厚媿。
小邦茍祿度殘年,側望車塵掩玼癘。
海浪翻云古渡頭,感公為我須臾留。
請說相逢在何處,上下梅山成昨游。
忽得新詩驚老格,飄飄真是金門客。
蹇驢已困何由攀,一夜微吟添鬢白。
高架環四壁,古書浩萬卷。
腐儒坐相守,大義老不斷。
群言幾可用,吾道一能貫。
巨賢已經世,博士方浩嘆。
寶峰首相聚,錦屏袂一判。
音容阻良覿,歲月嗟易換。
我觀潼江曲,君尉瀘水岸。
到處逢酒徒,無人作詩伴。
南風灑襟袖,佳句適我愿。
汶蜀幾萬里,信息偶中斷。
三軒風雅會,蕭條各分散。
孤吟少儔侶,眾喙易嘲囋。
念君同所嗜,路近聲可喚。
唱酬實相眷,牽率豈辭憚。
亹亹郊籍心,無為簿書亂。
路傍有柏千尺高,數夫連臂環周遭。十里煙云護蒼翠,一天風雨寒蕭騷。
縱橫萬蛇入土鬭,扶搖千騎盤空走。豈能霜雪歲寒知,自有江山神物守。
五月炎光燒草木,柏影重重似華屋。往還不擇貴與賤,借與清涼解炎酷。
本來無情柏與人,偶然相值如相親。貴侯余資萬鍾祿,不到流離親骨肉。
前時仗節徒東歸,觀望風彩爭奔馳。族中俛首彈指意,安用富貴摩天為。
誰人試從貴侯道,莫從此路爭榮耀,恐為路傍柏輕笑。
隔江望白纻,蔥蒼壓牛渚。卻憶跨黃犢,渡橋溪東去。
悠悠登此山,直待圓蟾午。汗漫丹湖水,萬頃浸天宇。北斗酌不干,光烱反吞吐。諸峰若案幾,白云俯可取。
覽景壯我懷,長謠念前古。傳聞桓將軍,致酒領歌舞。雄風回秋霜,英聲散鼉鼓。寧知千載后,荒榛老狐鼠。男兒及時樂,一餉亦足許。
前年翰林公,絕頂構堂廡。我方客沅湘,盛事未能睹。及今佐肥幕,治獄歷陽府。注目聊獨吟,何時達庭戶。
先生燒丹騎竹馬,
情戀蕭公碧城下。
故物無余只五泉,
亦有松風伴瀟灑。
誰來洗耳復洗心,
寥寥千載聞遺音。
寺門不掩象燈暗,
猿隔數峰時一吟。
湛湛酒杯綠,酣酣炭爐紅。佳人放玉板,拂鏡照芙蓉。
四海無波瀾,吾曹方宴閑。大笑凌白日,高吟動南山。
百歲能幾何,會少別離多。少年嗟賈誼,壯士憶廉頗。
不如醉魂魄,冠巾任傾側。冥然逍遙鄉,杳與塵寰隔。
碧霄峰下車輪停
道師未返誰逢迎
山云情著雨正急
春水滿田人不耕
饑虎嘯風大石裂
倦鳥喚雛深澗鳴
客心欲去且復止
坐飽香飯余何營
木杯足躡浮驚湍,卻愛五峰如戲鸞。
一錫飛來卓出蒼玉髓,又有黃金百鎰藏蒲團。
道人得道每如此,倐來忽往非生死。
叢林成就八百年,香廚日供三千指。
訥師今亦浮杯徒,問答言詞瀉秋水。
脫去儒冠披壞衣,一生長在名山里。
殷勤笑我騎鯨魚,詩狂酒怪何時已。
七言哦罷欲無言,坐看峰頭片云起。
長沙城西湘水隅,道林古寺松門紆。
嘗聞秀絕超五岳,果見氣象吞重湖。
殿前銜花走白鹿,殿里沈煙焚玉爐。
何人塑出慈氏眾,冠纓動活搖明珠。
高僧處處有遺跡,盤石坐禪龍虎俱。
唐人妙筆數歐沈,至今板上棲群烏。
五言七字又奇絕,此寺此堂天下無。
不緣薄宦豈能賞,勇往兼有兒孫扶。
賈生前席竟憂死,屈原懷沙終自誅。
投身及早卜幽隱,淡泊久乃勝甘腴。
云生岳嶠月晦影,雨過橘洲猿夜呼。
細吟靜境足自適,忠憤未合思捐軀。
趨玄飽讀長者論,養真默合煙蘿圖。
千篇愧比老杜老,一節愿隨孤竹孤。
況陪使者共游覽,二謝弟晜真友于。
不知昔日楊常侍,何似今朝蔡大夫。
洞庭秋高北風起,怒浪排空日光瞇。坐見雪山飛從物外來,地軸天關恐將圮。移沙裂石失浦溆,群龍呀牙鯨掉尾。舟人但如鸛鳴垤,咫尺存亡隔千里。
嗟哉至柔物,澒洞安可當。大禹沒已久,巨浸誰為防。須臾風收浪亦靜,嫦娥洗月添寒光。湘妃妙曲鼓未徹,汨羅之魄云徜徉。
而今君臣正相樂,法弊一一新更張。監司精明郡縣肅,國無忠憤惟循良。洞庭怪變自出沒,回首天邊歸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