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 夜雨二首
琴潤音初澀,香寒篆易消。涼夜雨瀟瀟。窗前清可聽,沒芭蕉。
小雨穿澄練,輕風蹙淺漣。寒似早春天。單衫依舊怯,換吳棉。
琴潤音初澀,香寒篆易消。涼夜雨瀟瀟。窗前清可聽,沒芭蕉。
小雨穿澄練,輕風蹙淺漣。寒似早春天。單衫依舊怯,換吳棉。
琴身被濕氣浸潤,音調起初顯得生澀;香料受寒,篆香也容易熄滅。清涼的夜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在窗前能清晰地聽到雨聲,雨打在芭蕉上。細雨如穿過清澈的白練,微風輕拂水面,泛起淺淺的漣漪。寒意好似早春時節。依舊穿著單衫,不禁感到怯冷,于是換上了吳地的棉花做的棉衣。
琴潤:琴身被濕氣浸潤。
篆:篆香,一種盤香。
澄練:清澈的白練,形容雨水。
蹙:皺起,這里指微風使水面泛起漣漪。
怯:怕冷。
吳棉:吳地所產的棉花,這里指用吳棉做的棉衣。
目前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營造的清冷氛圍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雨夜,詞人處于一種孤寂的心境,借景抒發內心的清冷之感。
這首詞以細膩筆觸描繪雨夜之景,展現了詞人的孤寂清冷。詞中對景象的描寫生動形象,藝術感染力強,體現了詞人較高的創作水平。
黃花狼籍晚猶香,
冷蝶頻來著意忙。
不見東籬千載士,
自應埋沒老風霜。
殉國知君慕義心,
崚嶒白骨委荒岑。
逆酋未殄身先死,
淚灑西風讀愛吟。
漾舟歸路興何賒,水樹低涼一道斜。
菱蔓蒹葭都卷盡,芙蓉炯炯獨開花。
云披霧卷仰昭回,試望翻經古石臺。
應有秋香生桂樹,吹風肯傍暮船來。
毗陵自昔號才藪,博綜經史洪孫張。諸家詩歌但余事,專門神妙端推黃。
君才豈必似李白,裁花作骨冰為腸。當其作詩極冥想,縱貫千仞橫八荒。
騷經香草美人怨,雅歌猗蘭志士傷。當時諸公競愛士,得君如得孤鳳皇。
大興朱暨我鄉鄭,賞識實先畢與王。黃金臺前歌激昂,何不挈置青云傍。
乃使區區就丞尉,奚啻補履煩干將。嚴冬急霰足雙繭,芙蓉一夜彫清霜。
心肝竟逼歲年短,魂魄自與關河長。乾隆以來詩派雜,俳優諧笑違宮商。
泠泠古音奏瑤瑟,鉛山一老頹波障。吳門朱君特晚出,亦以真氣為辭章。
平生論詩服君最,題詞一再言加詳。我識朱君未酬和,斂手亦復拜兩當。
朱君之詩我所重,持較君作參翱翔。咄哉詩人不長壽,后先一例銷繭香。
斷編縱使豹皮在,有幾知者哀錦囊。夜深吟苦意激切,九龍掉尾青茫茫。
挨過一春愁。莫便歸休。伯通草屋巷西頭。似爾雙飛來賃廡,我亦溫柔。
獨自上簾鉤。殘照當樓。年年離別在清秋。菡萏花時添一閏,一倍勾留。
紅閨里,消盡水沉香。
曲檻風微花影靜,鳴蟲聲亂露華涼。
愛月不關窗。
禪宮仙梵起泠泠,一派馀音隔翠屏。
亂逐怒濤翻海島,微隨落葉散林坰。
月明馴鹿銜花至,晝靜神龍擁座聽。
十載功名塵土夢,今朝卻向此中醒。
林煙既曳綃,湖霞亦披絳。
雞犬靜荒村,蓬蒿翳深巷。
燒微見月出,鐘清識霜降。
各稱浮白樂,未覺呼盧戇。
更賦梁園雪,如流華渚虹。
預愁還城邑,車馬紛相撞。
返照入平陵,白云出西隴。
天清雁影澹,山空嵐氣重。
三徑何蕭條,高人乃接踵。
諸生稷下秀,詞客梁園寵。
松菊有佳色,琴樽亦慫恿。
但醉不須眠,寒燈坐相擁。
面黃以蠟,骨瘦如柴。
這般模樣,只好投齋。
也有些兒差異,說禪不用安排。
大海天將曙,高窗燭未灰。
各呈詩問病,自把歷占來。
岸柳隨潮映,溪花到郭開。
兩人乘一艇,半日是朝臺。
有客云霄上,尋盟丘壑中。
因知王不好,始信瑟能工。
夢寐山川間,朋游江海空。
君曾答客難,我已賦幽通。
韞匱皆三刖,泥涂嗟五窮。
指歸思李撰,豐韻憶王濛。
莫惜鸞棲棘,空憐馬逐篷。
龍門登有日,九頓大王風。
微物生山澤,蕭條荊棘鄰。
何人掇秋實,此日待嘉賓。
雖無木桃贈,投此寄情親。
拒楚賓秦計早成,競傳韓魏是同盟。
已聞古佛生天竺,復見蚩尤出漢城。
南極一星朝北斗,東風萬里接西溟。
爛柯山上傍觀懶,勝負紛紛判此枰。
環床慟哭九人齊,
老仆情真亦夜啼。
哭過五更仍不起,
渾疑一睡入沈迷。
驚回曉夢不成眠,
起看江行欲曙天。
水氣嵐光分不出,
鳥聲啼破萬峰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