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嘉祥驛
樹頂煙微綠,
山根菊暗香。
何人獨鞭馬,
落日上嘉祥。
樹頂煙微綠,
山根菊暗香。
何人獨鞭馬,
落日上嘉祥。
樹頂的煙霧呈現出微微的綠色,山腳的菊花散發著淡淡的香氣。不知是誰獨自鞭打著馬匹,在落日余暉中向嘉祥進發。
煙微綠:指樹頂繚繞的煙霧呈現出微微的綠色。
山根:山腳。
鞭馬:用鞭子抽打馬匹,驅使馬前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旅途中經過嘉祥驛,被眼前的景色所觸動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心境孤獨,在旅途中有所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旅途所見之景,突出孤獨的氛圍。其特點是寫景細膩,意境深遠。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捕捉自然之美和表達內心情感的能力。
君從五指峰頭返,
萬里看行有腳春。
今日皋陶同頌禱,
更無人祝獄中神。
歸來偕隱計猶虛,
垂老他鄉嘆索居。
別久乍疑前劫事,
路歧才得去年書。
夢如柳絮飛無定,
愁似芭蕉卷未舒。
記得小園親手植,
一欄紅藥近何如?
卜屋緣溪一斗方,
安身仍是舊柴桑。
居然六十添華發,
撐住梅花度暗香。
風雨莫驚翻累瓦,
煙霞常為護穿床。
鹿裘帶索渾無事,
祖武還須授二郎。
擲柳遷喬大有情,
交交時作弄機聲。
洛陽三月春如錦,
多少工夫織得成。
客枕正無憀,
寒雞鳴夜半。
開門望天末,
月沉星爛爛。
一葉青蓮墮碧波,美人不見奈愁何。天邊有月羞弓樣,水底無塵污襪羅。五老著來云氣濕,小姑行處露花多。足音未許人間識,蹴蹋風濤幾度過。
曾憶蘭舟問二姑,何年只履墮晴湖。滿江波浪流不去,小龍女兒穿得無。只許足音聞谷口,不教蹤跡混泥途。至今想見凌波襪,隔水盈盈不受呼。
弄晴沾落絮,
帶雨護園花。
有課常輸蜜,
無春不到衙。
客里逢秋感已深,可堪秋夜對秋霖。江湖未遂希文志,丘壑空懸永叔心。云壓戍樓迷畫角,風傳警枕亂清砧。誰憐懷國思鄉處,無限愁腸自苦吟。
蕭蕭浙浙更悠悠,積雨聲中起百憂。塵世浮名成厎用,異鄉孤客尚淹留。雅懷豈羨笙歌夜,短發深悲草木秋。何日酬恩便歸去,吳淞江上伴眠鷗。
□民勿視作□□
勉力耕桑貴及時
上古□□猶畫像
老夫喜贈二篇詩
楊柳白門春樹,燕子滿城風絮。看盡六朝花,人在畫樓深處。煙雨,煙雨。蕭瑟江關如許。
猶記泰娘初見,匿笑佯回金鈿。飄泊損紅顏,痛煞巫山影現。誰怨,誰怨。淚灑犀簾一片。
我朝重勸典,春秋崇明祀。
賢侯修厥常,靜嘉葉籩簋。
郁郁祠畔松,湜湜澗中芷。
微濤送我哀,遺芳猶濡軌。
夙愿獲追隨,扁舟向江艤。
溪鳥傍旟鳴,際此風日美。
一峰閑白臘,三載對寒氈。
自問誠何德,端居愧昔賢。
春風催去雁,別夢托吟箋。
獨念宮墻樹,栽培近百年。
放翁潦倒鬢成絲,
也把花前酒一卮。
何限人間堪恨事,
黃柑丹荔不同時。
兩兩溪邊水鳥呼,
漸看檐際濕模糊。
憑欄花重紅疑滴,
隔座山橫翠欲無。
吟苦縱愁春冷淡,
病多偏穩睡工夫。
卷簾自愛虛無景,
未要瀟湘入畫圖。
太守風流嗜酪奴,行春常帶煮茶圖。圖中傲吏依稀似,紗帽籠頭對竹爐。
靈源洞口采旗槍,五馬來乘谷雨嘗。從此端明茶譜上,又添新品綠云香。
伏龍十里盡香風,正近吾家別墅東。他日干旄能見訪,休將水厄笑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