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懷古二首 其二
六朝文物今何在,
千里江山自宛然。
英武南征無殺伐,
至今樵牧尚能傳。
六朝文物今何在,
千里江山自宛然。
英武南征無殺伐,
至今樵牧尚能傳。
六朝的文物如今還在哪里呢?千里的江山依舊宛如從前。宋太祖英明威武南征時不濫殺無辜,至今樵夫和牧童還能傳頌此事。
六朝:指三國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朝代,均建都于金陵(今江蘇南京)。
宛然:依然如故。
英武:指宋太祖趙匡胤。南征:指宋太祖征伐南唐等南方政權。
樵牧:樵夫和牧童。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作者站在金陵這一歷史文化名城,目睹江山依舊,而六朝繁華不再,有感于歷史的興衰變遷,同時聯想到宋太祖南征時的英明之舉,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歷史興亡,突出宋太祖南征不濫殺的仁義之舉。其以古鑒今,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若以色見我,色衰令人忘。
香為眾妙宗,妙亦不在香。
鄉來蕓蕓者,自意傲雪霜。
當斯玉立時,曾莫一在旁。
廣大樓閣,門戶不扃。
了事衲僧,未行先到。
且到后如何,眼不見為凈。
錯節孤根勁有馀,坐床須按起須扶。一生用底今相贈,更問林間有此無。
洗足投筇只坐禪,厭尋歧路費行纏。老來不復人間事,不用山公更削圓。
笑我頑疏百不宜,籠紗恥博俗僧知。陰晴畫意雞鳴寺,三兩人家麂眼籬。試茗清談聊自遣,入林把臂問何時。迢迢詩夢湖亭月,辜負梅花又到期。
閑來何事最相宜?重訪山靈話舊知。半日相陪攜謝屐,一尊豫約醉陶籬。陽春郢曲誰能和?滄海云帆會有時。咄咄眉間英氣爽,羨君真肖傅修期。
青燈一暈靜相看,
酒敵殘秋夜半寒。
卻怕醒來人獨自,
西風索索荻聲乾。
峽口風悲猿夜號,孤舟燈火宿煙皋。
草深廢井人家少,水落寒山雉堞高。
自古金湯難恃險,當時版筑豈知勞。
永安亦在荒城里,玉殿凄涼空野蒿。
燕臺四月,處處園林花事歇。
卯酒初醒,賣過櫻桃聽賣冰。
日遲風暖,一握榴巾香汗滿。
尺素誰題,昨夜柔魂過畫溪。
涓涓谷中泉,郁郁巖下林。
泄泄群翟飛,咬咬春鳥吟。
野次何索寞,薄暮愁人心。
三軍望稀蓋,歡息有馀音。
臨肴忘肉味,對酒不能斟。
人言重別離,斯情效于今。
三孔吾渭陽,
猶及見仲叔。
堂堂舍人公,
再拜但喬木。
經霜憐嫩葉,
帶月惜微芳。
別號惟花叟,
前身是蜜王。
南屏幽勝處,
秋日此躋攀。
路轉橋通寺,
峰回塔映山。
繞堤松柏古,
懸磴薜蘿閒。
悵望平湖渺,
長空一鳥還。
清獻本狷介,琴鶴適相隨。
峻潔殊絕俗,家風君獨追。
昔予與宗伯,內館日徘徊。
因茲契衷素,卓然出風埃。
何其廿載下,共把金陵杯。
杯到莫停手,有詔行當回。
東來言送故人軺,一歲維舟得此朝。同是掛帆分兩地,西行人邇北人遙。
年來斂盡舊鋒棱,寓客門前冷似冰。住久不知君是客,雪山如對坐禪僧。
桂江山水極雕鎪,奇峭參天帶急流。便欲束裝從此去,唱酬三月共扁舟。
崔巍山勢似蟠龍,
天塹居然要路沖。
上嶺三千三石磴,
插天九十九炎峰。
參差樹色縈車馬,
斷續風聲亂鼓鐘。
西望滄溟若杯勺,
茫茫萬里瀉心胸。
賈相當年秉國鈞,
賢臣遠斥任諛臣。
豈知末路攄忠士,
不是平原獻諂人。
呂氏諸郎甘納士,
李公一族競捐身。
新祠翼翼湘江上,
一讀穹碑一愴神。